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六經辨證?怎麼理解?

古中醫學習者


漢代張仲景著《傷寒論》,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的各種證候群,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其病變部位,寒熱趨向,邪正盛衰,而區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經病。幾千年以來,它有效地指導著中醫學的辨證施治。

六經病證,是經絡,臟腑病理變化的反映。其中三陽病證以六腑的病變為基礎;三陰病證以五臟的病變為基礎。所以說六經病證基本上概括了臟腑和十二經的病變。運用六經辨證,不僅僅侷限於外感病的診治,對腫瘤和內傷雜病的論治,也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荊門海之聲


六經辨證為《傷寒論》辯證論治的綱領。《傷寒論》成書於東漢末年,是醫聖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在《素問.熱論》六經紛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先了解一下六經的概念。六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之中,又分手足二經,因而總領十二經及其所屬臟腑。六經辨證就是以六經所繫的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精神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綜合辯證論治體系。並根據人體抗病能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各方面因素,將外感熱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病症,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其證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髒何腑,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而分為六經病證,以作診斷治療的依據。



六 經辨證就是以六經所繫的臟腑經絡的病變而反映於外的證候、脈象,結合體制等辯證因素,進行全面綜合分析,而決定其病位、性質、病機、病勢等,既用六經理論加以統括,又從六經中探索其複雜而微妙的關係。合而言之,其病有六;分而言之,則變化無窮。並且,從每篇題為《辨××病脈證並治》來看,六經辯證還須從各種病證中,辨出病、脈、證、治四個方面的內容。

大體上包含下面幾個方面:

1.太陽又稱巨陽,《素問·熱論》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故太陽主一身之表,為諸經之藩籬,又統攝營衛,而有衛外功能。“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太陽病提綱。太陽表證依體質不同,而有太陽傷寒和太陽中風兩類。太陽雖主表,但是病邪循經入裡,仍可出現裡證,即太陽腑證。若以太陽為主,而又兼某證者,則稱為太陽兼證。

2.陽明主燥,多氣多血,又主津液所生病,故邪入陽明,多從燥化,故陽明病以“胃家實”為提綱。私下以為這是從病機傷概括的提綱,全面辯證,還要結合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口渴、脈大等。區分陽明腑實證、脾約證、陽明中寒等證。

3.少陽主相火,主樞機。病則相火上炎,樞機不利,故以“口苦、咽乾、目眩”為少陽病提綱。其主要脈證還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舌苔白、脈弦細等。病入少陽,已離太陽之表,未入陽明之裡,所以為半表半里。

4.太陰主溼,主運化精微物質,必賴陽氣之溫煦。病入太陰則脾陽不運,寒溼阻滯為主,故以“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為提綱。太陰病可由三陽傳陷而入,亦有本經自受寒邪而起。

5.少陰為水火兩髒,故其病有寒化、熱化。“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為少陰病提綱。少陰寒化證由陰盛陽衰、氣血不足而成,多在外感熱病的後期危重階段出現。少陰熱化證則由腎水不足,心火上炎、水火不濟而成,多見於熱病後期。

6.厥陰主風木,下連少陰寒水,上承心包相火,同時厥陰與脾胃,有木土相剋關係,故厥陰病較為複雜,有些證候危重。厥陰病可歸納為上熱下寒,厥熱勝復,以及厥、利、嘔、噦這四大證候。以“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

蚘,下之,利不止。”為提綱。變證較多,臨證,須仔細辨別。


六經辨證在外感疾病中發揮著總領性的作用,在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療方案中,也結合著溫病衛、氣、營、血辯證在指導著臨床。四診合參、切中病機、方從法出,六經辨證與臟腑辯證相互聯繫,相互補充,臨床靈活運用。


紫蘇子話針灸


先把你所能得之病,預算在六個膨脹圈裡,此六圈可稱之為主圈層,也可以分成十二個圈層。然後再把未分的六個圈層中每一個主圈層所得之病症稱之為“某圈主脈症”,然後再把主症與其他所分的十二個圈層所能與之融合產生的病機症狀核對,這就是“六經主客標本先後盛衰診斷”(這時需要的基礎越來越深,不過《易演傷寒論》幾張圖就已化繁為簡了)這只是第一步——診斷核對前的前期理論基礎。更精彩的是《傷寒論》原文中的“某病傷寒某某日,不大便某某日之類這些帶有不超過12的數據”其實不是病了幾天幾天而是“主客陰陽格局融合的病機代號”和仲景治病過程,這個過程好比仲景指定的為數不多公式,最精彩的是《傷寒論》各病‘’反下‘’的論述。

埋沒了一千八百年的《傷寒論》核心精華之精華就在這《傷寒論》原文的“八十五個具有數據的原始條紋上”。真正的《傷寒論》解讀從真正的‘’六經辨證最底部‘’這裡開始。推翻所有“掛羊頭賣狗肉的《中醫內科學》版的《傷寒論》解讀法”,從這裡已有了明確分水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