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感覺現在娛樂文化產業水平倒退了?為什麼?

不忘初訫


如果只是簡單的說,娛樂文化產業倒退的話,是不客觀的,所以我們要從很多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娛樂化產業其實包含很多部分,像明星影視作品,明星代言等關於娛樂圈的商業利益應該都多多少少有涉及,就這些年的影視創作來看,是相比以前倒退了很多,而就明星偶像的擇選上也比之前的門檻更低,單從這兩點看的話,總體上娛樂文化產業的水平確實在倒退。

  1. 影視作品選擇花更多的錢放在請流量明星上,而不是用在作品創作上。

一部電視劇可以花千萬片酬去請一個女明星卻也不願意多花一分錢在特效上,《花千骨》這部劇在播出之時,雖然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是在特效的運用上也被網友看出了很多貓膩,以至於成為當時的一個笑談。但其實有時候過度將錢花在主角身上給人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范冰冰版的《武則天》自播出之後就一直被網友吐槽裡面的,無論是裝飾,還是劇情無法讓人代入其中,而整部劇的投資基本上都是用在主角武則天的裝扮上,所以整部劇看下來只會讓人感到裡面的人物和場景十分不符合。當然也有人說他們的裝扮其實最接近大唐時期,可是如果只是將重點放在人的身上,對於周遭的環境不在乎的話,那是不是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



很多電視劇導演都選的花巨資去請一個,當時很火很有熱度的流量明星,可是拍出來的效果卻不怎麼樣?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像鹿晗還身為為頂流時,曾經拍攝的《擇天記》,以及在楊穎熱度很高時拍攝的《大漢情緣之雲中歌》,還有莫名其妙就爆紅的楊超越主演拍攝的《將夜2》。 他們三個人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紅,所以我猜影視作品的導演在選他們做主角的時候根本就不關心他們是否有演技,這絕對不是部分導演的行為,或者在娛樂圈已經形成了一個趨勢,只要你夠紅,管你有沒有演技都能讓你來拍戲。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對電視劇有很嚴格的要求,像《還珠格格》拍攝時,林心如因為長的不夠美,差點被撤掉紫薇這個角色,其實在我們大部分眼裡,以林心如的顏值是足夠飾演紫薇的。


2. 以前的演員,科班出身,學霸,再不濟也會有一技之長,而現在只需要你長著一張好看的臉,就可以認為你有當偶像的潛質。

不止一個人在說明星的門檻已經越來越低,甚至可以到容忍你沒有文憑,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反正只要包裝,任何人都是完美的。有時候你在鏡頭上看到自家愛豆風趣幽默的樣子,或者直男式的回答,就隨便給他下一個定義,但其實只要在鏡頭上播出的都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今年,很不幸的是社會暫停運轉,人們在家待業,因為疫情的緣故,口罩開始變成稀有品,於是,抬高價格,虛假買賣便開始了。但是大家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居然在網上行騙,而他還曾作為一個偶像出道,擁有20多萬的粉絲,可笑嗎?如果他將來成名,那麼我們將永遠不知道原來自己喜歡的偶像是怎樣一個樣子。


很多人都在說,努力雖然不會成功,但是不努力,永遠也不會成功,可是偏偏就有一些人,明明什麼都沒有做,卻可以理所當然的擁有。而楊超越就是一個例子。她在參加由騰訊衛視播出的《創造101》時,因為踏實有趣被大家追捧,所以哪怕她做錯了動作,拉低了整個團隊的水平也無所謂,因為大家都知道她不會,她已經在努力去學了,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真正努力的人是不願意讓大家在鏡頭上看到她的錯處的?我沒有不喜歡楊超越,我只是討厭不勞而獲,明明就是一個拼實力的地方,卻偏偏讓有實力的人在旁邊觀看這場表演。更可笑的是她居然還榮獲了2019年最有影響人之一這個稱號。網紅也可以慢慢成為明星,這怎麼能說沒有倒退呢?


