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銅胎畫琺琅纏枝蓮紋手鏡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銅胎畫琺琅纏枝蓮紋手鏡

此手鏡先在銅胎上施一層深藍色釉料,鏡緣及鏡把以淺藍、白色、紅色、綠化等釉料彩繪纏枝蓮紋。此器器型大方美觀,釉料色階變化柔和而光潔,琺琅彩亮麗精美,畫面層次文明,紋飾優美,為清乾隆時期典型工藝。

銅胎畫琺琅工藝是以紅銅製胎,後在胎土敷一層白釉,燒結後用釉色彩繪,經二三次填彩、修正後再燒結、鍍金、磨光而成。造型典雅,紋飾細膩,色彩清秀。其在工藝上近似景泰藍,具有景泰藍厚重、端莊的特色,在裝飾上又多有瓷器明麗、清雅寫實的風采,構成其獨具一格的藝術特徵。受歐洲藝術影響,清宮造辦處開始製作銅胎畫琺琅器。康熙後期請法國人在宮中協助燒造,從技術上進行指導,到此時銅胎畫琺琅的燒造技術已日趨成熟,雍正、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階段,此時工匠的技藝獲得全面提高,故品種繁多。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大官帽爐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大官帽爐

「乾隆年制」款

此鼎爐直口、平沿、短頸、圓鼓腹,下承三足,器口、肩部、冠耳周邊、底足有鎏金。爐肩兩側對稱出雙朝上的四方形冠耳朝天,雙耳天藍釉為地,滿飾紅、藍、黃、白琺琅彩的花卉紋,呈現奼紫嫣紅開遍地。整器雍容大方,胎體紮實厚重,品相良好。通身以淺藍釉為地,填紅、綠、黃、紫等色釉為飾,主體紋飾為螭龍紋,甚為少見。底部 有陰刻「乾隆年制」四字雙行款,字體優雅。乾隆朝的大型琺琅器中,似此品帶款者少之又少。

五供是供奉或祭祀用器,包括一對花觚、一對燭臺和一個香爐,本品當為一組清宮御用五供之一,當為禮佛或祭祖用器。乾隆皇帝崇尚師古,亦下令製作了許多仿古琺琅作品,這些作品多源自商周青銅器,如爐、尊、壺、觥、觚、甗等,其上常飾蕉葉紋、獸面紋等。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御製詩文山水掛屏 (一對)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御製詩文山水掛屏 (一對)

這對清乾隆時期的御製銅胎掐絲琺琅御製詩文山水掛屏一對,質堅而溫,色重而瑩,造型飽滿,方正有度。因集各種材質、工藝於一身,可謂“其費心思工本,為一代之絕”。此拍品為銅胎掐絲琺琅掛屏一對,尺幅碩大,呈長方形,鑲紅木為框,富麗堂皇。其以掐絲琺琅工藝表現山水樓閣於屏面,製作工藝難度極大,為典型的清代乾隆宮廷裝飾器。整幅畫面如金碧青綠山水一般,三景皆備,層層暈染,頗具縱深感;崇山坡石、高鬆勁柏、亭臺樓閣、仙雲淥水,所有景物均描畫得細緻入微,並敷色鮮妍,亮麗多彩,極富裝飾意味,佈於居室定能增色不少。對屏面左右上方分別填金題清高宗御製詩文,詩中描寫宮苑景象,寓意清代宮廷子孫萬代,福壽康寧。乾隆皇帝性喜風雅,善作詩詞,此幅乾隆題詩的掐絲圖畫,用做壁飾,一派富麗堂皇景象。

清初出現掛屏,多代替畫軸在牆壁上懸掛,成為純裝飾性的品類。這種陳設形式,雍、幹兩朝更是風行一時,在宮廷中皇帝和后妃們的寢宮內,幾乎處處可見。明代以前,屏風多趨於實用,主要用於遮蔽和作臨時隔斷,大多是接地而設,而後隨著工藝的不斷的進步、裝飾的愈加精美,它己逐漸脫離實用傢俱的範疇,成為純粹的裝飾品和陳設品。兩大故宮之掐絲琺琅器掛屏總數加起來的數量也不過二十件(或組),其中大多被保存於北京故宮與瀋陽故宮。至於臺北故宮就只區區的一件。

