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勞動訴訟要多少錢?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的區別?

來源: 大律師網

導讀:勞動仲裁與勞動訴訟都是解決勞動爭議糾紛的途徑,但是法律規定仲裁是前置程序,只有勞動仲裁不受理或者處理結果不服才能去法院提起勞動訴訟,僅有少部門勞動爭議能直接提起勞動訴訟,今天大律師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勞動訴訟”的相關內容,那麼,勞動訴訟要多少錢?勞動訴訟時效多長時間?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的區別?


勞動訴訟要多少錢?

2020勞動訴訟要多少錢?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的區別?

  訴訟費是指當事人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程序應當繳納的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的訴訟費用包括:(一)案件受理費;(二)申請費;(三)證人、鑑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準交納:(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勞動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0勞動訴訟要多少錢?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的區別?

  勞動仲裁到法律訴訟之間是有時間限制的,具體可分二種情況:

  1.如果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向法院起訴的,向法院起訴的期限為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

  2.如果是用人單位認為所作出的終局裁決有法定違法情形的,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的期限為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

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的區別?

2020勞動訴訟要多少錢?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的區別?

  1.性質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雙重特徵。行政特徵是指,仲裁機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即機構組成具有“三方性”,同時在方針、政策、規章等方面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領導;司法特徵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具有一定的裁製權,仲裁機構所作出的裁決書在當事人未於法定期間內起訴的情況下即產生法律強制執行力。勞動爭議糾紛則是完全的司法性質,具有最終的司法裁判權。

  2.依據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事訴訟法》。

  3.原則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是:①先行調解原則;②少數服從多數原則;③及時原則。

  勞動爭議訴訟的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4.程序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只有一審,仲裁裁決作出並送達後,仲裁程序即終結,如當事人對裁決不服,不能向上一級仲裁機構再行申請,而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進入訴訟程序;勞動爭議訴訟則有二審,訴訟一審結束後,如對一審的判決不服,當事人可向上一級法院上訴,二審法院應對一審法院判決所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全面審查。

  5.審限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的審限為自立案起之日起60日,案情複雜需延期的,報批後可最長延期30日;勞動爭議訴訟一審的審限為: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報院長批准可延長六個月;簡易程序三個月,訴訟二審的審限為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可報批延長。

  6.效力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的裁決作出後,如果當事人未在收到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起訴,則裁決發生法律效力,而如果當事人在此期間內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則仲裁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爭議案件內法院從頭另行全面獨立審理。

  7.收費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受理費雖然都是最終由敗訴方承擔,但收費標準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受理費有全國統一標準,為10元;而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則為:50元。

  8.當事人稱謂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中的當事人分別稱為:申訴人、被申訴人、第三人;勞動爭議訴訟中的當事人則在一審時被稱為原告、被告、第三人,在二審時被稱為上訴人、被上訴人、第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