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希區柯克的哪本書或電影?你對其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拾片葉而書


我看過希區柯克的《電話謀殺案》這部電影簡練到讓人無法挑剔。希區柯克僅用了不多不少兩分鐘,瑪歌一前一後分別與東尼和馬克的擁吻,讓觀眾迅速理清人物關係。隨後,通過人物對白進行鋪陳,交代二人私通的來龍去脈,並且埋下許多伏筆,也提出了很多問題。至東尼關門轉身的特寫,電影的戲劇性前提的建置基本完成。配上片名,觀眾不難知道這將是個什麼故事,卻只能得到一個模糊的猜想,因為導演給出的信息只能讓觀眾知道這麼多。懸疑由此產生了。觀眾想看下去。

從巡警背後的房子,觀眾得知故事發生的地點;從瑪歌的報紙,觀眾得知馬克的職業(這個很重要,正因為他是美國作家,才使後面他的推理在邏輯上成為可能)。這是在視覺上提供給觀眾的信息,在聽覺上,即大量的人物對白,提出“遺失的信”這一議題,使觀眾與二人一起思考,是誰偷走了信呢?無論是否猜到是丈夫東尼偷得,導演目的已達到——觀眾被拉進了這一戲劇性情境。

一切戲劇都是衝突,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本片的衝突在片名中已經透露了,即謀殺。毫無疑問,謀殺必然產生衝突,因為有人謀殺就會有人被謀殺,而沒人願意被謀殺。我們知道,主題通過人物和動作說明,沒有人物就沒有動作,而沒有需求就沒有人物。而需求,我們從主人公優雅從容的對白中逐步得知,他要的就是妻子的死亡。故事的主題也就顯而易見了。

在主人公東尼與列斯謀劃完殺人計劃後,本片出現了第一個情節點,即列斯拿起沙發上的錢揣進自己的口袋裡,東尼面容冷峻。故事到這兒轉折,謀劃完成,謀殺開始。

第二幕的結尾情節點在法院宣判瑪歌死刑。觀眾會發問,瑪歌會死嗎?如果說這一情節點之前她的命運跌進了谷底,那麼在這一情節點之後,必然地,她將從谷底扶搖而上,這即謂之轉折。

找出了情節點,本片的段落也就出來了。即故事的四個點,開端、第一幕結尾的情節點、第二幕結尾的情節點、結尾。它們分出的情節段落依次是:瑪歌與馬克私通、東尼謀劃殺妻、瑪歌含冤入獄、真兇落網。當然這只是大致段落,可以在此基礎之上繼續分段。比如,在第三段中可以再分段,分為殺手失敗被殺、東尼處理現場、警檢方的調查詢問、瑪歌被宣判死刑。第四段也可分,分為馬克的推理、檢察長的探詢、三人交鋒、瑪歌回家、東尼自投羅網。

作為懸疑大師,影片的情節設置自是不會讓觀眾失望。而懸疑效果的渲染,轉折這一技巧功不可謂不大,故事如果沒有轉折,全在觀眾意料之中,又何來懸疑?本片在一開始就運用轉折了,三人並沒有按原


孫志國


狠遺憾,沒聽說過這本書,或電影。


廊橋詩夢


大家好,我是《莫侃映像》,很高興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

希區柯克的影片拍的太多了,如《驚魂記》、《群鳥》、《美人計》、《電話謀殺案》等。

對我影響最深的當屬《驚魂記》了,《驚魂記》,又名《精神病患者》,是希區柯克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影片。希區柯克把驚悚、懸念製造的十分精彩。

觀眾會不自覺的跟著導演的節奏走,大量的窺探鏡頭將觀眾帶入到劇情之中。希區柯克利用大量的音樂烘托氣氛,製造懸念,在瑪麗安開車出逃時,就開始響起緊張懸疑的音樂,開片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調。

導演嫻熟的剪輯技巧,各種快鏡頭組接,不斷製造懸念。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瑪麗安浴室被殺一段,通過音樂與畫面的快速剪接,給觀眾造成一種視覺上的錯覺,這也體現出希區柯克對蒙太奇的出色運用。

據說當時拍攝時,刀子並沒有直接接觸瑪麗安的身體,導演只是利用了快速剪輯,通過各種角度的鏡頭帶給觀眾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同時利用特寫鏡頭暗示渲染恐怖的感覺,並沒有表現任何直接的衝突打鬥。

希區柯克用蒙太奇製造了一種恐怖的假象,再加上音樂的渲染與烘托,和瑪麗安的尖叫神,給觀眾造成一種空間上的錯覺,自行腦補了瑪麗安身上各處傷口的畫面,讓觀眾以為瑪麗安被殘忍殺害。

這一段浴室謀殺也成為驚悚恐怖片的經典橋段,充分體現了蒙太奇的運用,不同的鏡頭組接會有不同的心理效果。

偵探被殺的場景也被導演刻畫的十分驚悚恐怖,導演採用俯視鏡頭一步一步跟著偵探走上臺階,在偵探即將走完臺階時,鏡頭突然調到房頂,具有鳥瞰的視覺效果,一個老婦人突然衝出來將短刀刺入偵探身體裡,給人以強烈的帶入感,音樂突然響起,鏡頭也跟著偵探滾下樓梯,從而造成一種恐怖的視聽效果。

在影片中,導演對光線的運用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剛開始觀眾都認為是諾曼的母親殺害了瑪麗安,這是因為在拍攝時,導演把光打到瑪麗安身上,不僅能讓觀眾清楚的看到瑪麗安被殺害的整個過程,同時也對兇手起到一個保護作用,看不清兇手的面貌,所以讓大家相信是一名女性殺害了瑪麗安。也推動了之後的劇情,讓大家以為諾曼母親是真實存在的。

在拍攝影片時,為了實驗劇中的屍體夠不夠嚇人,希區柯克把珍妮特.利當成實驗品。珍妮特.利在吃完午飯後,推門走進化妝間,會發現一具“殭屍”坐在椅子上,而希區柯克還會根據珍妮特.利每次尖叫的恐怖程度來決定究竟用哪一具假人做“殭屍”。

當山姆和萊拉一起來到諾曼家時,諾曼的家第一次暴露在陽光之下,此前這個高大的房屋一直籠罩在夜色中,或者處於傍晚曖昧不明的光照之下,而此時白晝的光照光線表面真相即將來臨。

在影片結尾處,諾曼在審訊室裡,一個鏡頭推向觀眾,展示了諾曼分裂出母親的那一部分的心理活動,最後畫面定格在諾曼的微笑中,此時的恐怖已深入人心,表達出對人性的探討,對倫理的審問。

在拍攝影片時,希區柯克為了避免上映後畫面對觀眾過於刺激,於是便放棄了採用彩色膠片的想法,而改用黑白膠片,同樣也達到了驚悚恐怖的效果。

《精神病患者》改編自勞伯.柏洛區的小說,而小說源自於一個真實的事件:一個女人偷了錢後來到一家汽車旅館,之後她在旅店的浴缸內被殺。阿爾佛雷德.希區柯克以9000美元的價格買下了小說的版權,並由約瑟夫.史蒂法諾擔任編劇,將小說改編成劇本。

《精神病患者》是一部空前成功的恐怖電影,其中許多畫面都已經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在《精神病患者》中,最鬼祟的詭計均以較微妙的方式表現出來。這部電影充分展示了導演希區柯克對於觀眾心理狀態和變化趨勢的敏銳觀察。影片大量的主觀鏡頭使得觀眾產生帶入感和心理認同感,也因此贏得觀眾的認可。

以上就是我對《精神病患者》的一些觀感,歡迎朋友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