父子“打擂臺”:因地施策,殊途同歸

一個是種田幾十年的“老把式”,一個是崇尚高科技的“新農人”——

父子“打擂臺”:因地施策,殊途同歸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魯融冰 通訊員 郭婧

向陽輝和向登登這對父子,是桃源縣有名的種糧大戶。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但由於經營理念不同,他們各自成立了家庭農場。於是,一個家門口,掛著兩塊牌。父子二人打擂種糧,成了當地津津樂道的話題。

4月14日清早,記者來到桃源縣潯陽街道萬壽橋社區時,62歲的向陽輝發動旋耕機,轟隆隆駛出院子。他今年承包700多畝水田,其中一半用來種植雙季稻。在已經翻耕的農田裡,向陽輝請來的人,正在人工拋秧栽種早稻。

沒一會兒,向登登也開著高速插秧機出了門。33歲的他,自2013年退伍回家後,流轉土地當起了農民,今年承包了1000多畝。這臺車頭酷似摩托艇的農機,就是他新買的。“原價14萬多元,經過各層補貼,到手只花了4萬元。”他說,這機器既能插秧、也可拋秧,一天作業面積可達60畝。

向家父子打擂種糧的焦點,當屬插秧環節。向陽輝是種了幾十年田的老農民,崇尚土法子,認為種田不能不粘泥;兒子向登登則喜歡高科技,各種先進農機買了10多臺,他認為穿皮鞋也能種好田。

記者在田間看到,高速插秧機行經之處,秧苗排列有序,效率比人工拋秧高得多。

午休時間,向登登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使用機械插秧,只要請三四個人,算上工資和其他開支,人均日支出300元。父親請人拋秧,農忙時最多用工達30人,每人每天的工作量僅3畝左右。“各項開支合起來,我每畝田要比他節省一二百元。”

向陽輝坦言,自己不用農機,一來是年紀大了,比不上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最關鍵的是,田地沒有連成片,農機使用有侷限。“我700畝田,分佈在兩個村五六個組,中間穿插有別人的菜地、農田,確實不方便。”向陽輝表示,對兒子新買的插秧機,他也研究瞭解過。

“現在請人不容易,農機確實有優勢。我用他的旋耕機、聯合收割機,速度快了不少,節省人工,搶農時正用得上。今年來不及了,明年在有條件的地方,我會考慮試驗一下插秧機。”向陽輝說。

“機械拋秧和人工拋秧的育秧方式不一樣,他今年肯定沒有辦法用插秧機了,我準備把新機器開過去給他當運輸車用;在田裡運秧苗,肯定比人工省力。”向登登告訴記者,等自己的機插作業結束後,他就去父親的田裡幫忙。

記者在向登登的育秧基地,也看到傳統的人工拋秧軟盤育苗。他說,畢竟頭一回引進高速插秧機,有些擔心不適應,育秧前還是聽從了父親的建議,保留部分人工拋秧的面積。“不過,我爸已經說了,今年水稻培管期間,他會使用我新買的無人植保機。”在他的笑臉上,這場父子擂臺賽似乎勝負已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