為什麼說現在的爛劇越來越多?因為大家相比演技大家更喜歡臉長的好看的人。我們也不用把這些都歸結為資本家的錯誤,因為有時候其實都是為了迎合大眾。雪崩的時候沒有一朵雪花是無辜的事情,這種現象發生了,也不會只有一方是錯的。


顏控小師妹


現在娛樂文化產業水平確實比以前倒退了,以前很多經典之作至今都無法被超越,像四大名著的影視版、以及張藝謀的《紅高粱》、《活著》,陳凱歌的《黃土地》等等。為什麼時代在進步,技術在進步,資金在增長,為什麼反而娛樂文化產業的水平會倒退呢?細細推敲,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現在影視創作的目的越來越功利化,導致創作產品變得空洞和膚淺。以前的創作人創作影視產品多數是向經典致敬,懷著一顆對經典膜拜的精神去製作。他們追求原著的精神,要求完美,容不得一點瑕疵,所以每每產出都是創世之作。而現在,很多創作人盲目追求高票房,高利潤,高產出,往往使用大卡司明星、電腦特技等迷惑觀眾,而常常忽略了影視作品的核心價值觀,使影視作品成為空洞膚淺的消費品,而無法留存為經典。

2. 創作人的文化背景導致對作品的解構有所差別。老一輩的影視創作人他們經歷了不同年代的文化沖洗,對影視作品的解構相對比較深刻。而年輕一代的影視創作人一開始接觸的就是大眾文化,這就影響了他們對影視作品的選擇和製作。大眾化是娛樂行業的趨勢,這是無可避免的,即使老一輩的影視創作人,在這種趨勢下,有些都無法堅持那種讓影視作品成為精神和價值引領的追求。

3. 現代人越來越追求效率,娛樂文化的消遣也慢慢向快餐式轉化,所以近年短視頻越來越火,而這種快餐式的娛樂只是轉眼即逝的消遣,在人們的思想中停留的時間短暫,也沒有太多的深度在人們心中沉澱。短視頻的文化是時代的產物,但這種快餐式的文化存在各種弊端,對於文化產業的發展是好是壞,有待更深入的探討。

歸根到底,我認為大眾的選擇和創作人的心態,是兩個互相作用的力,大眾的口味如果越來越趨於通俗化和娛樂化,那麼創作人也會根據這種市場採取通俗的作品和娛樂的效果,反之,亦然。如果希望娛樂產業能夠在精神上更加豐富,在文化傳承上肩負重任,我覺得影視創作人應該拋棄浮躁的心態,放開市場和效益的束縛,去創作具有深遠意義和精神引領的作品。




超級娛樂大家


當今娛樂文化產業水平沒有倒退,應該是在小步前進,為什麼不象以前那樣隨便一個好點的作品就令人賞心悅目,激情澎湃呢?主要是社會多樣化,各層次的受眾越來越眾口難調了,製作者如果考慮中和,反而失去了節目的特色和精彩,一味去張揚節目的個性,又必然會招致另一類粉絲的無視,所以相當考驗製作者的智慧。

談到娛樂文化,不得不提“某果”衛視,不可否認,它一直站在行業的前端,一個又一個節目火的不行,舞臺更絢爛,節目更高端,名星大腕時常光顧,打造的新人層出不窮,並能頂著光環走紅全國,還有許多好劇收視率也屢創新高,但依然難免招罵,被垢病,這真是眾口難調眾心難悅,切不能說製作水平退後了,這是打死誰誰都不信的。

為什麼會導致這個結果呢?主要還是人們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視野越來越開闊,對產業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眼不容沙,要求更高,更不能容忍矯柔造作,譁眾取寵空洞的濫作,但製作產業又似乎趕不上大眾成長的步伐,同時為了生存,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一些方面確實存在著一些人為的不足,但睱不掩玉,文化產業總體還是不錯的。

當然,精彩也是來源於潮起潮落的,隨著時代的變化,中國的文化產業會溶入更多民族的和世界的先進元素,新一輪的噴發也許正在儲存和積蓄中。

  • 注:插圖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