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把斷網後,15歲少女毆打母親,跳樓喊:害我退出遊戲對不起隊友,如何評價此事?

小皮雜談社


2020年4月12日晚,家住杭州市餘杭區的15歲初三女孩兒萍萍(化名),正在玩網絡遊戲,因媽媽突然關掉了家裡的路由器,影響了她正與同學玩的聯網遊戲,便一時情緒失控動手毆打了母親,還坐在家的窗臺上,雙腿垂在外面,揚言要跳樓。

萍萍爸爸情急之下趕忙報警,警察來後,反覆耐心勸導的同時,一名警察將救援繩系在身上,從客廳窗戶爬出,跳上空調外機,慢慢靠近萍萍。後趁萍萍低頭打字瞬間,一把將萍萍推回房間,並將她控制後打開房門。就這樣,萍萍的危險解除了。

對於已經上初三的女孩子,雖然面臨著中考,卻迷戀上網遊,並且在父母阻止玩遊戲時,卻做出偏激的舉動,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可能並不常見,但是對我這位長期從事家庭教育諮詢指導工作的人來說,卻是經常見。對於類似的案例,我是這樣看的。

1、父母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從一開始就沒有合理管控,更不給孩子立規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手機的心理依賴遠遠勝過對父母的依賴,對網絡遊戲的迷戀日漸超過他們對學業的關注。當孩子已經遊戲成癮後,家長方才用強硬手段試圖阻止孩子繼續玩遊戲,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講,非但不起任何作用,還有可能引發像萍萍這樣的危險性舉動。

2、像萍萍這樣的青春期孩子一但網遊成癮,他對遊戲玩伴的忠誠遠遠超過了父母。不少問題青少年因為不願意接受父母的管教,尤其是一些不懂家庭教育的父母,常常容易和孩子發生激烈的矛盾衝突。要知道青春期孩子的偏執心理和偏激情緒一但被激發出來,那可是什麼都不管不顧。有時會拿死來威脅父母,膽小的父母會立刻認慫,孩子得逞之後,會在玩遊戲上面更加有恃無恐,最後導致管教失控。這些孩子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遊戲玩伴的忠誠遠遠超過了對父母。

3、像萍萍這樣暫時被警方勸說下回到家裡,但以後仍然會照樣迷戀手機和遊戲。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家長要想辦法收了孩子手機,讓孩子自己慢慢適應沒有手機的生活。

手機遊戲成癮是一種精神疾病,聯合國衛生組織早已對此做出了定義,但是很多家長卻根本不知道,甚至看到別人家孩子都有手機,也一定要給自己孩子買。或者原本沒想買,卻經不住孩子的央求,最後也給買了。只要孩子手裡有了手機,家長不與孩子約定手機使用規則,不嚴格落實規則,當孩子游戲成癮後想擺脫是非常難的。可以說,每一個遊戲成癮的孩子基本上都會荒廢學業。因此,像萍萍這樣的孩子,藉著這次以死來威脅的機會,解救下來後,必須要收繳孩子的手機,讓他自己慢慢適應沒有手機的生活。

最後,請家長們牢記一句話:如果你想害孩子,就給他買一部手機吧。如果你想毀了孩子的學業,就允許他玩遊戲吧!如果不想出現這樣的局面,那就不狠下心來,不給孩子配備手機,一切麻煩就都少了。


寒石冷月


事情回顧:

4月12日晚上,杭州一名初三15歲的女孩子與同學一起玩“王者榮耀”,母親勸導不了,就索性給斷了網。誰知母親斷網之後,一下子惹怒了正在瘋狂玩耍遊戲的女兒,女兒一下子情緒失控,動手打了母親,並爬上陽臺的窗戶欲要跳樓,同時對著窗戶喊“害我退出遊戲對不起隊友”,父親看到嚇壞了,趕緊求助警察,最終將其拉回來。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這句話看起來似乎有點誇張,其實是很有道理的!正是由於很多家長沒能對這句話引起足夠的重視,才導致了很多孩子因為手機而發生了很多悲劇。縱使現在由於疫情,孩子需要手機上網課,但如果家長重視,能夠合理規範孩子使用手機,網課後讓孩子主動上交手機,何來玩遊戲之說?更何來同學之間集體玩遊戲?可見,絕大部分家長都沒有認識到玩手機、玩遊戲的危害性,放任孩子自由自在的使用手機,這應該引起家長們高度重視,孩子上網課時要盡到監督之責,別讓孩子在網課時玩起了遊戲,網課後,必須收繳手機,這點堅決沒商量!

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非常重要!

作為家長平時一定要注重和孩子建立融洽的關係,而不是像這位母親一樣,等到遇到事情的時候簡單粗暴去解決,這樣容易適得其反、物極必反!

那麼,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呢?

多陪伴:陪伴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教育時效性太短,錯過了就不容易彌補了,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無論再忙,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吃吃飯、打打球、談談天!

  • 多溝通:平時多注意和孩子交流,瞭解孩子的思想,隨時掌握孩子的意願,多和孩子溝通,確保孩子三觀正,心態陽光!
  • 多尊重:家長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不僅要盡到對孩子的監護,更要做孩子的好朋友,不能高高在上,要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意願,不能把自己的喜好強加於孩子!
  • 多示範:家長處處能夠以身作則,一言一行能夠率先垂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這樣孩子才能“近朱者赤”,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 重家風:家長平時要注重良好家風的培養,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母慈子孝,只有家風正,才能家庭和、家業興!

如果每個家庭平時都注意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就不會發生母親簡單粗暴對待女兒,女兒打罵母親並跳樓的事情了。

網絡遊戲“懷璧其罪”不可免!

若說“都是遊戲惹的禍”,有的人也許不會認同,但起碼網絡遊戲“懷璧其罪”!希望規範網絡遊戲,對於影響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的遊戲堅決予以禁止,同時,社會、家庭、學校一定要嚴格管理孩子們,規範孩子們玩遊戲行為!如若不然,悲劇將會繼續上演!

孩子們玩遊戲必須確保在“適當、適量、適時”三種情況下進行:

  • 適當:選擇適合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的遊戲,比如,有益於開發孩子們智力的遊戲!
  • 適量:每次玩遊戲必須做到適量,嚴格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要給孩子定規矩,不能超時,更不能過度沉迷!
  • 適時:選擇合適的時候可以讓孩子適當放鬆,比如,節假日的某個時段!

總之,家長應該注重家庭教育,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更要規範孩子們玩遊戲的行為,切不可麻痺大意,不然,一旦釀成悲劇,就後悔莫及啦!


全民話教育10911


我怎麼看?

堅決支持媽媽的一切行為!

一個初三學生沉迷網絡打遊戲一點兒出息都不會有,玩物喪志!供你上學寵你慣你不是讓你耍驢打罵母親。就這樣的孩子怎麼能念好書以後服務社會?

網絡遊戲害死人,希望引起重視,就該進行限制!或用一種方式進行控制,要不實在是坑人不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