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希区柯克的哪本书或电影?你对其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拾片叶而书


我看过希区柯克的《电话谋杀案》这部电影简练到让人无法挑剔。希区柯克仅用了不多不少两分钟,玛歌一前一后分别与东尼和马克的拥吻,让观众迅速理清人物关系。随后,通过人物对白进行铺陈,交代二人私通的来龙去脉,并且埋下许多伏笔,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至东尼关门转身的特写,电影的戏剧性前提的建置基本完成。配上片名,观众不难知道这将是个什么故事,却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猜想,因为导演给出的信息只能让观众知道这么多。悬疑由此产生了。观众想看下去。

从巡警背后的房子,观众得知故事发生的地点;从玛歌的报纸,观众得知马克的职业(这个很重要,正因为他是美国作家,才使后面他的推理在逻辑上成为可能)。这是在视觉上提供给观众的信息,在听觉上,即大量的人物对白,提出“遗失的信”这一议题,使观众与二人一起思考,是谁偷走了信呢?无论是否猜到是丈夫东尼偷得,导演目的已达到——观众被拉进了这一戏剧性情境。

一切戏剧都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本片的冲突在片名中已经透露了,即谋杀。毫无疑问,谋杀必然产生冲突,因为有人谋杀就会有人被谋杀,而没人愿意被谋杀。我们知道,主题通过人物和动作说明,没有人物就没有动作,而没有需求就没有人物。而需求,我们从主人公优雅从容的对白中逐步得知,他要的就是妻子的死亡。故事的主题也就显而易见了。

在主人公东尼与列斯谋划完杀人计划后,本片出现了第一个情节点,即列斯拿起沙发上的钱揣进自己的口袋里,东尼面容冷峻。故事到这儿转折,谋划完成,谋杀开始。

第二幕的结尾情节点在法院宣判玛歌死刑。观众会发问,玛歌会死吗?如果说这一情节点之前她的命运跌进了谷底,那么在这一情节点之后,必然地,她将从谷底扶摇而上,这即谓之转折。

找出了情节点,本片的段落也就出来了。即故事的四个点,开端、第一幕结尾的情节点、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结尾。它们分出的情节段落依次是:玛歌与马克私通、东尼谋划杀妻、玛歌含冤入狱、真凶落网。当然这只是大致段落,可以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分段。比如,在第三段中可以再分段,分为杀手失败被杀、东尼处理现场、警检方的调查询问、玛歌被宣判死刑。第四段也可分,分为马克的推理、检察长的探询、三人交锋、玛歌回家、东尼自投罗网。

作为悬疑大师,影片的情节设置自是不会让观众失望。而悬疑效果的渲染,转折这一技巧功不可谓不大,故事如果没有转折,全在观众意料之中,又何来悬疑?本片在一开始就运用转折了,三人并没有按原


孙志国


狠遗憾,没听说过这本书,或电影。


廊桥诗梦


大家好,我是《莫侃映像》,很高兴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希区柯克的影片拍的太多了,如《惊魂记》、《群鸟》、《美人计》、《电话谋杀案》等。

对我影响最深的当属《惊魂记》了,《惊魂记》,又名《精神病患者》,是希区柯克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影片。希区柯克把惊悚、悬念制造的十分精彩。

观众会不自觉的跟着导演的节奏走,大量的窥探镜头将观众带入到剧情之中。希区柯克利用大量的音乐烘托气氛,制造悬念,在玛丽安开车出逃时,就开始响起紧张悬疑的音乐,开片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调。

导演娴熟的剪辑技巧,各种快镜头组接,不断制造悬念。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玛丽安浴室被杀一段,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快速剪接,给观众造成一种视觉上的错觉,这也体现出希区柯克对蒙太奇的出色运用。

据说当时拍摄时,刀子并没有直接接触玛丽安的身体,导演只是利用了快速剪辑,通过各种角度的镜头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利用特写镜头暗示渲染恐怖的感觉,并没有表现任何直接的冲突打斗。

希区柯克用蒙太奇制造了一种恐怖的假象,再加上音乐的渲染与烘托,和玛丽安的尖叫神,给观众造成一种空间上的错觉,自行脑补了玛丽安身上各处伤口的画面,让观众以为玛丽安被残忍杀害。

这一段浴室谋杀也成为惊悚恐怖片的经典桥段,充分体现了蒙太奇的运用,不同的镜头组接会有不同的心理效果。

侦探被杀的场景也被导演刻画的十分惊悚恐怖,导演采用俯视镜头一步一步跟着侦探走上台阶,在侦探即将走完台阶时,镜头突然调到房顶,具有鸟瞰的视觉效果,一个老妇人突然冲出来将短刀刺入侦探身体里,给人以强烈的带入感,音乐突然响起,镜头也跟着侦探滚下楼梯,从而造成一种恐怖的视听效果。

在影片中,导演对光线的运用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刚开始观众都认为是诺曼的母亲杀害了玛丽安,这是因为在拍摄时,导演把光打到玛丽安身上,不仅能让观众清楚的看到玛丽安被杀害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对凶手起到一个保护作用,看不清凶手的面貌,所以让大家相信是一名女性杀害了玛丽安。也推动了之后的剧情,让大家以为诺曼母亲是真实存在的。

在拍摄影片时,为了实验剧中的尸体够不够吓人,希区柯克把珍妮特.利当成实验品。珍妮特.利在吃完午饭后,推门走进化妆间,会发现一具“僵尸”坐在椅子上,而希区柯克还会根据珍妮特.利每次尖叫的恐怖程度来决定究竟用哪一具假人做“僵尸”。

当山姆和莱拉一起来到诺曼家时,诺曼的家第一次暴露在阳光之下,此前这个高大的房屋一直笼罩在夜色中,或者处于傍晚暧昧不明的光照之下,而此时白昼的光照光线表面真相即将来临。

在影片结尾处,诺曼在审讯室里,一个镜头推向观众,展示了诺曼分裂出母亲的那一部分的心理活动,最后画面定格在诺曼的微笑中,此时的恐怖已深入人心,表达出对人性的探讨,对伦理的审问。

在拍摄影片时,希区柯克为了避免上映后画面对观众过于刺激,于是便放弃了采用彩色胶片的想法,而改用黑白胶片,同样也达到了惊悚恐怖的效果。

《精神病患者》改编自劳伯.柏洛区的小说,而小说源自于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个女人偷了钱后来到一家汽车旅馆,之后她在旅店的浴缸内被杀。阿尔佛雷德.希区柯克以90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小说的版权,并由约瑟夫.史蒂法诺担任编剧,将小说改编成剧本。

《精神病患者》是一部空前成功的恐怖电影,其中许多画面都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在《精神病患者》中,最鬼祟的诡计均以较微妙的方式表现出来。这部电影充分展示了导演希区柯克对于观众心理状态和变化趋势的敏锐观察。影片大量的主观镜头使得观众产生带入感和心理认同感,也因此赢得观众的认可。

以上就是我对《精神病患者》的一些观感,欢迎朋友指正,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