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從建立信任開始

棉花糖實驗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進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他招募了600多名4歲的兒童參與這個實驗,在實驗開始時,他在每個孩子面前都放了一塊棉花糖,並且告訴孩子們,他需要離開房間15分鐘,等他回來時,如果誰的棉花糖還在桌上,他就會再給孩子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從建立信任開始

結果,每3位孩子中就有兩位吃掉了棉花糖,有的孩子在房門關上後幾秒鐘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有的等了1分鐘,有的等了5分鐘,有的甚至等了13分鐘。而剩下1/3沒有吃棉花糖的孩子,他們會看著棉花糖,不斷往後退,甚至舔上一口,或者通過唱歌、踢桌子、閉眼睛等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14年後,他找到了當年參與棉花糖實驗的孩子,進行了後續調查。調查結果發現,當年能夠忍住自己的慾望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普遍更具有競爭力,進入了比較好的大學,而且高考成績比吃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至此,他提出一個重大的發現:自控力,也就是延遲享樂的能力,是決定孩子今後成就的關鍵因素。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從建立信任開始

自控力是什麼?

到底什麼是自控力呢?自控力由3部分組成: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慾望。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是需要鍛鍊才能變得強壯的。有些成人之所以自控力差,就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有意識地去鍛鍊自控力,所以每次都沉浸在後悔和懊惱當中。而且,要有意識地鍛鍊自控力,年紀越大,鍛鍊起來就會越困難。這提醒我們,父母需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從小發展自控力,特別是學齡前這段時間,孩子的各方面都還沒定性,家庭教育對孩子具有極大的影響。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從建立信任開始

自控力的基石是信任,不要拿承諾開玩笑。

環境對於孩子的自控力影響非常大。當孩子所在的環境是值得信任的,孩子就會更加願意進行自控;而如果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值得信任,孩子就會覺得現在"吃到肚子裡"的才是最保險的,自然就不會有自控力。父母和家人是孩子所處環境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想孩子具有很好的自控力,家長首先要創造一個信守諾言、值得孩子信任的成長環境。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孩子"乖、聽話",最常用的招數之一就是"哄騙",隨口許諾,比如"你乖乖的把飯吃完,待會兒給你買冰激凌","完成這個作業,就可以看動畫片"。但當孩子乖乖聽話時,大人由於忙於其他事情,就會忘記這些隨口許下的承諾,並且以為孩子還小,沒有記性,所以不信守承諾也沒有關係。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從建立信任開始

你錯了,孩子的記性有時候可能不長,但當時的失望和委屈會記在孩子的心裡。下次,再用這招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不管用了。你想想看,前面提到的棉花糖實驗,如果那些忍住了想吃的慾望的孩子,最後卻沒有額外得到一個棉花糖的話,下次你再提同樣的建議,孩子還會再次忍住不吃嗎?

如果長期大人給他們的口頭承諾都沒有兌現,孩子慢慢就會明白:忍耐一會兒就能多吃一個棉花糖,那是騙人的,先吃下這個棉花糖才是穩妥的。承諾是個特別嚴肅的詞語,如果大人無法兌現,請不要隨意對孩子說出口。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從建立信任開始

多次提醒,讓孩子學會自控

很多孩子的自控力不好,原因在於他們的記憶力不好,在這一點上,年紀越小表現越突出。學齡前孩子的記憶容量很有限,也就是說,幾分鐘前說好的事,一會兒他們就會忘記。因此,如果有些事情需要孩子自控,就需要提前和孩子說好,更重要的是不斷地提醒和重複這個規則。比如,要求孩子在吃晚飯之前先不要吃零食,這件事不要只說一次,可以3分鐘後說一遍,2分鐘後再說一遍,1分鐘後再說一遍。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囉嗦,但孩子確實需要不斷被提醒才能記得自己被要求遵守的規則。但這主要是針對學齡前的孩子,孩子很大了,進入青春期了,就不能這麼囉嗦了,孩子反而會逆反。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從建立信任開始

有意識的去讓孩子學會等待

適當地讓孩子學會等待,也有助於提高自控力。孩子一有需求,你立即就響應;時間長了,孩子反而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彷彿覺得全世界就應該圍著她轉似的,我們要有意識的去訓練孩子學會等待。不過要注意的是,讓孩子學會等待,不代表漠視或粗暴對待孩子。比如當孩子從外面玩耍回來,馬上就要吃晚飯了,她說自己餓了,想要吃曲奇餅乾。這個時候不要去吼孩子,她確實是餓了,但也不是說現在不吃就不行了的地步。你可以說,"我知道你很餓了,所以媽媽晚上燒了你最愛吃的西蘭花炒蝦仁,還有魚柳,都是你最喜歡吃的,馬上就好了,你再等等好嗎?"通過這樣的回應,不僅呼應了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媽媽聽到我的需求了,但我現在不得不等待,而且是值得等待的。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從建立信任開始

父母言傳身教

同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一樣,發展孩子自控力最好的方法是言傳身教。即便家長本身的自控力不是很強,也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去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自控力。比如帶孩子時不看手機,吃飯時不看電視,說話算話;而且對別人的承諾要兌現,自己也是,說要減肥不喝奶茶就不喝,從小的自控開始。事實上,育兒過程本身也是鍛鍊家長自控力很好的途徑。

寫在最後: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有更好的自控力,不妨從小開始,從這些小事做起,慢慢鍛鍊他的"自控力肌肉"吧。我們現在所有的"刻意為之",最終都會變成孩子的"自然而然"。


【我是多妞媽媽,一個職場學習型媽媽,國家公共營養師,高級育嬰師,專注孕產、育兒領域,分享並實踐健康育兒理念】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