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你知道多少?

正能量花花妹W


戰國時期以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天子封三家以諸侯始,至秦始皇奮六世餘烈建立大統一的大秦王朝止。戰國時期因為諸侯眾多,各國各自為政,也就在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具有極大的包容性,也給各類人才實踐才學、施展才能、展示才智、實現抱負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和充足的舞臺,政治上多元多宗,思想上百家爭鳴,文化上異彩紛呈,是中國歷史上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改革家湧現非常集中且濟濟的一個時期。

典故從何而來,不就是人才身上的發生的故事嗎!戰國時期因此也是中國歷史流傳典故非常多的一個時期。

比如:吳起_殺妻求將,鄒忌_鼓琴而相,孫臏_田忌賽馬、圍魏救趙,蘇秦_懸樑刺股,範睢_遠交近攻,聶政_白虹貫日,諸侯_朝秦暮楚,趙武靈王_胡服騎射,藺相如_完璧歸趙,廉頗_負荊請罪,馮湲_高枕無憂,趙國_利令智昏,趙奢_兩強相遇勇者勝,趙括_紙上談兵,孟嘗君_毛遂自薦,雞鳴狗盜,信陵君_竊符救趙,荊軻_圖窮匕見。

只是看到題目,信手以呈,若假以時間細想,再進一步考證,戰國典故遠超於此。


人間正道70


易水悲歌

荊軻刺秦王上路了,太子和那些賓客,都穿著縞素(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到了易水河畔上。高漸離敲著築,(注:築是中國古代漢族絃樂器,形似琴,有十三絃,弦下有柱。演奏時,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竹尺擊弦發音。起源於楚地,其聲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時廣為流傳。自宋代以後失傳)。荊軻和著節拍唱歌,發出悲涼的聲音,眾賓客都流著眼淚小聲地哭。荊軻又走上前唱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圖窮匕見

荊軻刺秦王用的匕首叫徐夫人匕首。徐夫人匕首由戰國時期趙國鑄劍名家徐夫人所鑄,曾被燕國太子丹獲得。

荊軻來到咸陽秦王宮殿,秦王對荊軻說:“起來,取來都亢地圖,荊軻拿了地圖捧送給秦王,地圖全部打開,匕首就露了出來。荊軻用匕首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劍擊成重傷後為秦侍衛所殺。

去年我從保定回唐山,途經易水湖畔小憩,仰望青山俯瞰湖水,發懷古之悠思。

唐代駱賓王的《易水送別》寫道:

此地別燕丹,

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

今日水猶寒。


話說唐秦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終日互爭強。諸侯若解尊天子,列國何因次第亡。

禮壞樂崩,群雄逐鹿,國無寧日,歲無寧 日,邦無定交,士無定主。這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混亂局面。

在這個歷史大變革,文化大融合的時代,人才輩出,湧現出一大批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外交家,文學家等等。大腕雲集,各顯神通,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經典故事。在此挑選幾個以供賞析。

一 叔敖斬蛇

孫叔敖小時候出遊,遇見兩隻蛇,殺而埋之。回家後哭著告訴其母:“我聽說看到兩隻蛇的人會死,我看見了。”,母親問:“蛇在何處?”叔敖回答:“我怕別人看見,會死更多人,我把蛇殺死並掩埋了。”母親說:“你不會死的,有陰德者,陽報之。”德勝不祥,仁除百害。《書》雲“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有詩日“童稚逢蛇雙不祥,慮悲來者為埋藏,是知陽報由陰施,天爵昭然栔日彰。”


二 師曠勸學

晉平公問於師曠:“寡人年過七旬了,想學習,恐怕晚了吧?”師曠日:“何不炳燭乎?”平公日:“你這不是戲弄老頭吧?”師曠日:“為臣怎敢取笑國君呢?我聽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陽;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點著蠟燭的光亮總比黑暗中摸索好。”師曠聽了非常高興“善哉!”

有詩日“老能勸學照餘生,似夜隨燈到處明,往行前言如不見,暗中無燭若為行。”


三 曹商得勢

宋國有個叫曹商的人,被宋王派遣出使秦國。到了秦國,得到秦王賞識,給他上百輛車。返回宋國,曹商見到了莊子,對莊子說:“你還住在這髒亂不堪的貧民窟裡,靠編草鞋過窮日子。看你面黃肌瘦,脖子像枯木一樣乾癟,真是沒法比呀!我這趟公費旅遊,真是見大世面了,當今的大國之君親自接見,賞我幾百輛車一大幫隨從,這就是我曹商的過人之處!”莊子說:“秦王有病了,徵召醫生,能夠使膿瘡痔潰破的,可獲得一輛車,能舔舐他的痔瘡的,可獲得車百輛,你難道是去給秦王舔痔瘡了嗎?怎麼會獲得這麼多車呢?”小人得勢,不知天高地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