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怎樣施才算科學,有助於您高產

施肥,一直是我們在種植過程中,用來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改進品質的一種重要措施之一。生產中,土壤中的養分不斷被作物吸收,而“作物”又不能很好的還田,田間的養分就會逐漸減少、不足、匱乏等。因此,及時施肥成了我們培養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產量、質量,可持續循環種植的一種重要手段。

農作物對礦質元素的需求是必須的,但不同作物對三要素或其他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和比例又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種作物,在不同的生長期,不同的品種,和種植環境中也會有很大的差別。,我們不但不能盲目的施肥,更要分清農作物需肥的最佳時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會浪費資源和時間。

肥料怎樣施才算科學,有助於您高產


需肥規律

農作物在每個生長髮育期間,對礦質元素的吸收情況是不同的。如從播種到萌芽。是基本不用追肥的,種子本身貯藏的養分足以滿足種子萌芽生長;幼苗長大後,才逐漸開始從土壤中汲取養分;開花結實後,需要的營養元素最多,也是作物利用營養的最大效率期;而生長後期需求養分又逐漸下降,甚至停止。

根據種植經驗可知,在作物營養最大效率期施肥,可促進作物營養生長利用,加快穎花的分化和形成,又可防止其退化,從而可獲得高產。如小麥和水稻的營養最大效率期,是在幼穗形成時期,這時的生長中心是種子,作物吸收的養分可“優先”分配到生長中心“使用”,所以,能在這時及時施肥,補充土壤所缺少的養分,將是高產保量的關鍵。

肥料怎樣施才算科學,有助於您高產


追肥時間

作物在營養最大效率期,是施肥的最好時間,但並不是說其他時間不用施肥的。即使在基肥充足,高產田的情況下,我們還要根據作物生長情況,生長時期,環境氣候等條件來進行分時期追肥的,以滿足特殊情況,或不同時期的需肥性,這也是我們比較推薦的一種追肥方式。那麼,具體什麼時候需要追肥呢?

1,株形。所謂株形,就是我們看到的作物外部形態,根據作物的外形來判斷是否需肥。一般有種植經驗的種植戶,根據作物的外形就可以判定是否追肥了,而且還是比較的準確的方法。如氮肥足時,植株生長快,葉長鬆散、軟,節間細長;氮肥不足時,植株生長緩慢,葉片短直,株型緊湊,簇生。如果這種現象出現在作物的生長前期,那就要追肥了。

2,葉色。根據作物葉片的顏色,也能很準確的判斷施肥時間的。這有點類似於我們之前文中說的作物缺素現象。在葉綠色含量降低時,葉色淺淡,這就需要補充氮肥來提高葉綠素,增加營養恢復葉片顏色正常。還可見其他顏色時,也要適當的補充相應的肥料。

肥料怎樣施才算科學,有助於您高產


發揮肥效

有了科學合理的施肥,我們還要為肥料“營造”一個可以發揮其最大效率的環境,做好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用最少的肥料,做最高效的生產。

土壤墒情

土壤中的水分,是為作物運輸養分的重要“載體”,也是作物吸收養分的一種“溶劑”。所以在追肥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田間的墒情才可以。

肥料怎樣施才算科學,有助於您高產


施肥方式

長期地表施肥料,不但造成揮發浪費,還可使作物根系上移,果樹根扎不下去,造成不耐旱,易倒伏的後果。所以,為提高肥效,我們一般建議深層施肥,一般把肥料施在根系附近的10釐米深處。這樣作物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肥料,還可使其根系趨肥、下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