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們經歷的最大的磨難是什麼?

小兩口生活記


磨難也談不上,畢竟我們江蘇的防控做得還是很到位的。但不方便和麻煩多少還是有點的。最明顯的就是必須要天天在家做飯吃。雖說平時也會自己動手自力更生的,也能燒得一手好菜,但畢竟做得不多。這次疫情期間基本每天在家做飯,還要完成在家辦公和督促孩子在家認真上好網課,確實是比較累人的。

不過每次只要想到武漢的同胞們,也就不覺得多辛苦了。不論是輕鬆舒適還是辛勞忙碌,都是一種經歷,都是人生的寶貴體驗,我們都無需抱怨,都該熱情飽滿地去迎接每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


倷伲無錫


1今年的疫情來勢洶洶就是全國人民最大的磨難,疫情告訴我們愛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多麼的寶貴,也讓我們明白健康的重要,強大的自身免疫是抵禦病毒感染最有利的武器,所以要養成健康、有一定的生活規律要用科學的方法,樂觀的心態保護好自己、家人,本著對社會負責的態度,也是我們公民的責任來應對疫情。

2今年的疫情也給我們上了堂健康課,讓我們宅在家裡體會健康的美好,因為不健康的人才知道健康的好,比如說你感冒了很難受,你就知道不感冒日子的好,特別是今年宅在家裡靜靜體會健康的可貴和幸福

3疫情告訴我們要愛護大自然,愛護野生動物,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選擇,我記得新聞裡曾說過人類破壞大自然,也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所以說人類在利用大自然,但同時也必須敬畏大自然呵護它,應順勢而為,不能逆流而上。

4沒有什麼磨難是不可逾越的,春天終會降臨,希望這次疫情快點結束,希望大家健康平安


今生錯來揮霍


這個春節,一個疫情把所有人都困在了家裡,這個假期應該是自畢業之後最長的假期了,但是,也是諸多企業最慘的時段了。

這次疫情除了帶來了身心的損失,同時金錢的損失也是無處不在,出租車行業、門店、外貿進出口……一系列行業都因為不能及時復工而面臨壓力和困難,還好我們祖國給力,各種減免、不可抗力證明都用上了。

這次的疫情也給本人帶來了更多啟示,思考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同時捋清了自己的思路,越來越多的線上辦公讓我們方便了起來,未來,互聯網上的工作會越來越受歡迎了,藝多不壓身,大家都多學點東西防身吧。疫情之下,最見人心。

我看見了85歲的鐘南山院士還努力奮戰在一線,眾多環衛工人、志願者通宵達旦的收拾出了方艙醫院,辛勞的一線工人夜以繼日的用了10天時間建造出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國速度。江蘇“十三太保”連夜抵達武漢支援,“一省包一市”的策略也讓全國上下一致抗疫,凝聚力空前強大。

家庭貧寒的老人用一生積蓄捐款,奮戰在一線的女醫生剃掉光頭,巴基斯坦俄羅斯舉國力量捐贈物資,熱心小夥子丟下物資給警察局掉頭離開,各大企業、明星紛紛捐款,各個科研機構努力研發新藥。這都在體現出了人間的溫暖。

而總有些人,趁著疫情當頭,散佈謠言,迷惑人心,剋扣物資,售賣假口罩,哄抬物價發國難財。這些人遲早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不懈怠、不信謠、信科學、堅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

抗擊疫情是一場艱難的阻擊戰,或是一場科學嚴謹的攻防戰。

是我們這些小家才構建了這個社會,作為社會的一分子。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義務和責任,做一個抗擊一疫情的配合者,支持者,行動者。

面對新型病毒,我們需要不斷研究摸索才能攻克。

這要求我們不焦慮,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且要相信科學的力量,用科學的方式去戰勝疫情。這次疫情雖然是禍,但是導致很多在中國的外國人離開中國了,很多要來中國的外國人不來中國了,有效減緩了中國人口騰籠換鳥的進程,因此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希望這次疫情能徹底阻止中國人口騰籠換鳥

我們國家當前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局,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這段磨難是不可避免的,總會在某個日子裡出現,只是恰好在2020年而已。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將欲廢之,必先舉之。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我相信我們國家草木皆兵的與疫情鬥爭,陷入困境之中,是為了更好地迎接輝煌的明天,苦難總是伴隨著美好與偉大。

另外最主要的!不能當月光族,當潮水退去,有誰在裸泳?一清二白,卡里的存款才是自己最後的尊嚴,像這樣的日子,你還能堅持多久?房貸、車貸、信用卡……你還能負擔得下去嗎?

所以 我們必須養成積蓄儲存的習慣,提高金錢方面的抗風險能力,明白一點,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