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前路還有許多風險,​未來取決於今天的作為

4月29日,國創會高級顧問、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在《經濟學人》發表文章《中美為何必須攜手抗疫》。

文章指出,不管外界對中國的全球合作努力怎麼猜度,中國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儘快恢復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只顧自己和單打獨鬥,中國已經在助力他國。

中外國情不同,具體防疫模式各國自有高招,中國不能也不想強加於人,更不會搞模式輸出、抑或追求地緣政治利益,但是我們必須向有困難和有需求的國家伸出援手。大疫當前,同舟共濟才是正途。

中國人用生命的慘痛代價給世界多國後續抗疫爭取了時間、提供了經驗。即便如此,觀察各國的應對,大多出現行動滯後帶來的手忙腳亂以及隨之而來的疫情加劇擴散。

對世界各國而言,當務之急是停止相互猜疑,誠心開展合作。

文章選段如下:

中美為何必須攜手抗疫

傅瑩

傅瑩:前路還有許多風險,​未來取決於今天的作為

  • 21世紀第三次危機下世界領導力的缺失

這場疫情是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經歷的第三場改變世界議程的重大危機。前兩次 —— 2001年的9·11事件和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均以美國為“震中”,也都在美國的呼籲下,各國鼎力支持,讓世界走出危機。

然而這一次,已經吞噬了數以萬計的生命的新冠疫情更加危險,威脅到的不僅是全球經濟和金融的安全,更是人的安全。但是,素以世界領導者自冠的美國沒有釋放團結合作的信號,也完全沒有體現出發揮全球領導作用的意願和能力,不僅不出面組織全球防線,還與其他國家爭搶資源,攻擊世衛組織,向中國甩鍋,令世人驚詫和遺憾。

尤其令中國人寒心的是,美國一些高官和政客,喋喋不休地汙衊中國,試圖將自身的反應遲鈍和困境歸咎於中國。這讓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近年來美方試圖讓中國成為自身所有問題替罪羊的做法,極大地阻礙了當今世界迫切需要的大國理解與合作。

  • 緣何要玩弄推責的遊戲?

2月13日,正值武漢最艱難的時刻,我與幾位學者來到慕尼黑出席安全會議,還臨時邀請中國的公共衛生專家參團與會,介紹抗疫情況。世界衛生組織亦有專家團隊與會,呼籲關注流行病的危險。美國參會的高官和政客未對疫情表達絲毫關注,更談不上了解中國的抗疫信息,只顧就華為5G等問題指責中國。現在,同樣是這些人,包括國務卿蓬佩奧和某些議員,反過來批評中國掩蓋數據。真想問他們,難道不知道中方早在1月3日便開始向各國,包括美方,通報新發傳染病信息?難道不了解中方1月11日便公佈病毒基因序列,讓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開始研究檢測和疫苗?

我們中國人比任何人都更希望對病毒的傳播危險能有更早的認識、處置得能更加迅速。然而這是一個人類全然未知的病毒,醫療專家們爭分奪秒地確認足夠的證據,在對病毒人傳人有了明確結論後,馬上於1月20日公佈,並且3天后即封城武漢。中國人民奮起抗疫,付出巨大的代價,大量生命失去、經濟和社會生活停頓。許多國家在後續疫情中,學習了中國獲得的經驗,包括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及時收治確診病例乃至避免醫療資源的透支。

然而,這些專業和科學上的信息對美國一些政客似乎並不重要,他們關心的是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而不是合作,以免導致美國的主導地位被中國取而代之。如果中美兩國無法在這場嚴重的全球災難面前攜手,甚至,如果兩國無法在現行國際架構內解決彼此分歧,我們需要考慮,這將對全球體系意味著什麼?

  • 中美關係與未來的終局

最終,是否就要遂了美國這些強硬勢力的心願:中美對抗、徹底脫鉤?我們是否準備好了面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到破壞,全球化勢頭逆轉,其他國家選邊站隊,世界分裂為對立的陣營?若此,人類在冷戰後致力於推動和平與發展的勢頭何以延續?

不管外界對中國的全球合作努力怎麼猜度,中國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儘快恢復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只顧自己和單打獨鬥。中國已經在助力他國:向100多國提供物資援助,並向其中一些國家派出醫療支援隊伍,中國工廠的機器為供應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物資需求日夜轉動。

中外國情不同,具體防疫模式各國自有高招,中國不能也不想強加於人,更不會搞模式輸出、抑或追求地緣政治利益,但是我們必須向有困難和有需求的國家伸出援手。大疫當前,同舟共濟才是正途。

  • 疫後的世界將如何,取決於今天的作為

疫情的爆發加速了世界的深刻變化。面對無形和非傳統的強大敵人,美國以大國戰略競爭為優先考慮的霸權模式,不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既不能很好地保護人民,也無力承擔全球化之下的新型國際責任。

世界加快多極化進程,人類恐已無法接受新的霸權,很難設想世界將再次被某個或某幾個國家所主導。今日之世界,所有國家利益相連、命運與共,需要構建平等夥伴關係,超越傳統思維,希望能走出一條以相互尊重、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為特徵的新路來。

  • 我們正在步入一個比以往更加相互依存的時代

中國是在和平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既不是前蘇聯,也不想成為下個美國。中國需要一個和平合作的國際環境,並願為此做出努力。我們認識到,在所有的國家都擺脫新冠病毒威脅之前,人類不可能奢談戰勝疫情。

國際社會期待中美兩國開展協調。3月27日,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通了電話,確認流行性疾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國際社會只有共同應對才能戰而勝之。這個信息給期待中美合作的人帶來了希望。

包括中國和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通力合作,對取得成功至關重要。當務之急,一是應當分享控制疫情的信息;二是世界,尤其是中美兩國,應當在疫苗和特效藥的研發、生產和分發上開展合作,實現全球信息開源和成果共享;三是應當幫助醫療條件較弱的國家,防止更大規模的疫病爆發;四是應當維護供應鏈、產業鏈的穩定與安全,防止世界經濟次生災害。

如果全球不能合作、中美不能合作,將會產生難以估量的後果。前路還有許多風險,未來取決於今天的作為。痛定思痛,世界正在步入一個各國和各國人民比以往更加相互需要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