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怎樣點花才能提高坐果率?

用戶1612989236994


今天講番茄!番茄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蔬菜,很多人都愛吃,其口感酸甜極具特色,而且其維生素含量也是十分的豐富,是很多菜餚的最佳搭檔。而如今,無論是在大棚還是在家裡陽臺,人們總喜歡種上一些番茄,但在種植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番茄坐果不良,結果率低等現象。那麼應該如何提高番茄的坐果率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第一,摘除每穗花的第一個花不點。每穗花的第一個花一般要比其它的花早開放1-2天,點住該花後容易造成營養集中供應該果而減少第一個花後面其它花果的營養供應,因而容易造成果實大小不一的情況,同時,第一個花形成的果也常因營養供應充足而形成畸形果,因此每穗花的第一個花可不點。

第二,盡多的去點花,少留果,保留精品果。在每穗首個個花開放之後,後面將會有3到4個花一起的生長,在這個時候應該掌握在花開放之後進行點花。在氣溫的變化需要不失時機的調整點花葯的濃度,以避免點花葯的濃度太大或是太小,阻礙果實的正常發育。在每穗花第一次點花之後2到3天,後面又會出現3到5個花出現。在幼果坐住之後需要按照需要選留4到6個大小相同、果形較為相近並且沒有感染病蟲害的果實,把其餘的果實全部的摘掉。

第三,需要確保肥水的供應、適時增強溫度。通常番茄在點花之後1到3周是果實快速膨大,需要確保均衡的水肥供應。在天氣條件好時,依據墒情不失時機的進行澆水,並隨水衝施高鉀複合肥以及生物菌肥。在此時期還需要確保比較高的氣溫。在白天通風較大的條件下,提升氣溫到28攝氏度,這能夠增強植株的光合速率,提高有機質的積累。在夜間,前半夜確保18攝氏度到20攝氏度的夜溫,對於有機物質充分的運輸到果實等各個生長中心非常有利。在後半夜需要使夜溫降低到12攝氏度,降低呼吸功能的消耗。

第四,避免高溫影響,降低棚內溫度當番茄生長溫度長時間超過35℃時,會使植株營養消耗過大,導致花芽分化受阻,造成開花坐果差、落花落果。所以,在上午11點到下午3點要覆蓋遮陽網,降低光照強度,同時,在中午時用噴霧器或噴灌系統噴水,降低棚內溫度。溫度較高,點花葯配比濃度要合理 點花葯濃度過高,導致植株出現激素中毒,出現畸形果,所以點花濃度要適宜。建議使用兩毫升的2%的2,4-D,加水稀釋成1升的混合液,然後加入4毫升蕓薹素內酯和2克的螯合硼,經測試,效果很好,能提高座果率,而且畸形果較少


第五,番茄進入結果期後,應定期及時噴施百菌清、中生菌素等藥劑,預防早疫病、晚疫病、細菌性潰瘍病等多種為害果實的病害。除了上述方法之外,還可採用熊蜂授粉的方法,促進開花結果,提高座果率。


王七妹


在番茄開花初期使用2,4-D、赤黴素和防落素等來提高授粉和坐果率。2,4-D只能用於塗花或浸花,使用濃度為10-20毫克/公斤,不能噴霧,不能讓藥液沾到葉片上,否則易引起葉片畸形。番茄靈應在每朵花序上有3-4朵花開放時噴灑,濃度為20-50毫克/公斤,每朵花處理一次。番茄開花時,用10-50毫克/公斤的赤黴素噴花,能提高坐果率。

在開花中期,使用防落素噴灑效果好,使用濃度為25-40毫克/公斤。若在藥液中添加適量的微量元素如硼、鋅、銅等,對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果實膨大效果更佳。藥物的使用濃度隨氣溫變化而不同,嚴冬季節使用濃度可酌情加大,但不宜過高,以防出現畸形果。

採用人工振盪授粉法也能提高番茄坐果率、產量和品質。在番茄花序開花盛期,振盪花序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但要求細心操作,以防植株和花序受傷。此法與使用防落素相比,可顯著提高番茄的坐果率和總產量。

番茄坐果率低,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經常會接到種植農戶對這方面的諮詢。

很多種植戶出現番茄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授粉環節出現問題,藉著這次機會,我把番茄授粉的幾種方式以及注意事項給大家講一下,不明白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1) 種植番茄農戶可以使用2,4-D進行農藥授粉,這個種植戶都會用,但是種植戶年年都出問題,這種方式今天重點講一下注意事項。

2,4-D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類的農藥,它低毒,對人、畜無害。我們常用濃度為10〜15毫克/千克。

2,4-D農藥使用方法有3種:

①種植番茄農戶可以直接噴花給番茄授粉。把藥液裝在1個小噴壺內,用噴壺對準基本開花的花序(注意,已開放3〜4朵),種植番茄農戶用另一隻手遮住番茄的枝葉,以免藥液噴到番茄枝葉上引起藥害。

