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意外得了自閉,怎麼辦呀?好急?

離奷遊戲說


關於自閉症,我有些不同的看法。從你的描述中可以得知,你的孩子是意外發現得了自閉症,在這之前,你覺得他一切正常,是個正常的兒童。

所以我覺得你的孩子就是正常的孩子,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

目前公認的“自閉症核心症狀”是:社會交往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興趣狹隘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這些指標中,沒有一項是生化指標,全是行為指標。在教育學和心理學領域,這只不過是兒童個體差異,或是兒童遇到環境困擾後不同程度的扭曲表現。

先天的自閉症,發病率極少,就如先天心臟病這些疾病一樣,是極少數的概率。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早已發現,幾乎所有嚴重的兒童心理障礙,都是因為親子關係聯結不良的後果。比如,孩子早期與母親接觸機會匱乏;家庭教養方式,尤其是父母教養態度的不得法。所以孩子出現所謂的“自閉症”,是後天因素造成的。

“康復訓練 ”是對孩子的二次傷害。

現在自閉症康復幾個使用的訓練方法,比如來自美國的ABA課程,基本設計思路建立在條件反射機制上,即對需要習得的技能進行步驟分解和重複強化,以達到某種行為規範。訓練方式都是單向指令,非雙向交流。老師發出指令,學生被迫接受,反覆機械進行操作。因為缺少雙向交流和情緒認同,對孩子來說,是在經歷精神和肉體的折磨。沒有愉悅的情緒,怎麼可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長期接受過“康復訓練”的孩子確實會表現出一些較低的生活能力,學會做一些低於他們年齡智商的簡單小手工或小技能,但他們因為長期的精神和肉體的訓練束縛,卻成了精神殘疾人。這些簡單的小技能,我們把它稱為“殘存能力”是否更準確些?所以,“康復訓練”會把孩子開除出正常行列,是對兒童的嚴重的二次傷害,徹底把孩子打垮了。

孩子如出現交際障礙、語言障礙等,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反思自己。問一問自己:我對孩子做得夠嗎?做得對不對?做得好不好?對孩子不要放棄希望。

迴歸自然是最好的治療。心理康復的重要思路是,把充滿愛和自由的成長環境還給孩子,而不是把孩子當做動物來馴化或當機器人來控制。所以家庭做起,父母從孩子的整個生活方式入手,細膩地研究和體察孩子的心理和情緒,一點點扶植他們內心的正面生長力量。父母以平常心、愛心和充分的時間陪伴孩子,努力提高親子相處的質量,孩子一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融洽教育。也就是說,把孩子看作一個正常的孩子,和普通孩子一起上學,這樣能淡化孩子的疾病問題。但是前提是需要老師同學,甚至整個校園環境能對孩子平等友好,不帶有色目光看待。孩子處在正常環境中,狀態會有所好轉。

教育學和生物學早就證明,未成熟的生命總是有強大的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潛力和本能。所以,相信在父母愛的滋養下,孩子一定能自我康復和成長。

希望,我的看法能給你一些慰籍。加油!


陌姐育兒學堂


自閉的成因雖然到現在還沒有定論,但來自遺傳和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基本應該看成是先天性的。

首先,你孩子的自閉症是在正規醫院做的確診嗎?確定診斷科學,別誤診耽誤孩子。

確定的話,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你可能剛知道消息比較擔心著急,但如果確診,著急真的也解決不了問題,父母會面臨長期的考驗,需要耐心去面對。

趕快尋找正規的自閉孩子的教育機構,讓孩子去接受長期的康復訓練,越早干預效果越好,孩子不一定能進入正常的普通學校學習生活,到時只能聽取專業醫生的意見。

現實中尋找到同樣的孩子和同樣的家長群體,多去交流和互相支持,可能是最有效的。


玲瓏心理諮詢


說到自閉症,我還蠻有發言權的,也算經驗之談,

自家侄子就被確診自閉症,在幾個月的時候發現別人喊他逗他他沒反應,不跟別人眼神交流,大一點的時候不說話,沒有語言,行為刻板,會突然的暴躁。後來去一些專業的機構進行干預慢慢的會鸚鵡學舌,能發音,但沒主動語言。

孩子一旦確診自閉症了,說實話治癒是不可能的,因為到現在都找不到發病原因。只能說通過早期的干預,起到一定地微小的效果。

對待自閉症小孩一定要有耐心,愛心,這是一個長期又艱苦的過程。

請善待這些星星的孩子,也請善待這些星星孩子的家長。生活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