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拿出“绣花”的功夫驻村扶贫

<code>

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但驻村不久,我听到了质疑的声音,记得第一次参加村民代表大会,就有一些村民代表对我说:“你下来是镀金的,扶贫只是做做样子,一年半载就回去了,不要当真”。面对质疑,我暗下决心,干点事情给大家看看。

首先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入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建设程庙村的“政务文化中心”。为了让全村党员有学习活动的场所、村民们有健身活动的场地,2017年5月,我们提议建设新的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健身广场、文娱活动室和图书室,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但在选择建设地址时发现,唯一属于村集体能够用于建设的场地是村中央的一片汪塘,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芦苇和荒草,旁边是坍塌的老房子和破败的小学校舍,为了拆除这坍塌的老房和破败的小学校舍,我们费尽周折,相邻的贫困户认为老房是他的宅基地,小学校舍早已被村民霸占,我和村干部来到贫困户家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好不容易做通了工作,可拆除当天,早晨5点多,村民阻挠拆除工作,并扬言:“谁敢拆就揍谁”,对我和村干部予以人身威胁,我和村干部商量了一下,立刻向镇领导报告并向镇派出所报案。经过不懈的努力,3个月后程庙村党群服务中心以崭新的面貌伫立在村庄中心,面积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宽敞开阔,各种健身器材配备齐全,花木扶疏,路灯明亮,1年后文娱活动室和图书室相继建成使用。每当夜幕降临,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许多村民被吸引到这里,有跳舞的,有健身的,有散心的……,图书室则成了孩子们课后的好去处。

畅通程庙村的“二环路”。“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方便群众出行,加强与外界联系,我们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修建村内道路,建设指标下达时我们充满喜悦,但在修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题让我们防不胜防:修路施工队进场时,要求村里平整好路基再给修路,经费从哪里来,在修路过程中时常偷工减料,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没少和施工方争吵;去年上级批了好几公里的路,修建过程中遇到村民阻挠,原因是修路占了他家门口20 cm宽的土地,坚决不让修,整条路修得就剩下他家门口的30多米了,对方要求村集体补偿数千元,群众事情无小事,全村百姓眼睛都在盯着我们,在村两委会上,我提出:解铃还须系铃人,找这户关系要好的亲属或朋友出面协调,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现在村庄内水泥路四横四纵,“二环路”全线贯通。

渐渐地,村民们的疑虑打消了,他们说:“你们是来真扶贫,扶真贫的”。

第二步从教育扶贫和健康脱贫上下功夫,解决主要致贫原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重庆考察时强调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程庙村贫困户因病、因残、因学致贫占85%以上,教育和医疗问题是脱贫必须解决的难题。

程庙村的“希望工程”。“扶贫先扶智”。我们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具备安全保护意识,我向单位申请为全村403个孩子配备了安全知识丛书和安全书包;为了让孩子从小热爱读书,我们建立了图书室并倡议爱心捐书;为了让贫困户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我向单位申请每年为贫困户大学生捐资助学,并帮助特困户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现在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贫困户大学生蒋雷雷,曾因家庭困难,几乎无法完成学业,她还有一个妹妹,也在上学,我们得知情况后,找镇书记帮助将她的父亲介绍到建筑工地做小工,每天130元,她的母亲是个残疾人,平时在家绣十字绣补贴家用,我积极联系帮助销售,去年春节前帮助销售一幅,收入1万元,蒋雷雷今年即将研究生毕业,我们积极联系帮助其就业。贫困户程家好已87岁高龄,拉扯两个孙子孙女上大学,我积极为他们争取各种教育扶贫政策,在每年捐资助学的基础上,还向社会寻求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今年姐姐程晓娟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弟弟程瑞也即将大学毕业。老人总拉着我的手激动的说:“没有国家的扶贫政策,没有你们的帮扶,孩子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出息?

“医”者仁心。“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为了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中医药服务,我请求单位组织专家团队到村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感受最深的要数贫困户张银华,她曾两次股骨骨折手术,去年术后卧床,因服用激素类药物,全身水肿,情绪低落,我带着义诊专家来到床前为其诊治,专门开了中药,今年专家再次去看望她时,她高兴的说:“你去年给我开的中药吃了,效果很好,今年能下床走路了,而且肿也全消了,太谢谢你了”,说着早已泣不成声。我们连续五年组织了80多位专家进村入户开展义诊,免费赠送价值10万元的药品。

为了让患重病大病的贫困户能够得到及时救治,防止因病返贫,我帮助他们联系直接到省级医院就诊并减免医疗费用:贫困户大学生王威患肾病综合症,经常复发,他的父母到处联系救治,病急乱投医,花了很多冤枉钱,家里欠债好几万元,我得知情况后,立刻上门,自我介绍:“我是省中医院派来的,我们医院肾内科专家水平很高,再过3周就要放暑假了,你儿子回来我开车带他到医院住院治疗,一定能把他的病治好。”2017年7月和2018年4月我两次将他接到医院肾内科治疗,康复出院时,我又向医院申请减免了住院费,王威同学现已完全康复。贫困户吴翠英患膝关节炎多年,双膝关节严重变形,不能正常行走,我开车把她接到医院,帮她办理好住院手续,联系好骨科主任手术治疗,康复出院时报销了绝大部分住院费,她现在早已行动自如,每次见到我们总是感激不尽地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派你们来的,没有你们的帮扶,我现在可能就是一个废人了”。

第三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要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

对症下“药”。为了给村集体和贫困户增加收入,我们依托医院和学校的技术资源优势,探索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经历了艰辛的路程:早期贫困户对发展中药材种植不认可,为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我们创造优厚的条件鼓励引导他们勤劳致富,向政府部门申请产业扶贫资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购买种苗,聘请专家,贫困户只需负责种植和田间管理,所有收益均归贫困户所得;种植中药材存在诸多风险,其中天气原因最无法掌控,在中药材采收时节,连续多天的阴雨天气导致无法使用机械采收,等到天晴时,发现长势良好的中药材烂在地里了,真是欲哭无泪啊!前年,中药材采收时因天气原因减产,为了让贫困户多增加收入,我想到了先将中药材加工成饮片,然后找医院收购的办法,那天我开着车和队长送样品到亳州进行质量检测,当天傍晚返回,半路遇天降大雪,高速公路封路,我们被困路边小镇3天3夜,心急如焚,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种植贫困户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当我将中药材种植收益送到贫困户家中时,有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有的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有的表情惊讶地问:明年还能再种吗?让我倍感欣慰。

不“梨”不弃。我们围绕本地农产品“梨”做文章,发展特色产业。程庙村的梨树种植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有上千亩梨树,每到收获旺季,梨子滞销,价格过低,成为梨农们最大的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一方面请求单位组织定向采购,另一方面借助网络平台帮助销售,同时,为了让梨子增值,避免过剩的梨子浪费,我们找到了梨膏糖产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同时拿出一定比例的收益建立扶贫基金,既发展了产业,又使帮扶工作可持续。

几年来,在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政策的引领下,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大力帮扶下,我深深地感受着第二故乡——程庙村发生的变化:2017年12月从贫困村出列,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起来了,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了,产业发展也渐渐有了起色,村庄变美了亮了,民风向好了,村民们腰包鼓了,脸上笑容灿烂了,他们有理由、有信心在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我的人生因驻村扶贫而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