于敏中(1714-1779)字叔子,一字仲常,號耐圃、重棠,清金壇人,乾隆二年(1737年)才24歲便中狀元,是清代最年輕的狀元之一。授職翰林院修撰。乾隆九年出任山西鄉試主考,並出任山東、浙江學政,十五年入值上書房,歷官內閣學士、兵部侍郎、刑部侍郎,二十五年以戶部侍郎兼軍機大臣,三十八年晉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還充任國史館“三通館”總裁,多次主持會試,又被任命為上書房總師傅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于敏中少年得志,憑著他的精明強幹和驚人的記憶力,長期受皇帝的寵愛,乾隆帝廷諭多出其手,以擅書御題聞名。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採桑耕挑繭圖掛屏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採桑耕挑繭圖掛屏

掛屏為長方形,四周鑲以木框,屏心以銅胎掐絲琺琅工藝裝飾。其以採桑耕織題材為主題圖案。畫面內容豐富,遠處山川起伏,層巒迭嶂,山中有水;近處為溪流和岸邊平地。此岸榆柳蔭後簷,樹中掩映幾處民宅,有婦人於室內養蠶織布。彼岸是肥沃的田地,田邊種樹,樹上一人採摘果實,樹下一人接住放於竹籃內,樹下一童子,憨態可掬,活潑可愛。河兩岸以石橋相連,林蔭濃密。整幅圖畫田園景物優美,透出一股恬淡閒適的農家生活氣息。色澤鮮麗,山水相依,房舍相連,氣氛寧靜祥和,頗讓人嚮往。掛屏興起於明末清初,多代替畫軸在牆壁上懸掛,成為純裝飾性的品類。掐絲琺琅掛屏是清代重要的室內裝飾,尤盛於清宮中。這種陳設形式,雍、幹兩朝更是風行一時,在宮廷中皇帝和后妃們的寢宮內,幾乎處處可見。此掛屏尺幅碩大,富麗堂皇,為典型的清乾隆裝飾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皇帝命宮廷畫家焦秉貞仿照南宋樓瓙《耕織圖》刊本繪製《御製耕織全圖》,分送各處官署,以教導農民耕織之術,並經以此書的傳播讓農民感受到君主重視農務的德政。此書共46頁,耕、織共23頁。至雍正年間,雍正皇帝也為表孝德而令宮廷畫師完全仿照焦氏本,繪製了一本圖冊。(現今保存於北京故宮)。本品應取材自上述所提兩種刊本中的其中一本為範例所制,並將《採桑圖》與《挑繭圖》合併在一起。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皮球花山水紋大蓋盒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皮球花山水紋大蓋盒

這件清乾隆時期的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皮球花山水紋大蓋盒,表現出宮廷製作的高超水平與氣息。此蓋盒通體呈圓扁形,胎體厚實,體分上下兩部,中間以子母口相合,整體呈現莊重端正之態。器表施琺琅彩釉工藝,外壁以深藍色釉為地,上部盒蓋微微隆起,中心掐絲勾繪山水圖案,內飾高山流水,樓臺屋宇,流雲雜樹等自然風景,懸泉飛瀑,宛如仙境。蓋盒器底以皮球花為飾,五彩絢爛,枝葉舒展,呈中心對稱式佈局,與器壁周身花卉圖案相互映襯,盡顯整器繁麗華美面貌。整器紋飾飽滿華麗,色彩鮮明亮麗,製作工藝精湛,保存完好,掐絲勾勒流暢,填料細緻飽滿,工藝精細,色彩豐富,諸色明豔,顯示出富麗堂皇之氣。以深藍作底的掐絲琺琅器甚為少見,盒蓋面以五彩繽紛、多種色釉所組合而成的圖案為主軸,顯示出乾隆朝造辦處「琺琅作」中應有宮廷畫家參與設計的痕跡。

