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孩子偷钱只因这三点

各位家长有没有经历过孩子偷钱的烦恼,现实生活中孩子偷拿钱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有的孩子只拿家里的钱,有的孩子偷外面的钱,还有的家里外面都偷。青少年协会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们通过对2万多名学生的分析,得知50%左右的孩子,在过去一年之中曾经有偷窃的行为,特别是在商场之中面对一些零食或者小玩具,他们的偷盗行为更为明显。其实孩子偷拿钱无非三点:

一是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三是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

家长注意!孩子偷钱只因这三点

一、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偷。这部分孩子年纪一般偏小大多在3-5岁之间,他们还处在婴幼儿时期,价值观念模糊不清、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且并没有对偷这种行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也不会觉得自己拿别人的东西有什么问题,所以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拿走。

(2)受家长影响。有些家长喜欢占小便宜,有顺手牵羊的习惯;还有些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收受红包被孩子看在眼里进行效仿。更有甚者怂恿孩子偷拿。当孩子偷拿别人钱财时,家长持默认或赞许的态度,直接或间接怂恿孩子偷拿。

(3)受好奇心驱使。看到过“偷窃”行为,觉得好奇,试图尝试。这部分孩子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善恶分辨能力相对较弱。

家长注意!孩子偷钱只因这三点

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1)渴望引起家长重视。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挣钱,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只有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家长才会把目光聚焦到孩子身上。这种家庭生活中的孩子为了引起家长注意,就会通过偷钱的方式吸引家长目光,希望得到大人的关心和爱护。还有一部分孩子会通过偷钱向家长证明自己也能挣到钱,比起金钱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爱。

(2)产生叛逆心理,和家长对着干。这部分孩子明知偷窃是不良行为,但对家长存在不满情绪或和父母在别的问题上有矛盾,产生报复心理,故意跟家长“对着干”。

(3)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孩子遇到困难不敢与家长明说,只能自己想方设法解决。比如遇到大孩子威胁收钱、同学之间欺凌、弄坏了别人东西要赔偿等等。这部分孩子家长过于强势,不能与孩子平等相处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一味对孩子施加威严,导致孩子对家长过度害怕。


家长注意!孩子偷钱只因这三点

三、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

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主要表现在求而不得。当孩子想要某些东西时,家长不给孩子购买,这种强烈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这种原因又分为三种情况:

(1)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较少或孩子没有自由支配的零花钱,遇到喜欢的东西没有金钱购买。

(2)家长给孩子零花钱,但是对其零花钱的使用限制过多,孩子没有自由支配的空间或自由支配的部分过少。

(3)孩子很多需求家长能够满足,但是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对所有他觉得新奇的玩具、零食、服装等等都想得到,欲壑难填,家长不予满足。

家长注意!孩子偷钱只因这三点

当家长发现孩子偷钱后,教育手段往往无法阻止孩子后续偷拿钱的行为,即便是打骂惩戒也不好使了,有些孩子这种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失,但如果孩子10岁之后仍未有改善的迹象就要进行干预了。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一、家长保持理性,合理处置问题。采取平静,沉稳的方式进行教育。不要把孩子当成贼,更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要动手打孩子,其实孩子犯下的错基本都是家长酿成的;更不能视而不见,这样下去就是纵容孩子犯错。要和孩子谈心,详细了解孩子偷东西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二、给孩子灌输观念,归还所拿财物。首先告诉孩子他错在哪?给孩子讲偷窃行为的严重性,让其树立财物所有权观念,教会其克制自己的欲念,约束自己的行为。然后带孩子归还偷拿物品,并让他进行道歉,以触动他的内心(道歉这种处理方式不太适合自尊心太强或内向的孩子)。并严厉告诉他下次再犯会有什么后果。或者直接进行一些惩戒,比如取消他喜欢做的某件事,或者让他做某件不愿意干的事。

家长注意!孩子偷钱只因这三点

三、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孩子的是非价值观就是家长的映射。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和道德行为,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害了孩子。同时家长应该对金钱合理搁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钱财,尤其是几块、十几的零钱,家长可能觉得没什么,但这对于孩子就是一种“诱导犯罪”。

四、营造良好氛围,关心关爱孩子。日常生活中,即使自己再忙也不要忽略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爱和重视;与孩子平等相处,不要总是让孩子迫于自己的压力做事;平时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像朋友间聊天一样,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需求;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威严,对错误进行指正。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不会缺乏认同感,自然就不会发生偷钱的行为。


家长注意!孩子偷钱只因这三点

五、适度给孩子零花钱,实现孩子“金钱自由”。与孩子约定好多长时间给他多少零花钱,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从小锻炼他对金钱支配的能力。告诉孩子,想买什么一定要跟家长说,对于需要购买但价格较高的物品,应该与孩子商量决议,切忌独断专横。

六、鼓励孩子存钱,对孩子进行“财商”培养。给孩子买存钱罐,鼓励孩子学会存钱,培养孩子储蓄意识,也可以给孩子办张卡或者开一个活期账户,把孩子的压岁钱和部分零花钱储存起来,每次存钱要让孩子自己参与,等到需要时再取出,这样能较好的培养孩子积累资金的能力。

家长注意!孩子偷钱只因这三点

七、采取劳务报酬,培养孩子“赚钱意识”。

让孩子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例如打扫房间、洗衣服等家务,既可以锻炼孩子动手能力也可以帮助家长减轻负担,还能让孩子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但是家长需要掌握好度,孩子能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工作一定是他在干完自己应该做的事之外的劳动所得,不是孩子只要动手了就给钱,这样反倒不利于孩子金钱观的培养。


家长注意!孩子偷钱只因这三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