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開學我們應該準備什麼?

無聊的又又


我個人認為,為了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學習環境,也是遵照上級及學校安排,開學了應該準備瞭如下防疫物品:

1.紋帳一張。(務必帶紋帳,防護作用)

2.兩週防護口罩十四個。

3.洗手液一瓶。

4.體溫計一支。 5.免洗消毒液一瓶。 6.消毒液一瓶。 還有,為了學生物品交叉感染,孩子用的毛巾、水桶、衣服及床上用品等生活用品都在家消好毒再帶去學校。

這是為認為開學需要準備的東西。大家看看還有什麼要補充嗎?


英語詞句堂


桃紅柳綠暖春來,

郡外校園期待你的歡聲笑語!

根據省教育廳通知,

初三擬定4月7號開學,

初二、初一擬定順延一週開學。

那麼,開學在即,我們要準備些什麼呢?




防疫篇

師生分類篩查

1、為保障每個師生員工的安全,學校將以開學當日往前推14天為時間界限,對學校所有師生員工進行分類篩查,按照高、中、低風險三類人員進行返校材料審驗。

第一類:高風險人員。包括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來自高風險國家和地區人員、健康碼為紅色的人員。

①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應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至符合出院標準並繼續按有關防控方案要求隔離並完成28天覆診(出院後第二週、第四周兩次),複診無異常後方可返校。

②疑似病例應當在醫療機構隔離治療,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按確診病例處理,排除新冠肺炎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③密切接觸者應當完成末次接觸起14天的醫學隔離觀察,並由市疾控中心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為陰性的方能返校。

④來自高風險地區或者健康碼為紅碼的人員,要求完成14天集中醫學隔離觀察,並由市疾控中心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為陰性的方能返校。

學校需查驗出院證明、核酸檢測結果、解除隔離證明、複診無異常證明、健康碼、健康卡及家長(或本人)簽名承諾(承諾內容為:“本健康卡所填內容完全真實,如有弄虛作假,一切責任自負”下同)。

第二類:中風險人員。來自中風險地區、健康碼為黃碼的人員,應集中隔離14天,隔離場所由學校所在區域的各區縣(市)防控指揮部負責安排,並採樣送市疾控中心進行核酸檢測。隔離期滿,且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方可返校。

學校需查驗解除隔離證明、核酸檢測結果、電子健康碼、健康卡及家長(或本人)簽名承諾(內容同上)。

第三類:低風險人員。

①省內低風險地區且健康碼為綠碼、體溫正常、無新冠肺炎可疑症狀的。

學校需查驗電子健康碼、健康卡及家長(或本人)簽名承諾(內容同上)。

②第一批、第二批開學的省外返長師生人員,按照省教育廳要求要嚴格落實開學前居家觀察14天,其中武漢市返校師生員工還需開展核酸檢測(如已在武漢檢測的,需提供檢測證明)。

學校需查驗隔離證明(社區未開具隔離證明的,由家長或本人提交隔離承諾)、核酸檢測結果、電子健康碼、健康卡及家長(或本人)簽名承諾(內容同上)。

2、境外返長人員。

按照市防控指揮部《長沙市入境抵長人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暫行方案》(長病防指〔2020〕87 號)要求,實行集中隔離 14 天並進行核酸檢測。經 2 次核酸檢測呈陰性及 1 次血清抗體檢測呈陰性的,可以在集中隔離 7 天后,再轉為居家隔離 7 天。居家隔離按照(長病防指〔2020〕79 號)規定的“一戶一人或一家”標準執行。

學校需查驗電子健康碼、健康卡及家長(或本人)簽名承諾(內容同上)、隔離證明、核酸檢測結果。

外籍師生、港澳同胞或因特殊情況無電子健康碼的,需提供紙質健康卡及家長(或本人)簽名承諾(內容同上)。



防疫物資

雖然全國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但國外疫情洶湧,國內也在嚴防輸入性病例。學校雖會在開學後嚴格防控,落實人員摸排、健康登記、體溫監測、環境消殺等相關工作,但保險起見,學生在校期間仍需佩戴好口罩。建議家長為孩子備足口罩、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物質用於上學、放學過程。上學、放學途中儘量選擇私家車或走路出行。乘坐公共汽交通上學的學生,帶好口罩。至於酒精、消毒液等,則不必要。