清乾隆 御製銅胎透明琺琅福祿萬代攢盒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透明琺琅福祿萬代攢盒

此攢盒蓋、盒皆為圓形,盒蓋中間凸出,為雙層,寬沿。盒內一圓八扇九個隔斷組成一個圓。各片均於四周勾框鎏金銅邊,華貴莊重。盒身內外雖均作透明琺琅工藝裝飾,勾勒出纏枝花卉紋和貼金蝙蝠圖案。以深淺色藍釉為色調,以金線勾勒五瓣花卉形狀,使得花瓣相互交迭,連為一體,其間又以沈鬱褐色作四瓣花朵置於其間,於寧靜典雅之中不失高貴之氣。攢盒為盛各種果脯、果餌的一種分格的盒子,既可分門別類駐放食品而不相互穿雜,又可共納一體便於攜帶,顯示了中國古代藝匠的設計智能,又因其形體不同而具裝飾雅趣。該盒器形規整,施釉貴重。在清乾隆時期,在廣州、蘇州、揚州等地,均設有皇家御製工坊。當地官員附則挑選一流之工匠專在當地生產皇室御用器皿。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及開光畫琺琅山水紋瓶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及開光畫琺琅山水紋瓶

「乾隆御製」款

這件清乾隆時期的御製銅胎掐絲琺琅及開光畫琺琅山水紋瓶,造型優美別緻,釉色光鮮明潤,器身莊重典雅,顏色明麗。侈口微斂,頸部修長,鼓肩、弧腹,足部下收,形成矮圈足,足部外撇。底部刻有“乾隆御製”款。口沿、頸部和底部邊緣呈銅胎鎏金,光亮耀眼,精緻美觀。器身以琺琅釉表現花卉紋樣,瓶身中部開光,呈葵花形狀,開光內畫山水圖案,清新自然。整器裝飾紋飾層次分明,主題突出,繁簡有致,搭配精美且寓意美好,佈局具有較好的整體感和層次感,令人賞心悅目。

以掐絲琺琅加畫琺琅所造的琺琅器在兩大故宮的藏品中也不過三十件左右。此器以掐絲琺琅加畫琺琅所造,且又有“乾隆御製”款,查閱在兩大故宮所發表的數據與市場上的流通器物,此器或為唯一一件。且此器在瓶子裡端被灌了鉛水,以起到防傾倒的作用。這種做法在北京故宮收藏的琺琅器文物及其他材質文物上屢見不鮮。從已公佈的清宮造辦處檔案上,已發現數則有關乾隆皇帝下旨在琺琅器裡灌鉛水的文獻,且均為北京故宮琺琅器中上承藏品。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開光仿古八方琮式瓶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開光仿古八方琮式瓶

此件銅胎掐絲琺琅琮式瓶造型大氣,仿古玉琮,圓口,撇頸,頸肩過渡自然,四方直身,長方腹,足方外侈。器形雖大,但掐絲精細工整,口沿及足部鎏金鏨刻雲雷紋,通體施天藍色琺琅釉為地,頸部及足部四面飾夔龍紋形成開光,開光內飾蝠紋、勾蓮紋。側稜上以夔龍勾連蝠紋、蓮紋,往復對稱,形成綿延之感。腹部四面夔龍紋開光,內作花鳥紋飾,四幅畫面內容不盡相同,但皆表現枝繁葉茂,花團錦簇,四時生機盎然之景。在所知公私收藏中的四件八方琮式瓶中,本品以花卉、花鳥、昆蟲作為開光紋飾題材,甚為特殊,當為乾隆朝造辦處琺琅作的仿古精品之作。

