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為心聲」

「畫為心聲」| 賞花的喜悅


『畫為心聲』| 賞花的喜悅


看花、賞花、畫花,這也反映一個人的境界。一個有一定精神境界的人,他跟花、跟大自然是融為一體的。所以大山大水,月亮、星星,花花草草,這些東西對他來講都是朋友,都很可愛,互相欣賞、互相關懷、互相愛護,是這樣一種心理狀態。


「畫為心聲」| 賞花的喜悅

梅花圖 75×54cm 2017 申偉光


……

每到春天花開了,我都會獨自去賞花,每年都看好幾次,年年如此。看完以後坐在花叢中打坐唸佛,心裡那個高興、喜悅,無法言說。

……

在燥熱的天氣裡邊,你到荷塘,荷花很大,葉子也大,又高,葉子和花都是亭亭玉立。荷花一開就是一片,有風時,隨著風一搖一搖,散發著清香,讓人感覺清涼。

……

下雪時一個朦朧的霜雪裡邊的野菊花,在這種深秋霜雪天裡,大部分顏色都暗淡了,樹葉基本上都掉完了,突然開個鮮豔的菊花出來,非常打眼。

……

在冬天這種環境裡邊,一朵(梅)花出來,就夠你喜悅的了,從心裡邊就足夠滿足了,它這種芬芳,這種生命的美好、生命的開放,它的信息就全齊了。


「畫為心聲」| 賞花的喜悅

梅花圖 75×52cm 2017 申偉光


……

所以你一看那個花,就感覺陶醉進去了,就把自我忘掉了,花的喜悅完全融入到你自身裡邊去了,完全在一種喜悅當中。不是看一千朵、一萬朵花的那種喜悅,是一朵花就把你征服了,使自己的凡夫心、自我中心主義都淡化了、都忘掉了。花的喜悅、花的生命、花的美好就充滿了整個宇宙,它的芬芳就在天地之間飄香。


「畫為心聲」| 賞花的喜悅

白荷圖 51cm×49cm 2018 申偉光


……

賞花、看花一定要一個人,一定要寂靜。 而且你賞花、看花還不能是有目的的,我今天專門去賞花、專門去看花,這個都不行,都不容易進入我剛才講的那個境界。 賞花和看花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你在生活當中,無意當中就看到花了,無意當中就賞花了,無意當中你就有體驗了,你就被它感動了,都是在自自然然當中。只要你有個人意識,有自我的東西,你就遮蔽了。


「畫為心聲」| 賞花的喜悅

白荷圖 90×70cm 2016 申偉光


……

當你賞花時,突然從煩惱世俗的心理瞬間跳出來了,你被花當時的美感動了,忘掉了世俗的煩煩惱惱。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花年年在感化著你,年年在為了你而開,在為了淨化你、提升你而散發著花香。


「畫為心聲」| 賞花的喜悅

菊花圖 81×64cm 2013 申偉光


所以,我不捨得把一朵花從樹上摘下來,我覺得那個對花太殘忍了。我對花就感覺像花神一樣,它是一個生命。一個那麼美好的、鮮活的生命。你為了自己的欣賞而把它摘了,或者把它折斷了,甚至連根拔了,那太殘忍了,你要帶著感恩心就不可能這樣去做。


「畫為心聲」| 賞花的喜悅

菊花圖 101×69cm 2013 申偉光


……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受,當你看到一個非常美的花,或一個非常美的晚霞突然呈現在你眼前,一下你這個人就傻了,就什麼都忘掉了,馬上整個身心生起神聖感,你對這種晚霞、對這種花會非常愛惜,你要保護它,誰也不能傷害它,這就是美的魅力,它使你忘掉所有東西,這個美的東西就變成神聖了,變得偉大了,那些渺小的東西、不好的東西一下就沒了、就消失了,留下的就是美的震撼、美的感動,是神聖的一種滋養。


本文節選自《申偉光談藝錄(二)》【畫為心聲】

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敬請閱讀原文

「畫為心聲」| 賞花的喜悅

《申偉光談藝錄(二)》

作者 | 申偉光

出版| 新華出版社

書號 | ISBN9787516641828

裝幀 | 精裝16開359頁


申偉光先生

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水墨畫家,書法家,居士,法名法照、悟光。

1959年生於河北邯鄲市。1981年畢業於華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1988年結業於南京藝術學院。1991年開始篤信佛教,修學佛法。1994年入住圓明園畫家村。1997年定居北京上苑藝術家村,2007年,課徒授藝。2009年,受三皈五戒。2015年,受菩薩戒。

作品曾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第八屆全國美展、廣州首屆九十年代藝術雙年展、首屆中國藝術三年展、上苑藝術家工作室開放展、今日美術大展、“文脈當代中國版本”大型綜合藝術展、超驗藝術展、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等藝術大展,並於北京今日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等地多次舉辦大型個人畫展,其藝術成就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獨樹一幟。

已出版油畫作品集《申偉光作品》《申偉光藝術20年》《超驗藝術》《申偉光超驗繪畫》。出版水墨作品集《申偉光水墨》。出版書法作品集《申偉光書法作品集》。出版寫生作品集《申偉光寫生作品集》。出版藝術研究文獻《申偉光超驗藝術評論集》《糾結與超脫——申偉光油畫作品評論集》《淨行——一藝術家群落修學與生活紀實》。個人著述有《申偉光談話錄》《申偉光的話與畫》《申偉光談藝錄》《申偉光談藝錄(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