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家子弟讀完大學不敢去報考國家公職崗位,為何有這種恐懼?

無稅書田


“劍心職場”觀點:恐懼只是原因之一,還有更重要的兩點原因:一是缺少有經驗的領路人給予指導,導致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存在嚴重侷限性;二是家裡經濟條件太窘迫而不足以支持他們考公。

前幾日,我和一朋友聊到一話題:為什麼現在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混得好的人越來越少了?最後我們達成一個共識:因為缺少有經驗的領路人。

很多農村大學生,是親戚朋友裡唯一的大學生,甚至是整個村子唯一的大學生。再加上很多農村大學生性格內向自卑,不會來事,不善於社交,很難遇到良師益友(貴人)。

這種情況下,他們缺乏貴人指導,只能通過書本、網絡和自我摸索來認知社會。書本上的知識與社會嚴重脫節,網絡上的知識真真假假,自己摸索得到經驗代價太大。

一、思想單純,認為只要足夠努力,就能混好社會。

一個人只要腦子不笨,學習再努力刻苦一點,成績就差不了。在學校的時候,哪怕是在大學,成績是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優秀的最重要指標。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最不缺的就是努力,他們成績自然差不了。久而久之,他們產生了一個錯覺:只要足夠努力,就能獲得成功。

在這種思想下,他們根本不屑於去考公。因為他們覺得在體制內上班,就是整天無所事事混日子,還不如去社會上打拼。

進入社會後,他們卻被現實碰得頭破血流。撞了幾次南牆後,他們終於認識到:要想成功,努力只是最基本的,還需要資源、人脈以及機遇。而這些東西又是他們最缺乏的,只能慢慢去積累。等自己思想轉變過來,已經被人同齡人遠遠的拋在了身後。

二、認知不足 ,對體制內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以前。

因為沒有親戚朋友在體制內工作,對體制內的理解主要來源於網絡。而網絡上的東西真真假假,根本不具備指導性。

以考公為例。考公主要環節有三個:筆試、面試、政審。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沒有關係,就算筆試成績再好也沒用。因為網上有很多筆試成績很好,面試卻被刷下來的人。其實真正瞭解規則的人,知道要想在面試這關“操作”有多不容易。

還有些人認為,沒關係,又不會巴結領導的人,不適合混體制內。這種說法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還是有一定的誤區。任何單位,做事的能力肯定是第一位的。也不是所有的單位的提拔,都得有關係。

三、經濟困難,家庭條件不允許他們考公員。

很多窮鄉僻壤出來的大學生,還沒踏上社會,就已經背上了一身的債務。國家雖然有很多助學政策,比如綠色通道助學貸款,但這些措施遠遠不能解決真正貧窮大學生的經濟問題。

我就有一個大學同學,連去學校的路費都是家裡借來的。幾年大學下來,國家助學貸款和親戚朋友的債務,就有幾萬塊錢。

因為需要還債,畢業後找工作,他們第一看重的就是收入,考公顯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好的單位競爭激烈,幾百個甚至幾千個人競爭一個崗位,考上的概率可想而知。不好的單位,就算考上了,一個月幾千收入,還不夠還債,生活都是問題。


劍心職場


現在的公務員還真的不是窮人考的,倒不是能不能考上的問題,而是考試了公務員,小縣城還好,大城市真的就進入談不起戀愛娶不起老婆的境地。

我一個家在岐山農村的戰友,春節前打電話聯繫,說是兒子27歲,研究生畢業,招聘到西安一家研究所,試用期月工作六千八,轉正後有八千,已在西安給買了房子一百二十平米,準備裝修,問我有沒有相熟的裝修公司,我聞聽就恭喜祝賀。誰知戰友卻大倒苦水,說房子首付五十二萬,他自己錢不夠,是借了快二十萬才付的,這還不是關鍵,問題是現在月供六千二,裝修錢還不知道在哪裡。娃的工資僅夠月供和物業費,生活費還得他負擔,他就是在縣上開了個一間門面的小飯館,一年也出息不了幾個錢。現在一個月還得負擔兒子三千元生活費,家裡還有個兒子上高二,現在老大一個已經弄的他負債累累,簡直都不知道下來咋辦呀,自己已經漸入老年,精力身體大不如前,眼看著賺不來錢了,不要說以後的養老,就是現在的腳面土都蹬不離,以後的路想了都害怕等等苦楚。