琮式瓶的原型為新石器時代的玉琮。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的重要禮器之一。據戰國《周禮•春宮•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壁禮天,以黃琮禮地。」一般認為,玉琮與宗教祭祀、財富權力有關。琮的內圓外方表示天圓地方。琮式瓶脫胎於玉琮,承襲了其外方內圓的特點,通過不大的體積,將中國上古時代時期以來的世界觀包括在其中。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大英雄雙聯瓶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大英雄雙聯瓶

英雄品也稱雙連瓶,在戰國時期為銅質,至宋、元、明年間發展到以更多樣化的材質進行製作,例如竹、瓷、玉等。至清朝,由於國力強盛,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也加入了代表儒家思想的仿古風尚行列。其中,尤以乾隆皇帝的影響為最。其朝中所設宮廷造辦處更是絞盡腦汁去創造、生產迎合乾隆皇帝之喜好,大量以不同材質製造各種器形的仿古器。其中“琺琅作”從皇室所著的《西清古鑑》中借見古意,在皇帝親自參與設計後,獲得靈感製造了一批精美絕輪的琺琅器。本拍品厚重紮實的胎體與掐絲完美的結合,突顯出皇室掐絲琺琅器中的美麗典雅,又不失霸氣。

這件清乾隆時期的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大英雄雙聯瓶,雙瓶並置,器口與底部在形式上對稱,形成小平口、矮圈足的態勢。口沿、頸部、底部以及足部皆有勾連的雲雷紋樣。頸、腹部等器身主體施天藍色琺琅釉為地,裝飾掐絲纏枝蓮紋,雙瓶連接處巧飾以雄鷹及似“熊”的造型,雄鷹立於“熊”首之上,展翅欲飛,器宇軒昂。“熊”則置於器身底部,雙目圓睜,前爪伏地,後腳支撐,身體蜷曲,“熊”尾上卷,整體造型從器底跨越,極為巧妙。瓶身反面則裝飾一條攀爬的螭龍,體態恣意,毫無拘束感。整件器物不僅銅質精純,鎏金燦然,而且掐絲流暢,填釉飽滿,釉色鮮豔、純正,給人雍容華貴之感,具有濃厚的宮廷氣息。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仿古天雞擺件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仿古天雞擺件

此件銅胎掐絲琺琅仿古天雞擺件,為清乾隆年間御製。頭部前伸,以天藍釉為地,上飾纏枝花卉紋,喙部微張,雞冠和喙鎏金為飾。頸部以胭脂紅釉料為地,飾花卉紋,雞身通體飾各色龜背錦紋,以鎏金弦紋勾繪出翼部,翼部的雙龍戲珠紋為鎏金鏤雕,鎏金厚重,華美絢麗。尾部上翹,造型寫實,以不同琺琅釉料裝飾初羽毛質感。天雞前足似獸蹄形,局部鎏金;後承一足,全鎏金呈回首螭龍形。整器造型極其精美,釉料顏色選用高級,尤其是大量使用了清雍正年間開發出的、使用黃金所煉的胭脂紅釉料。工藝上除銅胎掐絲工藝外,還採用了難度頗高的銅鏤空鏨刻法,反映出清乾隆朝宮廷琺琅作高超的技藝。

此器的形制仿古代青銅器,北京頤和園藏有一件「戰國 錯金鳥形尊」為清宮舊藏,其造型與本品如出一轍。清宮著錄的《西清古鑑》中亦能找到出版參考,或為本品在乾隆朝製作石的參考模型與圖稿。查閱兩岸故宮的銅胎掐絲琺琅器藏品,動物造型的琺琅器因其製作難度較高,故藏品數量稀少,此器更為罕見孤品。

天雞,中國神話中天界的神獸。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雞皆隨之鳴。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中亦有「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句。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春壽寶盒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春壽寶盒

