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麗、李星星、事件背後因為“它”,如何把“它”扼殺在搖籃?

最近報道了兩起令人心痛的事件,一件是北大女生包麗不堪虐待,自殺身亡;另外一件是父親性侵女兒李星星。這兩起事件不管什麼時候,都是聳人聽聞的事情,還有很多沒有報道的類似案件,筆者經過分析認為此類事件都是因為“它”。

“它”是誰?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兩起案件!

包麗、李星星、事件背後因為“它”,如何把“它”扼殺在搖籃?

之前,南方週末有過一篇文章《不寒而慄的愛情:北大自殺女生的聊天記錄》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而文中的主人公,就是北京大學法學院讀大三的女學生包麗。於2019年10月9日自殺。

4月11日中午,包麗去世了。

直到死亡,她都沒有等到其男友牟某翰的道歉,也沒有傳來法律對他男友的制裁。

包麗的母親說她很傷心,大腦一下子陷入混亂,“我的孩子被逼死了,牟某翰無法擺脫關係。”

包麗是北京大學的優秀學生。她一遍又一遍地被卑鄙的侮辱,一次又一次地被他控制,無法逃脫,一再受傷,最後選擇自殺自殺。

包麗不在了,但牟某涵仍然逍遙法外,他很難被定罪。

同樣也是一種智商高的犯罪,受到精神控制的還有李星星。

鮑毓明今年48歲。他是公司高管和精通法律的回國律師。李星星14歲時就在他身邊,做了他的養女。

他對女孩有很強的控制力,女孩如何接聽電話,如何添加微信,在朋友圈中有幾個人,他必須控制並時刻對她進行洗腦。

三年前,他對這名女孩進行了性侵犯,但她十幾歲時無法逃脫。因為自己的衣食住行都由他安排,所以也受到精神控制。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不是所有這些事情都暴露在外,我不知道李星星在這片苦海中將遭受多久的痛苦。

鮑毓明的事件發酵之後,事情卻朝著一個奇怪的方向發展。互聯網上出現了各種陰謀論,一些人質疑女孩的不正當目的,有些人則說女孩的家人向他收取了很多費用。

越來越多的人指責李星星的母親在那裡,為什麼她把女兒送給一個陌生的成年男子?

甚至有一位律師甚至大聲疾呼,李星星的母親不能被釋放,她是同謀。

這兩起事件我們已經很清楚了。那麼請問你發現沒有,不管是包麗的事件,還是李星星的事件,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女人扛起了所有?都是他們二人的母親在面對著一切,一個身影單薄的女人。

其實所有的類似事件從本質來說,包麗和李星星都是同一類人,他們都是被別人心理暗示控制的人,同樣是想要自殺,同樣無法反抗,同樣是因為“它”。

“它”就是顛沛流離的童年,和不聞不問的父親。

比起他們遭遇畜生的侵犯和陷害,我更加心痛的是他們親生父親的缺席和隱藏。

生而不養,何以為人父母!

相比較女人,我覺得男人更理性,並且更能幫助自己的女兒去規避這些風險,因為最懂男人的永遠是男人,男人才會知道用什麼手段去對付禽獸,父母一起保護孩子,都要比他們母親一個人面對強的多。

包麗、李星星、事件背後因為“它”,如何把“它”扼殺在搖籃?

再給大家舉些例子:

