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天子唐僖宗為什麼那麼聽命於太監?

宦官原本是宮中地位低下的奴僕,但是在唐朝中後期,宦官開始得勢,甚至連天子的廢立也常常由他們來決定。可以說,唐朝後期八十餘年的國君都是被宦官所掌握。

懿宗共有八個兒子,唐僖宗是懿宗的第五個兒子,受封為晉王,十二歲時即位。據記載,當時懿宗病危,下詔

堂堂天子唐僖宗為什麼那麼聽命於太監?

立其為太子,還稱讚他溫順謙和,寬厚孝敬,有天子的風範,彷彿他繼承天子之位是由於人才出眾而被父王賞識。其實,僖宗是在懿宗駕崩之後,由宦官神策軍左軍中尉劉行深、右軍中尉韓文約所立,信宗即位當天就封兩人為國公,負責處理一切軍國政務。

少年繼位的僖宗多少有點貪玩,不安心呆在皇宮之中,常常到兄弟們的王府裡玩耍、鬥鵝,使得鵝價上漲到五十萬錢一隻。僖宗還與宮中的小太監們打得火熱,使得他們恃寵而驕、橫行霸道。對於跟他一起玩的夥伴,高興起來就大肆賞賜,幾乎每天都要支出上萬兩。


堂堂天子唐僖宗為什麼那麼聽命於太監?

同僖宗最親近的宦官是田令孜。田令孜是四川人,本姓陳,唐懿宗時跟隨義父田某進入內侍省當了宦官。由於他讀書識字、且有謀略,還在僖宗當晉王時就負責侍候僖宗,兩人關係十分親密,經常同床共眠。僖宗即位後,稱呼田令孜為父親,並任用他為左神策軍中尉,把政事都委託給他處理。田令孜知道僖宗十分昏庸,因此對其玩樂不但不加勸阻,反而大肆助長。例如僖宗賞賜無度、國用匱乏時,田令孜讓僖宗身邊的小太監們勸僖宗沒收長安的中亞商人和國內商人的寶貨,如有反抗者,送到京兆府打死。得來的錢財,又用於僖宗的玩耍享樂。

田令孜摸清了僖宗的性格,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國家大事全由田令孜代辦,因此他賣官鬻爵、胡作非為,根本不同僖宗交代,直接打著僖宗的名義,下發詔旨。當時朝中幾乎沒有人敢提出反對,連當朝宰相也對田令孜阿諛奉承,什麼事情都順著田令孜的主意行事。唐末王仙芝、黃巢起義爆發後,田令孜和官員們竟然瞞著僖宗,使他依然沉迷於享樂。左拾遺侯昌蒙嫉恨這樣的朝政,於是上書痛斥宦官專權,結果被賜死在內侍省。


堂堂天子唐僖宗為什麼那麼聽命於太監?

後來,黃巢率領大齊軍進入長安,唐僖宗倉惶出逃,有幾十個天真的軍士不讓僖宗離去,說黃巢是幫助皇帝清除田令孜這些奸臣的,結果田令孜立即將這夥人全都殺死,帶著僖宗逃往四川。當年玄宗在安史之亂時避難於蜀中,沒想到僖宗步此後塵,也來到四川避難。除了四川地理條件優越,還因為田令孜本是四川人,他的兄弟陳敬瑄擔任四川節度使。這樣僖宗來到了四川,就便於他們兄弟二人的控制。

僖宗逃到四川,田令孜由於保駕有功,晉升為左金吾衛上將軍、晉國公。田令孜下令犒賞從駕諸軍,卻不給當地的“黃鬥軍”(因戴黃帽而得名)任何好處,導致黃鬥軍叛亂。田令孜下令將其首領毒殺,以為這樣就可以平定了事,結果激起黃鬥軍更加強烈的不滿和反叛。這時,田令孜下令關閉宮門,禁止百官出入。後來,黃鬥軍失敗,左拾遺孟昭圖上書說,從長安出發時,不帶百官,只帶宦官,這是不合祖制的,皇帝是九州天子,不只是宦官天子,希望皇帝罷黜宦官,重用百官。結果,田令孜根本不把奏疏交給僖宗,而是假傳聖國,貶斥孟昭圖為嘉州司戶參軍,又派人在路上把他害死。


堂堂天子唐僖宗為什麼那麼聽命於太監?

由於成都駐蹕之處比長安狹小很多,僖宗十分不高興,每日都與嬪侍喝酒賭錢來麻醉自己,有時回想起在長安的生活,不禁淚流滿面。每到這時,田令孜就說些寬慰的話,讚美皇帝的聖明,一定可以很快將黃巢小賊消滅掉。僖宗也真是昏庸,聽到讚美的話,居然信以為真,又接著玩耍起來。

後來,黃巢起義被鎮壓,唐僖宗又回到長安,田令孜以為全靠他運籌帷幄才取得勝利,於是更加恣意放肆,根本不聽從僖宗的命令。說起這種情形,僖宗自己也流淚不止。但是,此時田令孜已經擔任左右神策十軍使,指揮的軍隊有新軍54部,每部1000人,左右神策軍各27都,總數在10萬人以上。


堂堂天子唐僖宗為什麼那麼聽命於太監?

由於長安官員眾多、兵士繁雜,財用經常不足,田令孜為了增加財源,準備在安邑、解縣的鹽稅上打主意。原來這兩處歸鹽鐵使管轄,黃巢起義時唐朝把它交給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帶管,由王重榮向中央交一部分食鹽。田令孜派義子匡佑來到河中,由於他態度傲慢,引起河中軍士的清冽不滿。匡佑回到長安,勸說田令孜削除王重榮的鹽鐵利權,於是田令孜將河中鹽利收歸中央,以便用鹽稅補養他的軍隊和打擊王重榮。王重榮滿腹憤怒,他既不願意放棄利益,也為了向田令孜表示抗議,於是聯合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沙陀部,起兵反叛。田令孜親自率領左右神策軍反擊,結果潰敗長安,只好帶著唐僖宗再度出逃,到了鳳翔,又要逃往興元,僖宗不願再走,田令孜派兵挾持強迫僖宗前行。

後來僖宗回到長安,內外文武官員紛紛上奏請求賜死田令孜,但僖宗不忍心,只是任命他為劍南監軍使,仍然留在身邊。後來田令孜內外交困,不得人心,只好稱病回鄉,後被下令流放到儋州(今廣東儋縣),但他卻依靠兄弟陳敬瑄並不前往流放地。由於僖宗的昏庸,導致田令孜這樣的宦官無比猖狂,這也預示著唐朝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