此蓋盒為蒸餅式,通體呈圓扁形制,體分上下兩部,中間以子母口相合,整體呈現莊重端正之態。蓋盒器表施琺琅彩繪工藝,外壁以深淺藍釉為地,上部盒蓋隆起,中心掐絲勾繪楷書「春」字圖案,字內以六角龜甲錦紋為地,上綴五瓣花,可謂錦上添花;「春」字中心有一圓形開光,內繪壽星圖,旁邊襯有松柏、臥鹿、桌几香爐等,寓意吉祥,充滿喜慶氣氛。

春字兩側,飾有騰雲雙龍,下方為聚寶盒,裡面盛放著珊瑚,象牙、犀角、寶珠、古錢、銀錠等各式珍寶,並有五色寶光自盒中放射出去,彰顯祥瑞之態。蓋盒器底以冰梅紋為飾,其間梅花五彩絢爛,三兩成簇點綴於冰紋之間,與器壁周身花卉圖案相互映襯,盡顯整器繁麗華美面貌。

盒蓋和器身的周壁紋飾基本相同,各有四組開光,開光之間為方勝、犀角、寶珠、珊瑚等雜寶紋。開光之內雕有山水人物,樓臺屋宇,流雲雜樹等紋樣,分別是:「倪瓚洗桐」、 「陶淵明愛菊」、「王羲之愛鵝」、「飼鶴圖」,及「米芾拜石」、「林逋愛悔」、「撫琴圖」、 「李白對酒邀月圖」八幅高人逸士的故事。眾場景色澤豐富爛漫,人物面目喜慶歡愉,各有趣味。著名的古代文人典故之一。眾多怪誕有趣的關於文人士大夫的故事,多發生在宋元時期,是因為宋朝科舉制度的完善,市井氣息的形成,使得士大夫文化成為宋朝文化之主流,這樣就形成了諸多的以士大夫的雅文趣事,流傳於世,讀來使人頓生閒情雅趣之感。

壽春寶盒者多為漆器製品,早在明代嘉靖時期已有製作。乾隆一朝因帝心所好,仿製了一批剔彩雕漆春壽寶盒,無論質量亦或藝術水平,都可與嘉靖時期的製品平分春色。但如本品以銅胎掐絲琺琅之技製作者,則十分鮮見,銅胎掐絲琺琅的製作工藝複雜精細,往往比剔彩漆器更為費工耗時,是以產量如此稀少。

此寶盒製作殊特之處在於無論「春」字內的壽星,還是八個開光內的高仕人物,均以精鑄鍍金頭首,平底凸起與蓋面,除有畫龍點睛之效外,更令整器益見光輝、倍添綺華。再者,乾隆時期的銅胎掐絲琺琅器,以人物圖案為主題紋飾的非常罕見,如本品裝飾之華美、工藝之精湛更為稀有。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螭龍紋四方小瓶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螭龍紋四方小瓶

此瓶方形口,口微侈,平折沿,長束頸,肩部起稜,腹部方形,四面鼓,下承外撇的四方圈足,圈足略高。整體線條硬朗流暢。通體施天藍色釉為地,色澤清雅,掐絲填藍、紅、白、綠、黃等色琺琅彩飾深藍釉螭龍紋。口沿、邊稜及足底皆露銅胎底色,與琺琅彩相輝映,富麗美觀。

掐絲琺琅,其製作一般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琅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絲琺琅有著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魅力,由於其在明代景泰年間獲得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又一般多外飾藍色釉料,故習稱景泰藍。乾隆年制琺琅彩器為清代工藝巔峰之作,掐絲細膩流暢,填彩華麗精緻,紋飾繁複,佈局相宜。本品造型端莊,紋樣古樸,製作工藝精細,具有乾隆琺琅工藝的典型特徵。堪稱乾隆朝制掐絲琺琅精品。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手杯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手杯

