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戰國時期,楚國為什麼沒有統一全國?

釘釘父親在此


要是跟題主那樣的邏輯,楚國疆域最大就應該統一中國,那現在俄羅斯是不是得統一世界?其實說到楚國沒有統一中國確實有些遺憾,如果是楚國統一了中國,那麼很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格局,經濟中心早就在南方了。



那麼作為當時疆域最大的楚國,尤其是楚懷王時期,不但吞併了越國,實力空前強大,控制了整個長江流域,甚至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大國”。可就是這樣一個大國,最後卻被有弱變強的秦國給滅了。


楚國之所以沒有統一中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其一:楚國宗族勢力太強大,好不容易出了個吳起,就這唯一一個是宗族外強大起來的勢力,吳起變法想要完善楚國,削弱宗族勢力,結果剛有些氣色,楚悼王卻死了,失去支持的武器最後被宗族合夥幹掉了,變法也就消失了。

其二:楚國疆域確實大,但是沒有被開發的地區太多,整體國力也就和魏國、齊國差不多,人口和經濟甚至比不上這兩個國家,地廣人稀成了楚國無法興盛的重要因素。

其三:楚國不夠齊心,除了最後抵抗秦國吞併時奮力抵抗,之前都是各玩各的,楚王就是一個負責管理各個分部的領導,平時打戰每個宗族勢力都想著如何保存自己的實力,看看秦國打戰,全民皆兵,全民輸出,全民出戰。加上楚國在戰國時期出了不少昏君,春秋時積累下來的家底全被吃完了。

總體來說楚國從巔峰後就沒有再積極進取,而是一步步衰退,反觀秦國,商鞅變法強的不是一會兒,而是好幾代人,正是因為變法徹底。


貓眼觀史


在春秋戰國時代,強國倍出,統一全國是場曠日持久的馬拉松比賽,難度極大。秦國從秦孝公開始圖強,除掉短命的秦武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歷經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共四任雄才大略國君長達百餘年持續不斷的勵精圖治,秦國國力在每代國君手中都大為增強,中間不曾出現一個昏庸君主降低秦國國力,這種情況只有楚國在春秋時候出現過。

楚國子公元前八世紀楚武王稱王與周王朝諸國分庭抗禮開始,先後經歷了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楚莊王、楚共王等有為君王,楚國足足強盛了兩個世紀。但是,春秋時期的戰鬥力遠低於戰國時期,周王朝還散落著大量的諸侯國,楚國雖然在這段時期滅掉了幾十個小國家,但離統一中國還有很大差距。而且齊、晉、秦等中原國家先後代表周王朝與楚國對抗,尤其是晉國,與楚國爭霸長達百餘年,直到晉國內部分裂。但此時,吳國、越國又適時強大起來,尤其是吳國攻破楚國都城,楚國國力大衰,花了很長時間才重新強盛起來。另外,楚國在長期的繁榮和中原文化的滲透之下,失去了往昔蠻族勇武好勝的銳氣,加之中國南部物產豐收,氣候宜人,強大的楚國在南部沒有威脅的情況下漸漸失去了鬥志,崇尚奢靡享樂,也許後代君王的志向只是永葆中國南部千秋萬代。

雖然國破,但楚國根基雄厚,在戰國期間滅掉越國(越之前已滅吳)、魯國等大國,成為“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從賬面上看,楚國國力足以抗衡其他所有國家,但改革變法不徹底,尤其是戰國初期的吳起變法在楚國貴族的反對下慘烈收場,國家力量無法集中起來一致對外。比如縣制改革,楚國設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縣,在滅掉的幾十個國家中設縣安置,但並沒有像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將縣的力量集中起來,反而讓一些大縣強大後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甚至直接威脅王權,比如楚平王就是以陳、蔡兩縣之力推翻楚靈王。

到楚懷王時代,楚國在秦、齊的聯合夾擊之下衰弱下來。楚懷王十七年,舉全國之力大舉入侵秦國,抵達離咸陽僅40公里的藍田,秦國遭遇了戰國以來最大的危局。但楚軍大敗,具體原因不得而知,應該不是被秦國打敗的,因為事後秦國還分漢中之半來求和,估計很可能後方受齊國夾擊。之後,秦國沒有放掉打擊楚國的有利時機,屢次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從此衰落成二等國家,失去爭霸天下的機會。


另外,楚國的形象被後人嚴重誤解,需要重新審視。楚國曆史八百年,從一個不被周王朝認可的弱小蠻族,發展成為東周時期唯一能與整個周王朝諸國長期分庭抗禮的強大國家,而且開荒拓土幾千裡,獨立於中國外創造了極為燦爛的文明,並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完全融入中國,為中華歷史做出了重要貢獻。八百年楚國值得世人尊重。


積微君


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大強國,但它的強大來源於山河廣袤之強,為何不能一統天下,下面從地域、文化、國情、歷史進程來分析這個問題!