我勸他說等明年兒子轉正就好了,就有了住房公積金,工資也會慢慢漲的,過不了幾年就好了。誰知道他說下來兩個媳婦要娶,二兒子大學要上,房子要買,媳婦要討,一說起來他都想哭,以後的日子想都不敢想了,他都後悔供兒子讀了大學。我聽了自己也感到愕然,想了想還真的是這個情況,只能好言勸他想開點,拿所謂的船到橋頭自然直之類的寬心話勸他。

也是去年,甘肅的戰友生病到西安醫治,我去看他,恰好他兒子也在西安,問了知道大專畢業在地鐵安保上班,月工資不足三千,單位有宿舍有灶。我就勸他不如辭職,去跑市場幹銷售。我認為以他的具體情況不宜在這樣單位上班,如果不趁著年輕趕快找機會掙錢,就憑現在的工作,最多落個肚子圓,在西安想買房娶妻安家簡直是在做夢。浪費了我半天功夫,戰友兒子嘴上答應,但昨天在地鐵站還是看見他在上班。當然,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又不是咱的兒子,管不了太多。

我單位前年考進來一個陝北小夥子,人長相如同趙子龍,辦事牢靠,性格寬和,人也聰明。前段時間有機會和我一起搭伴工作,閒談時問起,知道家在子洲農村,今年27歲,家裡有父母和一個出嫁的姐姐和一個正上大學的弟弟,沒有女朋友。問他到成家的年齡了,咋不談一個女朋友呢?單位跟他年齡條件差不多的女子也有好幾個,能不能考慮在同事裡找一個?他說,哥哥你不知道,我的條件就找不到女朋友的,有人介紹呢,但人家一聽我沒房沒車,面都不願意見,本單位的就更不要說了,現在的女子心高的很呢,跟你聊天吃飯出去逛都樂意,但一談婚姻,知道咱人窮家又靠不上,人家根本就沒有這個意思。問了買房的事,小夥子眼淚都快下來了,說家庭困難,父親身體不好,為供自己上學就受盡了難處,現在他就那四千元的工資,每月要給家裡五百元,弟弟上大學他還要每月給一千元生活費,還有學費也要負擔,現在西安的房價這樣子,他說是想都不敢想。聽了,我只有沉默,小夥子說的都是實話,單位像他這種情況的小夥子還有好幾個,大概都是這種情況,過了三十的女的也有好幾個,成天就跟著他們男的吃飯廝混,但就是不談正事,一個跟一個比,心都高的很,最大的女子今年三十九,04年就說他找男朋友要找家境好,本人還必須是個領導,現在她自己到是當了個副科長,也有房有車,沒有男朋友,老有人笑談絕對是處女一個,一個人獨處,好像腦子多少有點不正常,與人交流老是假做少女狀。

自古識時務者為俊傑,人貴有自知之明,大丈夫審時度勢,男兒當自強。人家孩子能那樣決定,自然有人家的道理,也許咱的見識、格局、理解都不如人家。


CCP老奎叔


流浪者之歌,有一句臺詞,賊的兒子永遠是賊,律師的兒子永遠是律師,現實中,這話也不無道理。農村娃能在人才輩出的今天,進入大學校門,本身就體現出自身的實力,而要真正融入到五彩繽紛的城市生活,融入到所謂的上流社會,他們的道路既坎坷又艱辛,而要達到這個目的,他們付出的努力往往比城裡孩子還要多,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入到每年公務員的招考,從農村出來的孩子,肯吃苦,老實忠厚是他們的外衣,但是不善於交際,更沒有複雜的社會關係網,要想在這蒼海茫茫人才輩出的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嬌嬌者,他們惦量自已不是那塊料,所見所聞,耳聞目睹都會使他們心灰意冷,他們知道城市的孩子有著先天的優勢,複雜的人際關係駕輕就熟,想辦成什麼事,就知道怎麼去燒香,在同場竟技的職場上,他們落伍了,同時也滋生了讀完大學的農家弟子,不敢報考國家公職崗位,而且留下了恐懼隱影,一年一年往下傳。你們憑良心講,在你們的周圍,那些年輕的公職人員,基本上是城市娃多,好多公職崗位是父傳子或母傳女,因為他們的知曉怎麼去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