此件手杯口微侈,弧腹,圈足,口部下有一圈凸稜,便於手持。銅胎,口沿處鎏金,滿施淡藍色琺琅釉為地,以掐絲琺琅為飾。外口沿均飾夔龍紋,昂首張口,龍身矯健,以四朵如意雲頭為中心對稱,仿若行於九天之上,內口沿飾變形龍紋。杯外腹飾纏枝蓮紋,蓮花的花瓣呈火焰形,整體形似火焰寶珠,極具特色。纏枝蓮紋是我國古代一種傳統的裝飾花紋,並且一直作為掐絲琺琅器的主要裝飾圖案。圈足飾一週如意雲頭紋。

掐絲琺琅器在製作過程中,需先將扁細的銅絲或金銀絲掐成各式花紋,嵌粘於銅胎之上,再於嵌成紋樣中,填充各色的琺琅釉料,經四、五次反覆高火燒結,最後磨光、鍍金,才得一件掐絲成品,其工藝之繁複,所得成品之光豔奪目,令人驚歎。此杯形制小巧,十分趁手,上嵌紋樣繁複清晰,藍色琺琅彩為地,色澤明麗。紋飾色彩絢爛豐富,紅、黃、藍、白、綠等等諸色明朗豔麗,過渡自然,鎏金亮麗,可謂當時期的掐絲琺琅精品。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圈形紙鎮 (一對)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圈形紙鎮 (一對)

該紙鎮造型呈現圓角扁長方體形制,輪廓線飾鎏金,通體由淺藍色琺琅釉作為底色,整體紋飾佈滿於器物的上表面、下表面、內圈、外圈,而紋飾類型分成兩大類,一為內圈的捲雲紋;二為主體紋飾,繪製了以黃色花心為主,分別有藍色、紅色、黃色、白色花瓣的掐絲花卉紋,花卉之間裝飾黃、紅、藍、綠的掐絲纏枝形紋,生機勃勃,草葉繁密。整體器表釉面光澤潤和,晶瑩純淨,紋飾設計對稱有致,周圍枝葉翻折捲曲,相互連接,予人呈現規整細密之勢,使整器增添華美富麗之氣,為乾隆朝掐絲琺琅文房佳器。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小燭臺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小燭臺

燭臺由底座與燭盤二部份所組成。高圈足外撇,中間為燭盤,盤中置柱形燭碗及燭杆。頂端設計一類似小盞的實心鎏金形制,從中心筆直出一尖挺燭扦,下有一算盤珠狀物,下接筒形臺柱,以鎏金圓環相隔。燭臺中部置托盤相承接,形制成寬平沿、斜圓腹、平底,盤下設有短鼓腹形制,並銜接鎏金短束腰,在下置缽形託座。燭臺器身通體作掐絲琺琅彩繪裝飾,各部結合處皆以鎏金分隔,其餘器表以淡藍琺琅釉為地,上飾繪有各式各樣、色彩多變的花紋,從束腰為分界,束腰以上為小巧形花卉纏枝紋,排列繁密,華美富麗;束腰以下及托盤佈滿一週的纏枝蓮紋,而束腰下飾有一圈藍色琺琅釉的變形捲雲紋。燭臺填色飽滿豐實,華貴豔麗,造型規整,一絲不苟。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雙龍捧壽螭龍紋風字形硯盒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雙龍捧壽螭龍紋風字形硯盒

此件風字形硯盒呈「風」字形,由蓋、身兩部分組成,下承鎏金小足。紋飾主要分佈在蓋面與蓋側。通體以淺藍色琺琅釉為地,中部主體以雙龍捧壽螭龍紋裝飾。頂部亦飾雙龍捧珠紋。下部則分別以蕉葉紋與纏枝花卉紋作飾。硯盒側邊亦飾纏枝花卉紋,與盒面圖案交相輝映。整器顏色絢麗,掐絲線條纖細,外觀晶瑩潤澤,鮮豔奪目,繁富的紋樣、清麗莊重的色彩,給人以華貴之感;琺琅釉色豐富明快,具乾隆時期掐絲工藝之特點。