一.地域:楚國起於江漢叢莽,同秦國一樣,遠離當時華夏文明的中心地帶。雖然整個春秋戰國時代,楚共計滅國四十餘個,是滅國戰地最多的國家,但大多像南或長江中下游的吳越之地發展,其始終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染指中原地區。


二.文化:楚國不是周王室分封的原始諸侯,沒有經歷過正統的禮樂教化,故在中原諸侯眼中,楚國始終是蠻夷部族。與同樣被視之蠻夷部族不同的是,秦國是因護衛平王東遷而被周王室冊封諸侯,且秦國的歷代君主沒有抗拒中原文化,反而是不斷地接納吸收正統文化!而楚國自從熊通稱王而不被認可後,反而自始起了對中原文化的逆反心理,二者相交,使楚國走上了一條始終固步自封而又不願靠攏中原文明的道路。任何形式的一統,都需要先進行文化的融合,從這點上可以看出楚國不具備一統天下的先決條件!


三.國情:楚國的發展壯大來源於不斷地對其他邦國或部族的征服,它的征服有兩種方式:一是徹底滅國,諸如吳越等國;二是軟征服,就是名義上臣服,實際上享有充分的部族自治權。這就造成了王族勢力較弱,在很多時期楚國的行政,軍事,經濟等國家命脈都是由各大氏族輪番掌控,而這些氏族又因為各種利益關係相互制約。一個軍有私兵府有族將、王族又沒有行之有效的體制來凝聚這些勢力的國家,怎麼能來積極進取、一統天下呢!

四.歷史進程:整個楚國的發展可以看出,從春秋時期不斷地發展壯大,形成了整個南中國的煌煌廣袤之勢,但進入戰國時期,中原列國頻頻變法圖強,而楚國因為因循守舊,始終無法聚合國力,就無法形成改變天下格局的衝擊力。最好的狀態也只是虛領了幾次各種抗秦風“縱約長國”,最悲劇的甚至國君(楚懷王)都被秦國囚禁折騰死了!


這樣一個國家,在文化,政治,體制等各方面與當時的天下大勢都格格不入的情況下,如何去逐鹿中原,又如何能一統天下呢!


施大胖胖的歷史觀


楚國的確非常強大,而且當年楚國並非沒有代替後來的秦國,成為一統天下的最終勝者的機會,只可惜楚國不僅沒有這樣的心思抱負,也錯失了很多原本可以一統天下的機會。當時的時機如同雨點一般落在楚國的頭上,卻都被楚國一一躲開了。

楚國八百年之間,舊貴族把持著江山朝堂,其變法改革非常有限,並沒有實際將楚國國力增強多少;而且楚威王以後的楚君越發昏聵,而老對手秦國後期的君王卻多為明主;加上楚國人才大量外流,而且楚國地處溫暖豐饒的南方,向來缺少真正攻伐北國的雄心。


戰國時期,變法改革成為了諸國增強國力的最有效法門,而且各國基本上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革新。然而列國之中,只有秦國的商鞅變法改革最深刻也最徹底,經過幾代秦王的維護堅持,最終使得秦國舊貴族被徹底剷除,封建制度開始取代奴隸制度,秦國國力迅速上升。而包括楚國在內的其他列國,或者改革非常有限,或者最終功敗垂成,基本都沒成功。

楚悼王時,吳起在楚變法,然而楚國的舊貴族勢力實在太強,而且由於楚悼王薨得太早,吳起失去了依靠以後其變法也就迅速沒落。數百年裡,楚國諸多的大宗族勢力強大,比如著名的屈、景、昭三大家,後來更是有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楚國的舊族力量實在太強,在普遍變法圖強的戰國時代,原地踏步的最終結果自然也是顯而易見的。