  • 美國有一個炙手可熱的歌手蕾哈娜,有新聞爆出,她作為世界一流的知名女歌手,竟然常常被自己的男友家暴!可是即使被毆打,她還是覺得自己離不開他,她說過:‘他就是我喜歡的那種類型,我太喜歡他了,而且是那種毫無保留的愛,全部的愛。“為什麼?因為蕾哈娜的父親是一個酒鬼,常常對她的母親施暴,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她的爸爸沒有給他足夠的愛,沒有教會她正確的三觀,導致了她遇到禽獸,即使明明知道是一段畸形的愛情,也不甘心防守。
  • 英國有一個叫Amy Winehouse的知名歌手,獲得過五項格萊美獎,她一樣跟禽獸談戀愛,跟一個家暴,吸毒,出軌的男人談戀愛。甚至對這個男人為命適從,把自己的愛全都給了他,直到被人發現自己死在家裡。為什麼她會迷戀這樣的關係?
    經過調查後發現,她的原生態家庭非常糟糕,她的父親是一個極度不負責的垃圾人,她也在缺乏父愛的環境下長大。
  • 我記得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她是警校畢業,現在在公安局做文職,而且長得十分漂亮,我們都喜歡叫她警花。擒拿散打樣樣精通,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的男朋友出軌,家暴,打架,無惡不作,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她說過,她不敢還手,她怕還手打傷了他,她會心疼。她男朋友還一直跟她要錢,不給錢就去她單位鬧,她忍受不住分手,她男朋友還去她的單位不依不撓。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從小父愛的缺失,讓她渴望男人的關懷,因為她的原生家庭也十分不好。

其實還有很多例子,王心凌,阿嬌,她們都是被情傷害到遍體鱗傷的女人,而她們的後背,都有一個顛沛流離的童年和禽獸不如的父親。

包麗、李星星、事件背後因為“它”,如何把“它”扼殺在搖籃?

為什麼從小缺乏父愛的女孩子總遇到渣男還不捨得放手?

我在網上看到有這樣一些回答。

即使知道一個人不值得自己愛,也不捨得分開,遇見一個稍微對自己好一點的男人就做好了把心套給人家的準備。

“就像是從小沒吃過糖,長大以後吃到了一塊並沒有那麼好吃的糖,或者說別人認為有毒的糖,但是也會覺得特別甜,明明知道有毒,卻也不捨得吐出來。”

“我從小沒有得到過我父親的愛偶爾他幫我去寢室拿東西的時候都感動得一塌糊塗。”

“本人從小父母離異,深深的愛過渣男,總結原因:深深的自卑感和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知道渣男的渣,但又依賴他的陪伴,怕失去怕孤單。”

“他帶來一時的溫暖,你慢慢地吸食著這種毒藥。久了,成癮。就算最後他再怎麼傷害你,哪怕把你的心剜了千千萬萬遍,你還是會因為以前的他對你的所謂的好,跪地求饒,俯首稱臣。”


為什麼倒黴的總是你?為什麼你總是遇人不淑?為什麼被拋棄的總是你?

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問題有兩個字,就是“總是”!

缺少父愛的家庭裡,媽媽總會對女兒說,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這樣就造成了你心裡的誤區,所以你沒有學會如何去改變,首先你就要拋棄這個觀念。

我記得紀錄片《人生七年》中,裡面的小孩子因為家庭的原因,從小就很孤獨,從鏡頭一閃而過的眼神,你就可以感受出他內心深深的悲哀。

包麗、李星星、事件背後因為“它”,如何把“它”扼殺在搖籃?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這些事情發生,並且保護自己呢?

第一:化被動為主動,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其實,別人對待你的方式,是你教會別人的。比如一個外形兇猛,看起來就不太好惹的人,一般人不敢輕易的去得罪他,而且你溫順的像只小貓咪,別人什麼事情都讓你幹,你逆來順受,不欺負你欺負誰?

而且很多人並不是很懂得如何去拒絕別人的要求,被親吻,被安排,被約會,被表白,被答應。

請你化被動為主動,嘗試著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剛才說的那些事情,都是因為自己沒有自己的人生,被動的被安排,所以不知所措。

第二:改變自己外在形象,提升自己的自信!

說實話,這個社會心靈美真的沒有什麼用。雖然我們一直在提倡要做一個內在美的人,但是沒有一個人會對內在美的豬心動。

適當的改變自己的外在形象,提升自己的氣質,這是帶給你自信最快的方式。

很多時候是一些缺陷讓你自卑,從而對別人無法反駁,因為胖,因為懶,因為笨,因為不夠沒完美,感覺自己有缺陷。一邊勸著自己放棄,一邊又覺得要改變自己。

世界上每一棵醜陋的樹,同樣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風景,所以你要活出你真實的自我,在變得更好的路上,找到更好的自己和他。

包麗、李星星、事件背後因為“它”,如何把“它”扼殺在搖籃?

