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繼2002年SARS事件後,近期,國內多地再度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與SARS相同,據有關專家推測,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神秘源頭很有可能還是蝙蝠。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蝙蝠為何被稱為活體病毒庫”?

由於蝙蝠晝潛夜行的生活習性和醜陋的外貌,因此在大多數人眼中,它一種詭異可怕,往往與陰暗、死亡相伴的動物。西方文學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吸血鬼形象,其靈感就來自於吸血蝙蝠。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事實上,蝙蝠也確實與病毒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根據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鑑定:在能夠感染脊椎動物的25個病毒科中,其中有10個與蝙蝠有關;在能夠感染脊椎動物的16個RNA病毒科中,至少有9個可以感染蝙蝠。

SARS事件後,科學家開始重視對蝙蝠的研究。據統計,2006年前,在蝙蝠體內發現了60多種病毒;而到2014年,在蝙蝠體內檢測的病毒已經達到137種,其中61種是人獸共患病毒。因此,說蝙蝠就是自然界的一座“活體病毒庫”一點都不為過。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蝙蝠引發的“災難”

蝙蝠作為一個巨大的“活體病毒庫”,是眾多急性致命傳染病的源頭,例如令人談之色變的亨德拉病毒、SARS病毒、馬爾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

  • 亨德拉病毒

1994年,在澳大利亞亨德拉鎮的一個賽馬場,暴發了一場疫情,致使14匹賽馬和1人死亡,而引發此次疫情的亨德拉病毒被懷疑來自果蝠,馬在食用了被果蝠汙染的食物後導致感染。

作為亨德拉病毒的“近親”,尼帕病毒被認為是界上最危險的病毒之一,其被列為生物安全4級病原。1998-1999年間,尼帕病毒暴發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主要在豬和豬農間傳播,有276人被感染,其中105人死亡。科學研究證實,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果蝠。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 SARS病毒

提起非典很多人可能仍心有餘悸,2002年11月,SARS疫情首先出現在我國的廣東省。由於最初重視程度不足,導致疫情很快蔓延,短短几周時間內便席捲全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統計數字:全球累計非典病例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死亡人數919人,致死率高達11%。

SARS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但是這種病毒最早不是由人傳播的。最初,研究人員懷疑該病毒是從市場上販賣的果子狸傳播到人身上,但是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無論是在野生還是養殖的果子狸身上,都沒發現這種病毒。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員發現,感染了SARS病毒的果子狸同樣也會患病,這就使得傳染病學家懷疑,果子狸只是SARS病毒的中間寄主。直到2004年,研究人員在上中華菊頭蝠身上發現了一些類似SARS病毒的抗體,才找到了SARS病毒的真正傳染源—蝙蝠

2012年,沙特爆發了一種與10年前SARS病毒相近的新病毒—MERS病毒,感染這種病毒的死亡率高達50%。同前面提到的SARS病毒類似,MERS病毒也是先從蝙蝠傳給駱駝,再由駱駝傳給人。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 埃博拉病毒

2013年,爆發的一種非常危險的病毒也跟蝙蝠有關,它就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是一種非常致命的傳染病,感染者往往會七竅出血而亡,場景非常恐怖。

埃博拉病毒的動物宿主是什麼?長期以來也是個謎。直到一位美國病毒學家在孟加拉國的一類食果蝠身上,發現了埃博拉病毒的抗體,因此蝙蝠成為了攜帶埃博拉病毒的最大嫌疑者。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病毒為何偏偏選擇了蝙蝠?

地球上的物種如此之多,病毒單單就看上了蝙蝠,難道是僅僅是因為它長相邪惡,能嚇唬人。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科學研究表明,蝙蝠有成為“活體病毒庫”的先天優勢。

  • 獨特的生活習性

蝙蝠是群居動物,擁擠的生存環境和密切的接觸使得病毒可以在蝙蝠間快速傳播。有報道稱,在墨西哥無尾蝠的棲息地,蝙蝠的數量可以達到3000只/m 2,一個洞穴中的總數甚至能達到數百萬只。

蝙蝠是唯一能飛行的哺乳動物,能隨季節變換進行長途遷徙,這大大增加了病毒的傳播範圍和幾率。在熱帶雨林中,蝙蝠的活動範圍廣泛,不僅可以接觸到食物和昆蟲,還能接觸到猴子、蛇類和猩猩等。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 特殊的免疫能力

可能很多人會疑惑,人單純感染一種病毒就會導致死亡,蝙蝠體內攜帶那麼多病毒為啥沒事?科學家推測,蝙蝠身體存在不同於人類的特殊免疫機制。

有研究表明,蝙蝠晝夜體溫在波動較大,夜間體溫要比白天高好幾攝氏度,這可能導致其體內的病毒無法穩定增殖。

此外,還有研究發現,蝙蝠在冬眠時免疫系統要比平時“遲鈍”得多,因此對病毒感染不會發生劇烈的免疫反應,與此同時,病毒的增殖速度也變得相對緩慢,低濃度的病毒載量不會導致蝙蝠出現不良症狀。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 漫長的進化史

病毒離不開宿主,假如動物自身免疫力差,一染病就死掉,或者無法正常活動,那麼病毒也只能與它一損俱損,或者無法繼續傳播了下去,而免疫系統強,自己不得病,又可以攜帶大量病毒才是最優選擇。

蝙蝠就是這樣一類宿主,作為最古老的哺乳動物之一,500萬年來並沒有發生太多變化。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蝙蝠與病毒相愛相殺、相互抗爭、共同進化,彼此間已經能夠相互適應和平共處。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是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雖然被稱為“活體病毒庫”,但蝙蝠的棲息地通常遠離人類,千百年來它與人類相安無事,並未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況且蝙蝠應歸類於有益動物,它不僅會捕食蒼蠅、蚊子等害蟲,而且還是能幫助很對珍貴植物傳粉。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蝙蝠然而在過去幾十年,蝙蝠向人類傳播病毒的頻率卻明顯加快,到底是誰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 嚴重的環境破壞

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快,蝙蝠的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迫使蝙蝠的棲息地不斷轉移,逐漸融入到人類活動區域內,甚至直接棲息在人類的居住環境,這樣無疑地增加了蝙蝠病毒散播的機會。

尼帕病毒疫情的暴發與環境破壞有之間關係,由於砍伐使森林面積不斷減小,造成食物短缺,迫使果蝠從森林棲息地遷移到森林邊緣附近的果園取食,而許多養豬場與果園毗鄰,果蝠汙染的果實掉落到地上被豬吃掉,導致病毒通過豬傳給人。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 不良的飲食習慣

中國人向來喜歡吃野味,曾經不是流行這麼一段話:“天上飛的,除了飛機都能吃;地上跑的,除了汽車都能吃;水裡遊的,除了輪船都能吃;四條腿的,除了板凳都能吃。”不單是中國,非洲、東南亞等地,也存在使用蝙蝠等野生動物的習俗。

人類肆無忌憚地捕食野生動物,最終將致命的病毒帶入人類社會。2002年爆發的非典,原因是人們使用野生動物果子狸,而此次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被證實來源於當地的一處海鮮市場,而那裡事實上是一處野生動物交易市場並非單純的海鮮市場。

科學探索:“非典”再度來襲,誰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結語

歸根結底,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與自然和諧共生才是人類應該做的,而不是想著一味的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無論多年前的SARS事件,還是目前武漢出現的新疫情,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種警告,如果人類仍不做出改變,最終將自食惡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