當年周王室分封諸侯的時候,楚國得到的不過是個區區子爵,地方不過五十里。然而經過數百年的辛苦征伐,歷代楚王的浴血奮戰開疆拓土,楚國成為了橫貫江水南北的大國。原本淮水、漢水等地的諸多小國都被楚國所滅,晉楚爭霸數百年,晉國最終滅亡,而楚國卻成為當時最大的國家,面積幾乎相當於其他列國的總和。楚國氣候溫暖人口眾多,物產豐盛帶甲數十萬,無論各方面條件都是列國難比的。

然而,楚國卻早就已經習慣了這種穩坐江南,周邊小國俯首帖耳的歲月。當年周王室問責楚君,楚人也自稱蠻夷不肯低頭,而且也是諸侯中首個稱王的。楚國的各種條件實在都非常優越,對後期的楚人來說北方寒冷荒蠻,而且中原也常將楚人視為蠻夷,楚人也不願過多跟中原打交道。雖然也有楚國君王也曾問鼎中原,但更多的楚王都不願進取北方,最興盛時也只不過守住淮水而已。


歷史上,楚國的確有很多的機會,卻都被錯過了。比如春秋時期楚莊王當年擊敗晉國,使得中原諸小國紛紛拜倒在楚國腳下,然而楚國並沒有更進一步,機會很快也就消散了。而且楚國也有戰略上的失誤,比如楚威王滅越以後,也曾有機會對付最大的競爭對手秦國,結果楚國卻與齊國糾纏在徐州,讓當時原本虛弱的秦國迅速恢復元氣,還拿下了巴蜀,楚國西部門戶洞開,再也無力抵禦秦國。

其實楚國多次佔據最佳的天時地利,只可惜更多時候其人和不足,楚國舊貴族不停扯後腿、楚威王以後的楚君越來越不中用、楚國人才大量外流,最後反過來幫著他國來攻伐自家。而當時楚國的這些不足之處,幾乎都是秦國最出色的地方,秦國舊貴族在變法後幾乎被剷除、秦孝公後的秦君清一色明主、列國的人才蜂擁歸秦。楚國擁有最好的條件,諸多的機會,卻最終與“楚王朝”屢屢失之交臂,或許也是天意。


澹奕


這個要從楚國國內還有外部條件兩個方面來說。

首先從楚國內部來說,不具備統一天下的條件。

其一楚國君主不行,其實不管在任何時代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基本上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強弱。雖然在楚懷王之前的幾代君主都還算可以,雖然沒有秦國那些君主那麼賢明,但是在楚懷王后期之前還有楚懷王之前的幾代君主手裡,楚國的國土面積一直都在增大。但是在楚懷王后期,被騙去秦國至死,到後來的幾代君主也是越來越不行。君主不行,留不住人才,也無法讓他國人才前來相投,戰國末期,屈原改革本來使楚國有所恢復,可是楚王還是把屈原流放。


其二楚國的制度也就決定了楚國不可能統一六國。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已經就確定了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秦國已經步入封建王朝。可是楚國呢,一直都是貴族制,楚國的軍隊,財力,人力,土地都分化在一些貴族手裡,中央權利有限。即使到楚國滅亡的時候,只有項燕的二十萬人出來抗秦,其他貴族的軍隊基本上都沒有出來。

其三地理位置不太好,雖然楚國擁有大片的土地,但是當時不是現在啊,南方一直到宋朝才開始開發。那時候的楚地主要就是現在的湖南湖北這一塊,基本上都是沼澤,山地,很難進行農耕。只有漢中一塊土地適合耕種,可是到了秦昭襄王的時候,被白起奪了去,還設置了南陽郡,包括楚國舊都郢,加上楚國失去了奪取巴蜀的機會,如果巴蜀在楚國手裡可能就不一樣了。

然後就是從外部條件來說,當然最主要的就是秦國太優勢了,太強大了。從秦孝公到秦始皇,一百多年的時間,歷七代,沒有一個庸主。

其實縱觀整個戰國來看,楚國都不能算上一等的強國,初期魏國吊打一切國家,同時幾線作戰,打楚國,攻齊國,抵秦國足以見當時魏國的強大。中期齊國又太強大,這時候秦趙已經開始崛起。齊國佔領了楚國淮北六百多里地,到五國伐齊之後,楚國趁機才收回來。到中後期就更不行了,被白起一個人追著打,可以說楚國就在白起的手裡,水淹鄢城,數十萬軍民被淹死,破郢都,楚國被迫東遷壽春。在這之後,楚國西部的數千裡土地盡歸秦國。

