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五點

孩子最想要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是陪伴!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作為家長,學會高品質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孩子愛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五點

文丨獅子家族王大勝

版丨獅子家族Four Twos

前些日子,我去4歲的豆豆家裡玩,一進門就看到了他的笑臉。媽媽在廚房做飯,他跟我一起聊天、分享玩具,很歡樂。

可到了吃飯時間,問題來了。大家都坐上了飯桌,豆豆就是不肯上桌,給他盛的飯也不肯吃,一個人坐在地上小聲嘀咕。

孩子愛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五點

這時媽媽對他說“不要鬧了,快起來吃”,結果豆豆情緒更不好了,跑回了自己的玩具屋。對於這樣的結果,媽媽似乎習以為常了,於是對我說“別管他,先吃飯,待會就好了”。我追了過去,把豆豆抱了回來,總算是吃完飯了。

孩子愛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五點

吃完飯,豆豆情緒依然不高

我問媽媽“他在家經常這樣嗎”,“對呀,不過沒事,他就發一會兒脾氣”,“等我一下,我去看看他”。

我抱住豆豆,先用“萬能方”疏導他的情緒,然後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媽媽沒有陪你,是不是要媽媽抱”,豆豆委屈的點了點頭。

我又跟他說“那我們自己去跟媽媽說好不好”,“好”。

我把豆豆抱到媽媽跟前,然後讓他自己說,他遲疑了兩秒才小聲說到“媽媽抱我”。結果媽媽抱起他,沒多久就讓他坐在旁邊,一起看起了電視。

其實類似這種陪伴孩子的問題,我也是經常有機會接觸到。孩子為什麼會愛生氣、跟媽媽發脾氣呢?你真的“在陪”、“會陪”孩子嗎?孩子需要的是高品質的陪伴,而不只是單純的陪在他們身邊。

那麼什麼是高品質的陪伴呢,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和孩子相處、陪伴的一些做法。

一、親密接觸

下班回家,或是接孩子放學,第一件事就是親切的喊他的暱稱、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問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有沒有遇到開心的事。

平時與孩子的相處中,多有眼神上的交流和肢體上的接觸,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

孩子愛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五點

二、親子閱讀

可以是孩子睡覺前、用餐後,和孩子一起看繪本,或是講故事給他聽。

孩子可能會對書中各種事物感興趣、會提出各種問題,對於自己不懂的,不用急著回答,查查資料,再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話語“翻譯”給他聽,還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

書籍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讓閱讀無處不在”。

孩子愛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五點

三、用心陪伴

很多家長都知道要多陪孩子,但怎樣才叫“陪”呢?真正的陪伴應該是全身心投入的,投入到孩子的活動中去。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孩子的活動太過無聊,所以不一會就拿起了手機,看起了新聞、刷起了朋友圈,孩子是可以感知父母狀態的,切忌三心二意。

孩子愛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五點

四、要有互動

可能你認為在“陪”孩子,實際卻是孩子在陪自己。

跟孩子坐在一起,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這就叫陪孩子了?

兩個人坐在一塊,全程沒有交流,看的是兒童節目還好,如果是綜藝之類的,孩子完全看不懂,那麼又有何意義呢?

陪孩子互動是很重要的,一起玩角色扮演、一起堆積木、一起猜謎語······這些活動和孩子是有交流和互動的,而不僅僅只是安靜的待在一起。

孩子愛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五點

五、傾聽孩子

作為父母肯定是愛自己孩子的,但如果真的因為工作而少有時間陪伴孩子,那你可以安排專門的時間傾聽孩子。

傾聽孩子,不是隨意的交流,也不是簡單的遊戲,你應該用全部的感官去觀察孩子,包括語言、動作、表情等等。

在安排的這段專門時間裡,你的一切都是屬於孩子的,忘記工作、關掉手機,除了陪他不去管任何事。

最好是配合孩子,讓他知道你可以為他做任何事,在孩子做得很好的時候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和讚許。

這段時間不用太長,哪怕是一個星期只有兩個小時也可以,但必須保證這段時間是屬於孩子的。

孩子愛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五點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作為家長,學會高品質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孩子愛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做到這五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