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1.

最近,整個朋友圈都被一個叫《啥是佩奇》的短片刷屏了,視頻的內容很簡單。

是爺爺突然接到了兒子的電話,知道孫子很想要佩奇,就開始了一段幽默有趣的尋找佩奇之路。想在過年見到孫子的時候,滿足孩子的願望。

看到《啥是佩奇》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佩奇就是一隻粉紅色的動畫豬,超市裡也總能看到與佩奇相關的衍生商品,我們對小豬佩奇並不陌生。

而視頻中的爺爺卻並不知道。為了滿足孫子的願望,他用盡了各種方式。

眼神不好的爺爺,戴著老花鏡一遍遍的翻字典,卻只找到了“配種”“佩戴”,就是沒有找到佩奇。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向村裡的人詢問,商店老闆告訴爺爺,佩奇是護髮素。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還有村民告訴爺爺,他認識佩奇這個人。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可爺爺覺得這些都不是孫子要的佩奇。最後從村子裡一個在北京打過工的人那裡得知,佩奇是一隻粉紅色的豬。

這時候,爺爺又想把自己家的黑豬染成粉紅色的。

幸虧村民及時告訴爺爺,佩奇是一隻長的像鼓風機的豬。

於是爺爺開始叮叮咣咣地電焊出佩奇。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被兒子接到家裡,兒子勸他先吃飯。而爺爺滿懷欣喜地從兜裡拿出一包又一包的土特產。

最後,像獻寶一樣,爺爺拿出了佩奇,“這是給我孫子帶的禮物,這是寶貝。”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有人說,看到這一幕,他感動地哭了。

爺爺的生活和我們相差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對爺爺來說卻很陌生。

可爺爺對後輩的愛,卻是最真誠動人的。

爺爺卻為了孫子一句“想要”,問遍了所有人,用過很多方式,也要達成孫子的願望,讓孫子高興,完全不管自己有多麼疲憊辛苦。

2.

最近大火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演到了明蘭出嫁。

六姑娘明蘭的是庶出,母親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就被林小娘害死。父親也從來不喜歡自己。

明蘭從小就養在祖母身邊。姐妹們都有母親為自己籌劃,而明蘭只有在祖母身邊,才能不忍氣吞聲,做一個被疼愛的孩子。

祖母對明蘭說,“我們明丫頭,有人疼。”

明蘭到了成親的年紀,祖母一定要為明蘭找一門讓她順心的親事。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顧廷燁設計娶明蘭,祖母一定要確定他是真心對待明蘭,能對明蘭好,才同意答應這門親事。

否則即使是官家已經確定了這門親事,只要明蘭不願意,祖母就會竭力反對這門親事。

明蘭成婚前,祖母更是把自己一輩子所有的財產都給了明蘭當嫁妝。生怕明蘭嫁過去受委屈,沒有錢財傍身。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明蘭成婚,祖母捨不得明蘭,情不自已。緊緊地握住明蘭的手,讓很多人淚目。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獲得網友的廣泛討論,“被爺爺奶奶帶大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網友的每一個回答都讓人熱淚盈眶:

“我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爸爸媽媽不會給我買的東西他們都會買給我,我第一個芭比娃娃就是奶奶送的。”

“每次去爺爺奶奶家,他們都會給我很多零花錢,還會做一大桌子我最喜歡的菜給我吃。”

“做錯事爸爸想打我的時候,找爺爺奶奶,他們一定會護著我。”

我們會長大,爺爺奶奶會老。

可他們一直會是我們一想起來,內心最溫暖,最掛心的地方。是我們最可依賴的港灣。

3.

前不久,在一個綜藝節目上,王珂送給劉濤一段視頻和一枚戒指。

視頻是有關劉濤外婆的照片,戒指是複製外婆送給劉濤的戒指。

因為劉濤常年戴著外婆送給劉濤的戒指,複製一枚同樣的,就不會擔心會弄丟了。

劉濤從小在外婆身邊長大,外婆是劉濤最親的人。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上綜藝節目的時候,張翰對劉濤說,“濤姐你哪都挺好看,就是戒指太不配你的衣服了,看著有點怪。”

劉濤回答說,她這身衣服哪個都可以不要,唯獨戒指不能不要。

外婆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國,這次戴著戒指出來,就等於帶著外婆出來,讓她看看外面的世界。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談到外婆,劉濤一度哽咽,還說,如果可以再見她一面,劉濤願意用任何事情交換。

《啥是佩奇》被刷爆,《知否》趙麗穎出嫁,總有人在一直愛著你

有多少人在外奮鬥,想著能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可以讓家人看到更好的風景。

工作上會優先客戶的需求,參加一個個飯局,企圖進入很多圈子,維護很多的關係。

總想著會有機會和家人團聚,在一起的時間會很多。

卻沒想到,自己成功的速度趕不上家人衰老的速度。

最後只能空留遺憾。子欲養而親不待。

4.

年輕的時候,總認為家裡太小,想盡快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每逢假期,更是想和朋友多去旅行,參加各種聚會。完全不想回家。

總想多嘗試一些新鮮有趣的事情,認識更多有趣的人。

長大後在遠離家鄉的城市工作,一年能回家的日子更是少的可憐。

經歷世事才明白,上司需要你完成KPI,朋友要求你勢均力敵,能為他付出同等價值。

只有家人不會在乎你的榮辱,會無條件的愛你,不要任何回報。

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遠。”

但我們也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他們的愛做出些許回饋。

讓家人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中,跟上我們的步伐。

快過年了,不如趁著休假,帶家人多出去旅行看看,或者耐心些教他們學會用手機,可以視頻通話。

畢竟家人才是我們最值得珍惜,和付出時間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