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京粤之战(三)

最后我说一说尊重与诚实。我小时候常听到这样的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那时候,体育不是产业,也没有市场化,看比赛纯粹就是消遣、娱乐,是茶余饭后的甜点(其实那时候要是能吃到甜点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我就没有吃过)。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有了利益的成份,所以才产生了纷争。如果没有“污秽”,我以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又怎么能跟尊重和诚实挂钩呢?我以为现在的篮球比赛更像一个产业链,球员、教练是职业的,靠打球挣钱,打得好就多挣,打得不好就少挣;俱乐部通过养球队提高了企业知名度,也是为了多挣钱;裁判(是否职业不了解,但吹罚一场肯定也挣钱)、工作人员也有了工作,收入稳定;媒体工作者们也有“活”干了,不会失业丢饭碗,同时也成了名人,每个人都有一定数量的追捧者或者粉丝,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能够多挣钱。只有球迷是花钱的,是衣食父母,所以就应该也必须要迎合这些个衣食父母,不然怎么能挣到钱呢?于是就出现了以地域划分的不同阵营。于是有一些人就靠着整天口诛笔伐、博人眼球、快上热搜过日子。其实这也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不能没有底线,丢失了最基本的做人原则,即对别人的尊重和诚实。

还是以京粤之战为例,每个赛季凡有“京粤开战”,就有没完没了的话题,主要就是输了的不情不愿,裁判会成为最大的背锅侠。记得曾经有一场球的最后关头,孙悦靠犯规罚球赢得了比赛,之后粤迷们就喋喋不休了……;那么这一次呢?第一场最后方硕的那个界外球……,很显然广东队占了便宜,因为京迷们不干了,包括京媒在内,口水仗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为什么呢?利益呗(自己臆断,不针对任何人)。其实真正的球迷不会这样的,本来就是一场比赛嘛,是我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而已,我喜欢的球队赢了我高兴,输了也没啥,又不“赢房子赢地的”。

所以说做事一定要有底线,一场球赛无论输赢,比赛双方都付出了努力,只要他对的起花钱的球迷就应该得到尊重,同样的裁判、场内工作人员也一样,他们为了比赛能够正常进行,也同样付出了很多,也应该得到尊重,即使是出现了失误。要知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产业链中挣钱的人都应该以诚实为底线,要对得起花钱的人。只有这样,这个“产业”才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才会让球赛越来越好看、越来越精彩!

题外的话:我是一个懒人,一次性写了一个专题,确是少有的事儿,总感觉还有要说的,但林林总总啰嗦了这么多,有点懒了,想结束了,就不再写了,以后如有机会的话,再继续吧。同时我也是个球迷,以上的话不针对任何人,所以请勿对号入座。最后我也是一个做工者,以上所写全部是我的原创,喜欢的欢迎点个赞,我虽不为挣钱,但如果能挣,我也很高兴;如果不喜,也请尊重我的劳动成果,勿喷、勿骂人、勿侮辱等等,我支持良性争论,不支持所有的“负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