生活物品

(1)建議配備一個有蓋子的水杯,讓孩子每天多喝水,補充身體水分,避免上火,口乾舌燥。如有條件,每天可以多帶飲用水。

(2)學校會安排學生錯時就餐和在用餐過程中保持間距。疫情期間,所有學生須服從安排。

(3)如果是寄宿生,建議多準備一些衣服、被褥、口罩、洗手液。這個季節的氣溫反覆無常,因此建議把春季、夏季衣服和被褥都帶上。

(4)建議隨身配備一些紙巾,或者手絹。春季本來就是諾如、流感等流行疾病高發季節。流感等病毒會飛沫通過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時可以用來掩蓋口鼻。這是一種禮儀,也是相互尊重、相互保護。

(5)有條件的,建議為孩子配備一些消毒紙巾。學校雖然會配備洗手液等,但孩子總有忘記的時候,帶了消毒紙巾(溼紙巾)的話,可以在飯前、便後使用。

(6)還建議給孩子配一個裝口罩的專用收納袋。學校雖不是高危地區,但佩戴口罩也要科學。口罩不是用一次就必須扔,不使用的時候要科學收納。


安全的環境

為了你的孩子,也是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健康,請每一位家長在最近這段時間裡,繼續加油,繼續堅持,保持“單位-家兩點一線”的簡單、純粹的生活方式。你們風險降低了,孩子們的風險就降低了!為了減少風險,請堅決做到三不:

沒必要的地方,不要去!

沒有必要的人,不要見!

沒必要的聚會,不參加!



學習準備篇

1.寒假作業

放假前的寒假作業要開始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好,檢查自己是否完成,完成情況是否合格。家長可以進行必要的監督和督促,確保孩子在正式開學前完成好老師佈置的寒假作業。針對延學期間老師佈置的作業,同學們應該做到有梳理有回顧,做好入學檢測的準備。

2.社會實踐服務手冊

每個學期結束後班主任都會下發社會實踐服務手冊並於收假後進行回收。檢查自己的社會實踐服務手冊是否完好,裡面的填寫的社會實踐內容是否內容充實,有沒有在相應地方蓋好章印。社會實踐手冊將會伴隨大家三年,並在初三畢業時作為素質評價等級的依據,同學們要認真對待。(寒假中未完成的因疫情原因不做要求。)

3.整理學習用品

居家學習這段時間,有的同學養成懶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開學前要把手中電子產品等來個“刀槍入庫”,不要沉迷電子遊戲等。除此之外,要準備好開學學習用品,如名著閱讀書籍、作業本、筆記本、黑色水性筆、紅筆等學習用品。

4.調整作息時間

這個超長寒假相信已經打亂了許多同學的生物鐘,那麼在臨近開學的這段時間,需要逐步恢復到上學的作息,以便開學之後能更好適應。最好在開學前一週左右逐步改掉睡懶覺的壞習慣,樹立時間觀念,訓練早睡早起,在家作息時間儘量向學校作息時間靠攏,這樣才能在開學後儘快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縮短不適應期。

5.調整焦躁心態

具體開學時間已經基本確定,但一些同學經過一個超長假期的懈怠,可能對開學有著焦慮情緒。這個時候,請大家放平心態,每日按照要求照常在網上上課,保證學業不落下,做好返校學習、測驗的準備。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查漏補缺,整理自己的知識網。

6.調整飲食結構

居家閉關的這段時間,每天被美食包圍,平時運動量並不能消耗掉多餘的熱量,所以會有一部分同學出現發福的情況。在即將走向正常的這段時間,需要父母和同學們一起努力,調整飲食結構,平衡每日的營養攝入,避免出現營養不均衡,消化不良,或者過度發胖等情況。保證良好的身體狀態,能夠更快跟上學習的步伐。

