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應該怎麼買?

韓凡保險諮詢師


您好,我是木雅!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保險怎麼買,要看您是準備給誰買,如果是全家人,那麼有以下幾個原則:

1.先大人後小孩。

2.先經濟支柱再其他家庭成員。

3.先保障後理財。

4.越早買,趁健康時買

在配置的過程中有兩個要滿足

1.保障要齊全,健康險,醫療險,意外險,津貼,豁免,壽險,教育,養老一步步的要配齊。

2.要足額,保障要高,真正起到抵禦風險的作用。

另外,給年齡較大的人買個時候可根據實際情況來配置,儘量多瞭解。





成為自己的光


怎樣買,這個標題太大,大到難以動筆。。。先掰掰手指頭數一數不合理的做法。被推銷肯定是不合理的。前幾年的萬能險很有代表性,小孩子建議買萬能、年輕人適合買萬能,老年人更應該買萬能,有病治病無病養老是最常見的話術。於是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人手一份萬能險,某公司還宣揚每幾秒鐘就售出一份萬能險。。。

人云亦云盲目跟風也是不合理的。最常見的是職場、圈子裡的跟風、攀比。他買這個好像不錯,我也買。她打飛的出境買,我也去。人與人的情況不一,需求點自然截然不同。就像他穿西服比較帥,我穿唐裝更儒雅。她皮膚白穿啥都好看,我膚色黃就不適宜灰綠色。

比較產品屬於常見現象,可很不合理。貨比三家幾乎是每位買家的本能,也是消費者的權利,但你要看在什麼時候來比較產品。經常聽到抱怨,說收到一大堆計劃方案,看得頭暈無從選擇。別說從未接觸過保險的普通消費者了,就連保險從業者也無法短時間內在海選方案中找到好產品。而且這裡的好,只是片面的好,保額高保費少、保障全期限長、年齡小回報多。。。有沒有想過如果不適合自己的產品,再怎麼好起不到效果有個P用!

最後說一個看似合理,但並不是太合理的一個理念,眼光太過長遠。很多消費者與銷售員都會有意無意陷入一個誤區,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未來幾十年後。保險產品是階段性的,如同電子產品,更新替換的速度近幾年越來越快。6年前,我主賣一款生命人壽的福滿堂定期重疾險,40種重疾8種輕症,秒殺市場上任何重疾險。當時排名前10的各家公司重疾險,基本都是純粹的重疾,只有一兩家合資公司有附帶原位癌。3年前,40歲以下的年齡段群體,誰買終身重疾誰SB,繳費期滿後幾乎與保額持平,等於自己在保自己【當時HK保險說內地保費高就是這個原因,一直延續至今,都不帶更新的】。看看如今的保險市場,重疾險如雨後春筍般上市,產品特性、保費,與前幾年的代差非常明顯。那麼幾年、十幾年之後呢,現在買的保險還能跟上需求變化、市場發展的步伐?

買方與賣方之間對合理買保險的認知,總是存在著一定差異。
100個人賣保險,就有100種方式。
個人堅持這種模式:
1、問卷調查(基本情況,包括家庭結構、工作性質、收入支出、身體狀況等等信息);
2、風險評估(找到家庭/個人應對各類風險的缺口);
3、需求分析(需要什麼保險、需要多少保額、需要保多長時間、需要付多少錢);
4、方案設計(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的交流溝通,有針對性篩選、配置合適的保險產品);
5、溝通調整與解讀條款(這點很重要,保險以條款為準,購買之前務必讀懂);
6、簽署意向(填投保單、健康告知,簽名);
7、遞送保單簽收回執(收到保單後的10天內是猶豫期,如不滿意,可全額退保);
8、後續服務(保全-地址聯繫方式或繳費銀行變更、幾年後保單檢視、理賠等等)。

希望能幫到你。。


蛇眼財經


保險應該怎麼買?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需求情況,你買保險想解決什麼問題?從需求出發。關注我瞭解更多保險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