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顧:澳新戰“疫”公開課 院士張伯禮“雲坐診”開定製藥方

人民網悉尼4月14日電 14日晚,由人民網澳新頻道、人民視頻、人民網天津頻道及環球網聯合推出澳新戰“疫”公開課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張伯禮,為海外華僑華人解“疫”釋疑,講解新冠肺炎防治的中醫處方。

直播回放請點擊此處

海外網友可點擊此處

“無膽英雄”堅持一線抗“疫”

張伯禮現場分享了他在武漢前線救治的經歷。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因無法保守治療,張伯禮在武漢進行了膽囊摘除手術。術後三天,為儘快投身到抗疫工作中,他在病床上支起桌子辦公,通過手機視頻和電話指揮前線工作,因此他也被人稱作“無膽英雄”。

對此,張伯禮表示,在當時的情況下,除了所有的醫務人員,還有武漢各行各業的人,以及數萬名志願者,都在晝夜工作,堅守陣地。正是因為這樣的團結協作,才贏得武漢短時間內的拐點奇蹟,迅速控制疫情。

中醫講:新冠肺炎是溼毒疫

張伯禮從中醫角度為觀眾解讀了什麼是新冠肺炎。在中醫裡,新冠肺炎主要是一種溼毒疫,是疫病的一種,同時又具備溼邪重、發病較隱匿、易熱化、寒化、躁化等特點。他稱,嚴格隔離加上患者普遍服用中藥,中醫在阻斷疫情蔓延中效果良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獻給世界的經驗亮點: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經驗亮點。”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80%的確診患者為輕症病人,百分之十幾是重症,還有7%是危重症。張伯禮表示,轉重率為治療的重點觀察指標。中藥在控制輕症轉為重症的關鍵環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由張伯禮擔任總顧問的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是唯一一家由中醫醫療團隊整建制接管的方艙醫院。這裡收治了564名患者,經過中醫的綜合療法,包括服用中藥、顆粒劑,按摩、刮痧、貼服,鍛鍊太極拳、八段錦等,患者無一例轉為重症。數據顯示,使用中醫藥的方艙,轉重率約為2%至5%,未用中藥的轉重率約為10%。

中醫治療所用的“三藥三方”

談及此次抗擊疫情所使用的中藥治療方案,張伯禮和網友介紹了“三藥三方”。在輕症方艙,主要通過中藥治療的方式,治療效果良好。在重症方艙,則採取中西結合,西藥為主、中藥配合的治療方式,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此過程中,他們發現“三藥三方”發揮了重要療效。其中,三藥”是指蓮花清瘟、金花清感和血必淨注射液。

吃什麼中藥提高身體免疫力?

如何通過中醫預防感染,張伯禮說,通過中藥提高人體免疫力是關鍵。戴口罩、勤洗手是有效的防疫措施。對於新冠肺炎治療,目前沒有特效藥。中藥主要作用是調節人體抵抗力,調節肌體失衡的狀況,調動人體以最好的肌體免疫狀態應對新冠病毒。

對於在澳新地區的網友,他表示,像藿香正氣、銀翹散這樣的中成藥,既是治感冒的良藥,也能調節體內狀態。此外,有內熱、上火或嗓子疼的症狀,可以使用清咽滴丸和牛黃解毒。通宣理肺片則是治外感風寒的良藥,還可以將大蔥切段配以薑片,煮湯喝祛風寒。

吃中藥不用擔心破壞身體平衡 切勿妄補

張伯禮稱,中醫遵循“中庸之道以和為貴”的理念,強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人體本就是一個平衡,中醫就是將人體調節至平衡狀態。他強調,切勿妄補,應遵從醫囑,服用較溫和的中藥調理。

對於中醫藥對外國人的療效,他說:“外國人對中藥更敏感,用的量比我們中國人要小,一般用量相當於我們一半的量,往往就有效,而且效果還很好。”

中藥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張伯禮說,服用中藥,應結合自己自身情況,更應定時定量。如平時胃口不好,且常有胃炎、慢性胃病的情況,建議中藥飯後吃。如沒有這些情況,空腹吃效果更好。遵從醫囑,切不可幾副藥一同服用。尤其是中老年人,張伯禮強調,切不可用藥太過。年長者基礎代謝較慢,可適度減量,以自己的感覺為度。

中醫按摩穴位法提高自身免疫力

張伯禮表示,中醫按摩穴位,可以預防或提高免疫力。如在早期有些症狀,可以通過按摩(包括針灸和刮痧),特別是對後脊柱周邊的穴位,如督脈,進行刮痧,會有非常好的效果。兩側的風池、太陽、大抒、百會、合谷,以及大杼穴、風池穴、合谷穴、足三里、三陰焦等常用穴位,都對免疫功能具有調節作用。適當鍛鍊對全身免疫系統也有調節作用,如鍛鍊太極拳、八段錦,能活動肢體,流動氣血,調整經絡。

中草藥對室內消毒有作用

張伯禮說,中藥對於室內消毒也有積極作用。他建議,可在空氣清新劑或增溼劑中加入青蒿,也可使用春香和茅蒼朮這樣的中藥作為空氣清新劑。這些草藥具有清新的藥香,同時可改善屋內環境,起到消毒作用。他還強調,歸家時應立刻將外套脫掉,進行洗手等清潔工作。房間每日進行通風也至關重要。

為澳新華僑華人開出“定製版”藥方

張伯禮分享了中醫“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宜”的理念。他表示,任何疾病都要和所在地區、時間、氣候和所針對個體進行相應的調整。結合澳新地區獨特的氣候,張伯禮開出兩副“定製版”藥方。

一號藥方是針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以治療發熱為主。該方子包含香薷、杏仁、薏仁米、青蒿、桔梗、銀花、車前草、虎杖、蘆根。二號藥方是針對新冠肺炎或流感患者,以治療咳嗽和發熱為主。該藥方包含金銀花、紫蘇、杏仁、前胡、白前、牛蒡子、生石膏、白茅根、虎杖、馬鞭草。

中醫迎來發展新契機

張伯禮說,中國的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幾千年積累的經驗。它雖然古老,但理念不落後,治病經驗絲毫不遜色,特別是在急性病毒性疾病上更體現自己的相對優勢,包括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炎性風暴等。“通過此次疫情,中醫藥迎來了一個發展的契機,讓世界人民對中藥刮目相看。”(沈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