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的叫虯龍;無角的叫螭。相傳龍生九子,「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螭龍有著奮力向上的升騰之勢,故而頗受世人所喜。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藍底萬花彩蝶紋天球瓶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藍底萬花彩蝶紋天球瓶

本件掐絲琺琅萬花彩蝶紋天球瓶,圓口,長頸,豐肩略垂,圓鼓腹,至足底漸收。整器造型圓潤規整,端莊大氣,做工精緻細膩,釉色純正敦厚,色質柔和自然,通體施深藍琺琅釉為地,掐絲填以紅、白、黃、綠、藍等多種色彩,亮澤絢麗,典雅堂皇。通體飾四季花卉,其間彩蝶輕舞,構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美景,真可謂「穿花蛺蝶深深現,點水蜻蜓款款飛」。整體畫面構圖疏朗清麗,色彩絢爛奪目。畫意清新嫻雅,曼妙生動。未施釉處鎏金,鎏金保存基本完好,金色沈鬱。在諸多銅胎掐絲琺琅器型中,天球瓶的造型並不多見。就琺琅的製作而言,乾隆朝為清代成就最高的時期。釉彩早期繼續崇尚康熙末年採用的濃郁的釉色,中期以後則變為流行淺淡。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多見青花。永樂朝開始成為觀賞式瓶,宣德年間較為流行。「天球瓶」原名為「千秋瓶」,象徵著「千秋太平」之意。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仿古螭龍紋獅首三足爐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仿古螭龍紋獅首三足爐

「乾隆年制」款

此爐圓筒形,造型仿自漢代的漆器樽。帶蓋,蓋木製,半拱,浮雕雲紋,蓋鈕雕為仙山之形。爐身筒形,近底內收,平底,下承三獅頭足,肩部附雙耳,呈螭龍形。通體施藍色琺琅釉為地,以寶石紅、藍、黃、白、綠等釉繪製兩層纏枝蓮紋圖案,蓮瓣盛開,蓮蓬飽滿,枝葉線條流暢,掐絲粗細均勻。從口至底共四組九道弦紋,露胎鎏金,似合「九思」之意。「九思」出自《論語·季氏篇第十六》,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孔子所談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舉止各個方面都加以考慮,他要求自己和學生們一言一行都要認真思考和自我反省,這裡包括個人道德修養的各種規範,如溫、良、恭、儉、讓、忠、孝、仁、義、禮、智等。古人善於託物言志,常常在器物上設置九道弦紋來代指「九思」,來起到見物思志的作用。其中腹部兩組弦紋之間露胎鎏金,浮雕螭龍紋樣。此器製作工藝精緻,鎏金明亮,掐絲流暢細膩,帶「乾隆年制」款,為乾隆掐絲琺琅之上乘之作,十分難得。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雙鎏金把手大洗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雙鎏金把手大洗

此器為圓口、平沿、弧腹、外撇圈足,腹部兩側各有三個凸圓形制,排列方式呈現上排二個,下排一個的倒三角形設計,而上排二箇中心延伸出環扣,是安置鎏金把手的造型,其中心繪有圓形鎏金,外圍則是有一週寶藍色琺琅釉的變形捲雲紋。鎏金部分還出現在口沿至內部,以及圈足底部一圈。通體以淺藍色琺琅釉作為底色,口沿處飾一週綠底藍邊的如意雲紋,腹部主體紋飾則為色彩繽紛的纏枝蓮紋,以及藍心紅瓣的纏枝花卉紋,蓮瓣排列齊致細密,靜穆端莊,枝葉翻折捲曲,相互穿插交錯,呈現完美組合。圈足則繪有一週黃色葉脈、綠色琺琅釉的蕉葉形紋飾帶,並在蕉葉之間掐絲出圓形裝飾帶。整體器形扁體紮實,掐絲粗細均勻流暢,鎏金遍佈,金碧輝煌的視覺效果尤為突出。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螭龍耳寶櫃形爐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螭龍耳寶櫃形爐