②種植番茄農戶可以採用塗抹方法給番茄授粉。在上午8〜10點時,建議十點以後農戶就不要進行蘸花處理了。種植番茄農戶可以用毛筆蘸農藥塗到番茄的花柄或花柱上,效果良好。

③種植番茄農戶可以採用浸蘸法給番茄授粉。把基本開放的番茄花序(已開放3〜4朵)放入盛有藥液的碗中,浸沒番茄花柄後,立即取出,並將留在番茄花上的多餘藥液用碗邊刮掉,以防止番茄畸形果的產生。注意種植戶不管使用哪種處理方法,每朵番茄花只處理1次,如重複處理會形成番茄畸形果(注意、注意、注意連說三遍)。

(2) 種植番茄農戶可以採用振動授粉對番茄授粉

在番茄保護地內,利用手持振動器(在蔬菜種植區都有銷售)在晴天上午種植戶對已經開放的番茄花朵進行振動,促進花粉散落到柱頭上進行番茄授粉。

(3) 種植番茄農戶可以採用雄蜂授粉方法

保護地番茄比較適宜使用“明亮雄蜂”。該雄蜂在陰天、無光照以及氣溫較低的條件下也可以出來訪花。

番茄花期長,每667平方米也就是一畝地,保護地番茄放2箱雄蜂。種植戶在選擇好蜂種後,首先檢査棚室內通風口處的紗網是否平整,在接口處不要有褶皺,避免雄蜂鑽入致死。種植戶準備工作就緒後,接著釋放蜂群。

番茄開花初期,將蜂群在傍晚時分輕輕移入棚室中央或適當的位置,蜂箱高於地面20〜40釐米,蜂箱門向東南方向,易於接收陽光,靜止10分鐘後,再把箱門打開。

種植番茄農戶這一點要注意了:放蜂授粉期間,不要施農藥。放蜂時避免強烈振動或敲擊蜂箱,不要穿藍色衣服及使用香水等化妝品,以免吸引雄蜂,不注意這點,出現不測要後果自負,我也遭受過因放蜂不當帶來的痛苦。

以上就是番茄常用的授粉方式以及注意事項和使用方法,這些方法同時也可以用到其它瓜類作物上。





南方老金


大家好我是三農知識小能手,很高興來解答你的困惑,今天我來講講關於番茄種植過程中遇到提高坐果率的問題

有菜農反映番茄出現開花坐果不良現象,經分析,造成當前番茄坐果不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放風不當,棚內溫度過高;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調;留果過多,上部營養供應不良;點花葯濃度掌握不當等。對此,要採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

一、適當降低棚內溫度

研究表明,當棚內溫度超過 35℃,並持續2小時以上時,就會導致番茄花芽分化受阻,造成開花坐果差、落花落果。而當前晴朗天氣的中午前後,若放風不當,棚內的溫度就能夠達到 35℃左右。

因此菜農一定要根據天氣情況,在上午11時至下午14時的時間段內適當加大通風量並延長通風時間,避免棚內溫度過高,影響開花坐果。

二、控制植株徒長


外界溫度回升,棚室夜溫也升高,植株生長加速,很容易出現徒長問題,影響開花坐果。

一般情況下,菜農可通過物理方法達到控旺的目的,如適當的控水控肥、合理放風降低棚溫、以果墜棵等等。

但是當植株徒長嚴重,物理方法難以控制時,應使用生長調節劑,使番茄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相協調。菜農可以使用助壯素 500 倍或愛多收1500倍液,以此來抑制番茄的營養生長,促進其生殖生長,提高番茄的坐果率。

五一前後即將進入立夏,菜農朋友還要注意點花葯濃度不能過高或過低,例如,當點花後1天番茄出現膨果時,說明點花葯濃度過高;當菜農發現點花後 4 天還沒有出現膨果時,證明藥液濃度過低;只有當點花後番茄 2-3 天出現膨果時,點花葯濃度最為合適,菜農應根據植株長勢和季節變化合理調整點花葯濃度,促進開花坐果。

避免植株下部留果過多


四五月份春夏之交,番茄植株進入快速生長期,為提高植株產量,菜農習慣多留果,有的菜農每穗留到5-6個果,想通過多留果增加產量提高效益,並且還認為能以果壓棵來抑制植株的徒長,從而促進坐果。

然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菜農卻常因留果過多,導致植株上部營養供應不足,番茄坐果不良,所以菜農應將植株下部過多的果實疏除,以每穗3-4個為宜,以促進番茄上部的開花坐果。

另外,經常噴灑含有硼、鈣等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最好選用螯合態的肥料,葉片的吸收利用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保花保果的作用。

以上就是關於番茄種植過程中常遇到的關於提高坐果率的問題,希望以上的回答能給大家解決困惑。當然了,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對待,如果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得請當地的農業專家實地考察,來正確的解決問題。

感謝大家關注“三農知識小能手”,本人將為大家分享作物種植技術、肥料施用方案、農村趣聞等三農資訊。謝謝大家支持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