7.端正學習態度

很多學生在學校裡受到約束,進入寒假,放鬆自己。快開學了,要端正學習態度,從一些容易讓自己靜下來心的事情做起,逐漸收收心,比如聽聽音樂、看看書、練練字等。

8.制訂學習計劃

快開學了,自己要端正學習態度,走出網海,找回自己才對。自己要樹立學習目標和自信心,根據自己的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學期計劃,定出各科的標準,計劃要針對實際,切實可行,不可高不可攀,束之高閣。




家長篇

1.客觀理性對待疫情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有足夠的心理能量重新迴歸正常學校生活,家長們自己要客觀理性對待疫情,要引導孩子從權威渠道瞭解病毒研究的最新進展,讓孩子對病毒和疫情有清晰科學的認識。教會孩子正確做好各種防護,如科學戴口罩等;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帶孩子逐步進入小區廣場、菜場、超市等場所,消除孩子緊張、焦慮的心理。


2.瞭解學校要求

返校復課在即,無論是防疫方面,還是學習方面,家長都應該密切關注,主動與學校保持密切合作。一要多關注學校公眾號信息和班級群信息,瞭解學校嚴格防控的措施,做好學生的配合教育工作。二要主動和學校教師保持有效聯繫,充分了解學校的教育要求,發揮學校集體教育和家庭個體學習的各自優勢,以保證孩子學習好習慣的持續養成。


3.幫助孩子做好開學準備

除開督促各項開學資料的準備,家長更重要的是要在生理上幫助孩子調整生物鐘並加強運動。家長要主動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以及午間休息,調整孩子在家的生活節奏。同時有意識地加強孩子在家運動的時間和強度,喚醒孩子的身體機能,在返校前讓孩子的生物鐘跟上學校的節奏。


4.保持理解但督促的心態

網課期間,很多家長在督促孩子網課時倍感苦惱。其實離開班集體課堂現場,受時空、網絡、近視防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網課期間產生鬆弛感覺是自然的,尤其那些容易著迷電子產品的學生,包括一些平時在校學習認真但缺乏自主能力的學生,容易出現學習困難。家長對此情況要抱以理解但督促的心態,而不是一味簡單限制、責怪、否定孩子,否則容易激起學生反感心態。最重要的是在復學之際,做好網課期間學習總結、孩子心理疏導和溝通工作,在孩子復學後,積極配合教師,幫助孩子查漏補缺,不掉隊,讓孩子們儘快步入學校學習的正軌。


以上,是我們列出的開學必備清單。最後,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春暖花開,郡外等你歸來。




學霸秘籍小馬老師


盼望著,盼望著,開學的腳步近了,一切都會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在校時間久了盼著放假,在家呆的久了盼著開學。開學的通知一下,群情激昂,這是史上學生盼望開學最熱切的一年。一個學生說:“可熬到頭了。”開學,老師盼、家長盼、學生盼,可是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沒有徹底結束,我們要繼續警惕疫情反彈,繼續加強聯防聯控,確保身體健康。這樣,我們才能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秩序。

1.學校要完善防控制度、預案。

2.學校要做好師、生防控培訓。人人掌握防控知識,提高防控能力。

3.學校要儲備足夠數量的防控物資,如:口罩、消毒液、消毒器械、體溫檢測設備、隔離服、護目鏡等。

4.學校要設置臨時處置室、物資儲備室、臨時教室等。教室內學生桌椅要拉到最大距離。

5.學校要徹底清掃校園環境,進行校園消殺。

6.開學後,學校要實行封閉管理,嚴格遵守外來人員登記制度。嚴格執行勤午檢制度、防控督查制度。

7.建立學校、級部、班級、學生聯絡機制和家校聯絡機制,確保信息暢通。

8.實行錯時入校、離校。學生在校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學校嚴格篩查學生健康情況,絕不允許帶“病”復學。

9.養成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的好習慣,樹立早發現、早彙報、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患意識。

10.家長要密切配合學校的工作,認真遵守學校規定,千萬不要給學校添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