這件清乾隆時期的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螭龍耳寶櫃形爐,造型典雅大方,古色古韻,富麗堂皇。爐身小巧,子母口,有蓋,圓形寶珠鈕,簡潔大方。方唇、直口,斜肩,腹部斜收,矮方座形底。肩部巧飾一對鎏金螭龍形耳,姿態生動。爐釉色純正,流露出整潔、素雅的藝術氣息。紋飾僅僅表現纏枝蓮紋飾,突出名貴之氣。此爐工藝精巧,掐絲流暢,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品。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蕉葉弦紋大觚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蕉葉弦紋大觚

此觚造型是仿商代晚期青銅飲酒器方觚的形制,胎體紮實,端莊古樸,是乾隆時期具有仿古風格的典型器。觚身形高聳,喇叭式侈口,長頸,橢圓鼓腹,高圈足,足呈圓形外撇,露銅胎處有素面鎏金,分別為口沿、底足及上中下三段銜接處,腹部上下飾有雙週的藍底掐絲回紋,器表通體以施淺藍色與白色琺琅釉作為底色,口沿內掐絲纏枝蓮花紋與一週的如意雲紋飾帶,頸飾蕉葉紋,蕉葉紋之間則繪有纏枝蓮花紋點綴,腹部繪獸面紋,足部則飾俯首形獸面紋,通體裝飾著許多藍、紅、綠琺琅釉變形獸體紋。整體器型秀美高聳、紋飾古樸端莊,掐絲粗碩流暢,規整細緻,填彩平整,色澤華麗,紋飾繁複規整,講究協調對稱之美。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蝠報平安」花草紋童子香插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御製銅胎掐絲琺琅「蝠報平安」花草紋童子香插

此香插以銅鑄胎而成,胎體厚重,鎏金飽滿,造型生動別緻,姿態傳神。器身以掐絲琺琅技法加以紋樣裝飾,童子嘴角上揚面帶微笑,可謂眉開眼笑,喜笑顏開;服飾為吊帶肚兜式,上半身與下半身由回紋裝飾的鎏金衣帶區隔,上身以六邊形幾何錦紋飾組合而成,內繪有藍色掐絲花卉,下半身則是各式各樣花卉豔麗綻放,通體呈現淺藍琺琅彩作為打底色,體現花紅綠枝間晴藍。童子左腳屈膝、右腳跪膝,作為整座香插的兩大支撐點,手托住的香插瓶,口沿下與腹部通體裝飾著掐絲雲紋,頸下部有蕉葉紋飾帶,肩部裝飾如意雲一週,腹部的主體紋飾為紅彩琺琅的蝙蝠紋樣,因此有「蝠報平安」之意。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卷軸書冊式蓋盒

璀璨奪目——清代乾隆朝御製琺琅器鑑賞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卷軸書冊式蓋盒

這件清乾隆時期的銅胎掐絲琺琅卷軸書冊式蓋盒,器型莊重典雅,匠心獨運,顏色明麗,工藝技法純熟高明。器體以滾動條和書冊盒為形,端正厚重,柔美雅緻,滾動條蓋盒可旋轉對開,書冊式蓋盒則近似填滿了書本,造型生動,文氣十足,極為雅緻。以淡藍色琺琅釉為地,間飾雲蝠紋、錦地紋,紋樣中填紅、黃、紫、粉等琺琅釉料,搭配精美,寓意美好,繁花似錦,且佈局具有較好的整體感和層次感。器身局部邊緣呈銅鎏金色,光亮耀眼,精緻美觀。該器釉色純正淡雅,色調搭配柔和,掐絲技法嫻熟,線條簡練流暢,圖案佈局疏密有致,為掐絲琺琅精美之作,保存完好。此盒設計製作極為精巧,為三聯書卷式造型,可謂匠心別運。類似此種書卷式盒的書畫包裝,在清代宮廷特別是乾隆時期非常典型樣式,並有多種材質形式,而設計多為開合式,如此件抽拉式則十分少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