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这项研究,点出了我们时代的困惑。

美国的这项研究,点出了我们时代的困惑。

美国有一项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儿童的智力下降了10%。原因是缺少了想象力,手机、电脑各种媒体过剩的时代,使孩子沉迷于跳动刺激的画面,但是除了瞬间的开心,其实孩子什么都得不到什么反而会学到一些坏习气。愚以为读书是解决这一现状的根本办法。

“腹有读书气自华”,读书的好处大家都十分明了,无须赘述,为了像个读书人,有多少人置办了书架,买了一架的书,但是这架书,是不是终究沦为了装点门面的摆设呢?自己为了生活奔忙,本想着自己的孩子看到这一架书,会诱发他读书的欲望,从而爱上读书,但是实际情况是孩子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怎么办呢?下面我想就自己的经验谈一下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希望能帮到已经为人父母朋友。

第一,与孩子一起读书,最好先于他去阅读。这招最管用,虽然会占用到大家的时间,但是你们知道多读书一定不是一件坏事。尤其是为了孩子我想你是愿意付出这个时间的。

“下河才知水深浅,出腿再看两脚泥”,只有先于孩子阅读,才能知道他所读书之 “三味” ,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的阅读进行指引,才知道说什么最能吸引他去主动地读,才可以与他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将会更加融洽,更加亲密。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小学生的必读书之一,但是这本书开篇的部分是东北一个小山村的环境描写,故事性不强,一般孩子拿到这本书,没有几分钟便会打瞌睡,根本提不起读下去的欲望。我读了这本书后,跟我的孩子讲了这样一个细节:作者的母亲早早去世,父亲再娶,这个家里除了爷爷都不喜欢她,在萧红的心里,她最害怕奶奶。萧红生活的年代,窗户都是用纸糊的,萧红喜欢用手指把纸捅破往里窥视。有一次她举着手指捅窗户纸的时候,没想到奶奶居然拿着针在里边等着她,一指头下去,手指就被扎破了,从此萧红就不敢再去捅窗户纸了。听了这个小细节,孩子眼睛发亮,自然去书中找,并且也顺利地读完了书,读完后还过来与我探讨圆子可怜的遭遇。

第二,与孩子聊书。只有读书,没有交流,阅读就会索然无味。我相信爱读书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当读完一本书后,总有一种想要跟人交谈一番的迫切心情,真是不吐不快。想要让孩子走上爱读书的这条道路,你就需要坐下来,和他一起聊聊书中的人物,书中的故事,没准可以有新思想的碰撞,让孩子开了眼界的同时,认识也变得更为深刻,同时为了缓解大脑也可找来相关的影视作品一块欣赏,对比文字与影视剧表达的不同。

不同体裁的书,聊法不一样。但无论聊什么书,都要精心选择问题和话题,聊出这本书最精要、价值最大的地方。聊童话,小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复述故事情节上,大一点了可以把重点放在研究故事的冲突上,如果孩子上五六年级了,这个时候可以像法官一样去审视书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对他们进行评判,或者为他们设定一个不一样的选择。


第三,每天要有固定的阅读时间,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虽然我们每天已经很忙碌,但是拿出时间给孩子阅读仍应是必不可少的。选一个父母孩子都方便的固定时间,每天到点便雷打不动的开始读书,这样可以有一种很强的仪式感,让孩子觉得这是一天中非常重要的时刻,要特别用心才可以。我们因为生活的忙忙碌碌也渐少了读书的兴趣,如果可以像古人一样:焚香沐浴为读书。我们关掉手机,关掉电脑,静下心来,那么也可以促使自己养成读书的习惯。

第四,鼓励孩子自己挑选书籍。

李希贵校长说,迄今为止,他还没有见到过不爱读书的孩子,只不过孩子不爱读你为他准备的书。因此,家长不妨与孩子商定这次读你挑选的书,下次读我挑选的书,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样孩子就不会特别抵触朗读,反而有一种参与的成就感,尤其是当你也在认真读他挑选的书时,他会更乐于跟你一块聊这本书好在哪里,千万不要小瞧孩子,这时你也许会发现他的成长已经超出了你的想象。

第五,听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现在可以用来听书的手机软件非常多,听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还可以一边劳动一边听,增加劳动的趣味性,使自己的零散时间都利用上,一举多得,也可以缓解读书时间过长眼睛的疲劳。我最爱用的听书软件是喜马拉雅,至今已经跟孩子一块听了六七部书了,听得最早的是曹文轩的《草房子》,这部书我的儿子听了不止一遍。因为现在录制的读书节目都很讲究,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还会有很强的现场感,很有气氛,让孩子可以一边听,一边让思想跟着作者去流浪。

第六,教会孩子批注式读书。这个有点难,而且也最容易挫伤孩子读书的积极性,所以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最初的时候,可以示范给孩子看,提着笔读书,读到精彩处,标画下来,写两个字“精彩”“妙笔”等,如果孩子觉得有趣,不抵触则可以逐步加深,教会孩子圈点批注,指导孩子做笔记,写感想,实际上这些在学校里老师也会教的,不过如果是和家长一起做的,那感觉肯定不同,如果你前边几步做得都很好,我想孩子是很乐意跟你一块做批注,你们还可以比一比谁的批注更精彩。

第七,根据所读的书天马行空的去展开想象与联想。书中人物的遭遇在哪里还见过类似的,给书中的人写封信,或是帮他写篇日记,或是给书中的人物一个不一样的结局,这个跟聊书有相似之处,但把它拿出来,主要是因为这个工作可以在书读完之后去做,增加孩子的思考,加强他的阅读积累,提升鉴赏能力。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满身书香,金子一样的少年时光,应该阅读金子一样的图书,做爱读书的家长,引领孩子成为最幸福的读书人吧!

琅琅读书声,就是孩子的朗朗乾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