當然個人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楚國君主的問題上。


中國歷史研究所


戰國時候,長時間面積最大的楚國沒有統一全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首先,楚國王室從文化上,經過楚莊王時代的改革,已經成為春秋禮法最忠誠的擁躉。在楚國最強盛的時代,楚宣王、楚威王包括楚懷王,壓根沒有打算去統一全國。在和諸侯尤其是秦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楚王們也比較迂腐,最終淪為秦國的受害者。

其次,楚國本是江漢地區的“蠻夷”國家。在融入華夏後,他們不可避免受到“文明的腐蝕”,即削弱了進取精神。

其三,楚國物產豐富,蘊含的道家文化,本身就是清靜無為,不願意去玩命的。這和秦國形成鮮明對比。

其四,楚國的門閥權貴政治,不利於人才的發掘。秦始皇統一的很多功臣,如昌平君、昌文君、李斯這些都是楚國人,卻為秦國效命。

其五,從楚懷王開始,接連幾任楚王都是水平低下,一代不如一代,也造成了楚國的迅速崩潰。


天外村藥房


第一,楚國國土雖最大,其實實力未必入前三。春秋就不說了,重點討論戰國中後期的情況。楚杯王前面的幾任楚王,相對講都算賢明,都在使楚國不斷強大。楚杯王中了秦國計謀,喪失大片重要國土,同時失信於其他國家,實力大減,楚國開始走下坡。另楚國國土面積雖大,但雖佔南部之地多為人口稀少,不適合耕種的原始森林地帶。當時一個國家的實力,並不是看國土大小,而是看人口,及農業生產能力。


第二,秦國的強大勢不可擋。秦始皇前面的幾任秦王都比較賢明,使秦國一年比一年強大。特別是收服巴蜀之後,秦國多了一個穩定的大後方,大糧倉,而中原諸國及楚國,連年征戰失利。此消彼長,而贏政是奇人,一時橫掃六國,勢不可擋。


楚湘一夢


楚國確實強大。

連王翦都說,沒60萬拿不下楚國,很多人都說亡秦必楚,秦國也是基本把別的國家都滅了才來幹楚國。

但是,楚國沒統一全國是有自己道理的。

首先,戰國中各國紛紛改革變法,這時候我們發現,改的最大的兩個成為了戰國末期最強的:秦趙

楚國呢?楚國也改革了,但是隻是表面上的,並沒有涉及到根本,舉個例子,戰國末期時候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就是個奴隸主,大家不妨想一想,這時候秦國差不多已經是個封建國家了,這邊楚國奴隸主勢力依然很強。那麼在這方面楚國就落下一段。

其次,人才上,楚國人才很多,但是用不了,楚王自身還有點二不拉幾的,而秦國也是幾代人共同為統一做準備,拉攏各國人才。此外,楚國軍事人才稀缺,戰國四大將軍秦趙各兩個(也和上面秦趙改革較徹底照應),這方面楚國也不行。

這樣一看,就很明顯了,楚國這時候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大而不強,這是楚國難打的地方,也是楚國失敗的地方。

補充一點,楚國受道家思想影響較深,比較佛系,這也算一點吧。





易世風宸


(一)

戰國時期,楚國依然是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山河日下的國勢,基本是不可能一統天下了。戰國是秦的舞臺,楚要保證自己的國力,尚且需要依仗其他國家的配合,也就是“合縱”。
楚國曾經有過統一全國的機會,如果題主認同霸道,那麼楚莊王已經得到了天下的認可,會盟於蜀(今山東泰安西),成諸國盟主。

(二)