那缺少父愛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 我們自古有一個詞,叫“父愛如山”,父親這一形象,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的男性,高大的,安全的,可以依靠的。

父親缺位對兒子的影響有哪些?

  • 孩子成長過程中,男孩原生家庭往往父親缺位的,會改變兒子健康的家庭理念,成年以後他會充當不好丈夫和父親的角色,因為從小沒有人教他。
  • 成長過程中,缺少父親的男孩,成年後往往沒有獨立的人格,缺乏主見。因為兒子是通過崇拜,嫉妒,超越父親,來實現的自我成長。最後得到了社會的認同,長大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 在這整個過程中,如果父親沒有提供情感上的安慰,行為上的明確教導,很容易導致男孩唯唯諾諾,膽怯無助,成為一個“媽寶男”。

父親缺位對女兒的影響有哪些?

  • 對於女兒們來說,父親是他們接觸的第一個男性,這會讓他們對以後男性的看法形成固有的觀念。
  • 尤其是在選擇異性交往的時候,不自覺就會用父親作為參照物。某某事情,我爸會怎麼怎麼樣,怎麼怎麼對我媽。
  • 如果長期感受不到父愛,成年後可能因為這樣的熟悉感,自然而然的認為男人都是冷漠無情的,男人的壞是理所應當的,逆來順受,讓自己受到無法彌補的傷害。
包麗、李星星、事件背後因為“它”,如何把“它”扼殺在搖籃?

有一部影片《何以為家》當中有一段話,讓我至今無法忘懷。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

我希望 無力撫養孩子的人 別再生了

我只記得

暴力、侮辱和毆打

鏈子、管子和皮帶

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就是“滾,婊子,臭婊子的孩子。”

滾,你這個臭垃圾。

生活是一對狗屎

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

我住在這裡的地域

我像一對腐爛的肉

生活是個婊子

我以為我們能做好人

被所有人愛

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

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

我是一個垃圾 不配別人喜歡

你看,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包麗在給男友的信息中就有這樣的信息,我是一個垃圾,我不配你喜歡,我對不起你等等……

那麼我們家長,該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

第一:穩定的經濟來源和必備的物質基礎

  • 穩定的經濟來源,可以讓你的孩子充滿自信,他不會去羨慕或者嫉妒別人一些必備的物質基礎,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使勁把他推到不符合自身家庭的環境,其實這是不可取的,一個孩子真的從小就能經受住誘惑嗎?我穿100塊錢的鞋子,同學都是1000多的鞋子,我真的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嗎?給孩子選擇環境,是不是和相親一樣,我們稍微將就一下門當戶對?所以麻煩你認清自己,並且稍微努力一點,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給家人必備的物質基礎。

第二:儘量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 那麼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後,我們儘量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勝過一切教育。
  •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已經變形的家庭關係中,很多孩子雖然討厭那樣的感覺,但是耳濡目染最終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一個出色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一對優秀的父母。

民政部等部門,聯合頒發過《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其中就指出要對那些沒有履行撫養和監護責任的父母,予以失信懲戒。

文章的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

  1. 我們分享了一些案例,和最近的熱點新聞,其中有名人,也有普通人。
  2. 但是這些都是女性在兩性關係中受到傷害的案例,我們也尋找了一些原因,主要因為原生家庭給我們女性同胞帶來的創傷。
  3. 其實主要改變還是要通過我們自身,如果你也有跟文中類似的經歷,希望你拋棄固有的觀念,改變自己,提升自己,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現狀。
  4. 我們也呼籲,原生家庭不和諧的家庭儘快尋找到解決的辦法,也不是一味的為了孩子去犧牲你們的一切,但是起碼我們要學會如何去告知孩子,而並不是一味的,男人沒有好東西,女人都是大老虎。

最後,這些事件都是女性,還有很多男性的受害者,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讓人所知,希望大家都能尋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遠離不幸。

我是一線白,感謝你看到最後,觀點有錯誤的地方,懇請您的批評與指導,闔家歡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