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粉青釉茶壺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粉青釉茶壺 款識

粉青釉茶壺,清雍正,高11.6cm,口徑7.5cm,足徑14.5cm。

壺斂口,扁圓體,短直流,方曲柄,假圈足,平底。蓋與壺以子母口套合,蓋面微隆起,上附橋形系。通體施粉青釉,光素無紋。壺流及壺口沿因釉層較薄微露白胎。外底青花署“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此壺造型簡練,線條硬朗但不失流暢,色澤清淡素雅,釉質較溫潤,是一件賞用俱佳之作。清雍正時期青釉瓷器的生產無論是配方還是對燒製技術的掌握均達到了歷史顛峰,故此壺釉色呈現出完美的效果。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粉彩雉雞牡丹紋盤

粉彩雉雞牡丹紋盤,清雍正,高5cm,口徑35.5cm,足徑21.5cm。

盤撇口,折沿,淺腹,圈足。無款識。通體施白釉。盤內粉彩裝飾,折沿處繪錦地開光,開光內繪雜寶紋,內底繪雉雞牡丹紋,襯以洞石、玉蘭、菊花紋。外壁光素。

此盤的裝飾風格接近清康熙時期的粉彩瓷器,尤其是口沿處的一週錦地開光和圖案充滿盤心的裝飾方法在康熙時期的粉彩器物中很常見,由此推斷這件器物應是雍正早期的作品。在裝飾上運用雉雞、牡丹、洞石等,寓意“吉祥富貴”和“長壽富貴”,這種借物寓意的裝飾手法在清代瓷器上很流行。

此盤構圖嚴謹,運筆流暢,雉雞的形象栩栩如生,盛開的牡丹花和用藍料彩描繪的太湖石使畫面平添了幾分生機。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仿官釉琮式壁瓶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仿官釉琮式壁瓶 底部

仿官釉琮式壁瓶,清雍正,高24cm,口徑6-4.2cm,足徑8.7-5cm。

壁瓶半圓口,長方體,半圓形足,足邊沿為鐵褐色。通體施灰青釉,釉面光亮並有大開片,瓶壁凸起四組八卦紋。外底書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款。

官釉琮式瓶出現於宋代,此器的造型、釉色都極似宋代的作品,是仿古之作。清雍正時期對宋代五大名窯的仿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摹古水平極高。

此時所仿製的宋代官窯釉釉質瑩潤凝厚,有粉青、天青、灰白、灰青等色釉,釉面或有冰裂紋或無片紋,其紋呈白色或鐵色。胎色黑,頗能體現宋代官窯 “紫口鐵足”的特色,在清代文獻中被稱為“鐵骨大觀”。

雍正仿宋官釉釉面沒有真品肥厚勻淨,也無宋官窯那種器口釉薄及其下漸囤厚釉一圈的特點。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青釉荸薺式三系瓶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青釉荸薺式三系瓶 款識

青釉荸薺式三系瓶,清雍正,高14.6cm,口徑7cm,足徑11.1cm。

瓶撇口,短頸,斜肩,肩部有三系,腹大而扁,圈足。通體及足內均施青釉。腹部凸起兩道弦紋,近底處有凸蓮花瓣紋一週。足內書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青釉是中國最古老的顏色釉,至清雍正時,景德鎮青釉瓷器的生產達到了燒瓷史上的最高峰。此時的青釉包括豆青、冬青、粉青、梅子青、蟹殼青諸種。雍正時期的青釉釉面光潤、堅緻、細密,此特點一直保持到乾隆、嘉慶時期。

荸薺式瓶是清代流行的一種瓷器瓶式,首創於康熙時期。其直頸較粗,有撇口與直口之分,器腹均為扁圓形,狀如荸薺,故此得名,又稱直頸瓶。品種有青花、黃釉青花、豆青釉、郎窯紅等。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鬥彩如意耳蒜頭瓶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鬥彩如意耳蒜頭瓶 底部

鬥彩如意耳蒜頭瓶,清雍正,高26cm,口徑5.2cm,足徑11.8cm。

瓶口呈蒜頭形,束頸,溜肩,圓腹,圈足,口、肩之間對稱置如意耳。瓶外通體鬥彩裝飾。口沿處繪回紋作邊飾,蒜頭口上繪折枝花卉紋。頸上起稜,共有三層紋飾,依次為卷草、朵花及蕉葉紋。肩、脛上分別繪如意雲紋和變形蓮瓣紋。腹部繪六組折枝花卉紋,間以勾蓮紋。外底青花雙圈內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

此瓶以釉下青花雙勾圖案輪廓,釉上填繪胭脂紅、銻黃、水綠、藍、紫等各色粉彩料。以粉彩代替傳統五彩而形成的鬥彩是雍正時期的創舉。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胭脂紅地開光琺琅彩花鳥紋碗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胭脂紅地開光琺琅彩花鳥紋碗 之二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胭脂紅地開光琺琅彩花鳥紋碗 之三

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

胭脂紅地開光琺琅彩花鳥紋碗 底部

胭脂紅地開光琺琅彩花鳥紋碗,清雍正,高4.5cm,口徑9.2cm,足徑3.6cm。

碗撇口,深腹,圈足。碗內施白釉,內壁模印鷺鷥蓮花圖,內底心模印“永樂年制”陰文四字篆書款。外壁以胭脂紅為地,上飾三個團扇形開光,開光內分別繪“壽山福海”、“福壽萬代”、“竹梅雙雀”圖。開光之間以綠、紫、黃等彩描繪皮球花紋。外底繪一碩桃,桃實內以胭脂紅彩楷書“雍正年制”雙行四字款。

這種集模印、彩繪於一體的裝飾方法在雍正琺琅彩瓷器中極為罕見。此外,這種將年款署於一枚桃實中的作法也是非常獨特的。

雍正時琺琅彩瓷器所用白瓷胎絕大多數是由景德鎮御窯廠提供的,個別的也使用宮廷遺留的明代永樂、宣德時景德鎮官窯暗花白瓷胎,這件琺琅彩花鳥紋碗即為其中的一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