楚國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的時候,是在楚莊王時期,楚莊王是一代雄主,內固政權,選賢舉能,外伐庸、麇、宋、舒、陳、鄭等國,均取得勝利。在楚莊王即位的時候,楚國的國土面積一度成為同時期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度。即便如此,楚國仍被中原諸國所排除在外。
《左傳》言:楚雖大,蠻夷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當時的主流看法。楚國征伐天下越來越困難,因為其餘諸國對楚國非常排斥,諸夏禮儀之邦,不與蠻夷同伍,這股向心力非常強,楚莊王在國勢如日中天的時候準備挑戰這股向心力。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在討伐完陸渾之戎以後,兵威勢強,有了一些大膽的想法。
他排兵佈陣,在周都洛陽的護城河,洛水之畔進行軍事演習。建國之初,美國將第五艦隊開到臺灣海峽演習時候,我們的感受,差不多就是當時周王室的感受了。
周王室又不是傻子,楚莊王的想法也已經猜到了八九分,可王室闇弱,又沒得辦法,決定派遣將領去表彰楚莊王驅逐了陸渾之戎,這是九死一生的任務,朝野噤聲,然後王孫滿站出來了。
王孫滿去到楚國軍營,楚莊王軍威肅穆,圖窮匕見,問王孫滿:周王室的鼎有多重啊?
周朝以禮儀治天下,天子九鼎規格,楚莊王這麼問是依仗軍勢,準備取而代之的意思,王孫滿不卑不亢的回答楚莊王: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王孫滿告訴楚莊王,鼎有多重,這不是臣子應該問的問題。楚莊王指著自己的軍隊告訴王孫滿,楚國兵戈上的銅鉤全部卸下來,就足夠做成九鼎了吧?
王孫滿直面楚莊王殺伐的眼神,說出了改變楚國治國方針的話: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周德雖衰,天命未改。一統天下,在德,不在鼎。
王孫滿講完一段話以後,獲得了楚莊王的極高尊重,於是以最高規格的禮遇送別王孫滿,接著班師回國。

(三)

楚莊王以武力取周而代之的想法有了改觀,一統天下,在德,不在鼎。這給了楚莊王新的思路:德若以配天,萬國自來賓服。夫子觀春秋歷史,對楚莊王讚不絕口:“賢哉,楚莊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公元前598年,陳國發生內亂,楚國率軍平定了內亂,這時候楚莊王不但沒有將其設置成楚國的郡縣,反而迎回流亡的陳國公子,幫助其復國。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親率三軍討伐鄭國,勢不可擋。楚莊王圍困鄭國17天了,鄭襄公準備求和,於是 命人占卜,結果顯示不吉利;再佔若與楚軍進行殊死巷戰呢?結果是吉利。悲從中來,舉國大哭,經過了長達三個月的激戰,楚國已經佔領了鄭國。 鄭國敗亡以後,襄公以一國之尊赤裸上身,手牽綿羊,依照周禮,在宗廟前向楚莊王跪拜請罪。巷戰非常激烈,楚國將士一致建議楚莊王殺掉鄭襄公,抹去這個經常作對的敵國,但是楚莊王也依照周禮,同意議和。
仍然是公元前597年,楚國和鄭襄公議和結盟以後,和晉國在誰是霸主的問題上發生了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史稱晉楚邲之戰。兩個“超級大國”經過非常激烈的戰鬥以楚莊王大勝、晉國軍隊慘敗告終,楚國大夫潘黨對楚莊王說,“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屍以為京觀?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潘黨建議楚莊王把晉國軍人的屍體堆積起來,築成一座大“骨髏臺”(叫做“京觀”),作為戰爭勝利的紀念物,留給子孫後代看,藉以炫耀楚國的武力,威懾諸侯。但是楚莊王卻再次拒絕了這個看起來十分合理的提議:“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不是這樣子的啊,戰爭不是為了宣揚武功,而是為了禁止強暴,給百姓帶來安定的生活。從文字組成上講,這個‘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個字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
晉楚邲之戰結束以後,楚莊王在河邊祭祀了河神,告訴楚人止戈為武,武有七德:保大,戟兵,禁暴,豐財,和眾,安民,定宮。現在讓兩國戰士暴屍荒野,是一種殘暴的行為,於是將兩國將士皆妥加埋葬。自此,楚莊王成為春秋一霸,天下賓服,從霸道功業上講,楚莊王已經實現了。楚莊王之後,楚國國力再無可以媲美的雄主,也再無如這般一時無兩的國勢,統一全國,楚國已經沒可能了。
另外,楚莊王對楚國的影響非常大,以德為教,楚人後來反而是諸侯國裡比較守禮義的國度了。後來孔夫子多次前往楚國,便是因為禮樂崩壞的時代裡,楚國有夫子實現儒家理想的希望在啊,當然啦,夫子往楚,波折頻生,那就不是本篇回答要介紹的了。

博山廬


1.楚國在長江以南,大部分是未開發地區,經濟落後。

2.楚國被中原諸侯視為荊蠻,遭到各諸侯國的排斥甚至是聯合對抗。

3.楚國的政權不穩定,楚王室和貴族勢力以及各地勢力是一種鬆散聯合。

4.吳越等國的存在,牽制了楚國大量國力,不放心北進。

5.一系列戰爭的失敗和失策也影響了楚國的擴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