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時就成千古一帝,沒有人能複製他的人生

13歲時就成千古一帝,沒有人能複製他的人生


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持久的統一國家,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一個人的意志:秦始皇,自封的第一個皇帝。

在他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之前,中國是一個由不同國家組成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民族和語言。期間被中國歷史學家稱為春秋時期(公元前771 - 476),該地區在周朝國王名義上的控制下,但在現實中,這種封建制度的政府只意味著一個象徵性的權威與皇室王位。

在所謂的“王國”下,多達140個小國爭奪權力和領土。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476-221年),權力被統一到七個國家:齊、楚、燕、韓、趙、魏、秦。

在中國歷史上的這個時候,根本不能確定會出現一個包羅萬象的中國身份或國家。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各個王國之間巨大的地理、氣候、文化和種族差異更有可能使該地區在許多世紀後以與歐洲相似的方式發展,形成多個截然不同的國家實體。


13歲時就成千古一帝,沒有人能複製他的人生

秦的崛起

公元前247年,一位名叫嬴政的13歲王子繼承了秦國的王位。他繼承了一個軍事化的國家,在這個國家裡,有效的官僚制度、強大的軍隊和能幹的將軍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強大而無情的戰爭機器。

嬴政處死或流放了他的對手,任命了非常有能力的將軍和顧問,征服了該地區的其他六個國家,到公元前221年,所有七個國家都在他的統治下統一了。

他蔑視“王”的舊稱,自封為“黃帝”。因為他是秦朝的第一個皇帝,他被稱為秦始皇。

司馬遷曾評價:秦始皇的胸脯像鷹一樣鼓起來,聲音像豺狼,是個缺乏憐憫的人,有一顆狼的心。

秦國的統治哲學一直是法家主義:嚴格的權力集中和嚴格的執法。

皇帝現在開始在全中國推行這種哲學,無情地推行文化、語言、經濟和技術的統一。除小篆外,其他文字一律禁止。為了禁令的徹底施行,皇帝下令活埋400名儒家學者,燒燬所有現存的書籍。

他的統治標誌著中國歷史和文化上一個新的“元年”。他還引入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有一個統一的度量衡系統,統一的貨幣,甚至馬車的軌距也被標準化了,這樣整個帝國的車軸寬度都是一樣的。


13歲時就成千古一帝,沒有人能複製他的人生

新的制度

帝國新的社會和政治秩序反映了自春秋時期以來的變化。

封建制度被廢除,廣大農民現在效忠國家,而不是封建或氏族領主。

超過10萬個貴族家庭被遷移到皇帝的首都咸陽(陝西省西安附近),他們的武器被沒收,熔化,然後鑄成巨大的雕像。

在戰國時期,持續不斷的軍事競爭壓力通常有利於出現更多的精英晉升渠道,從而促進了社會流動性,同時削弱了貴族血統的重要性。

在秦朝,貴族統治被集中的官僚行政所取代,國家被劃分為36個郡,這些郡是由任命的(而不是世襲的)統治者控制的行政區域。審查人員在全國各地執行秦律。

秦朝也出現了一種新的社會分層模式,社會分為四個階層:紳士(士),農民(農),以及在周朝出現的兩個新階層——工匠(工)和商人(商)。受過教育的紳士將取代貴族成為國家官員的主要來源。

根據官方記載,商人階層是社會中地位最低、最受鄙視的階層,在法律上受到歧視;然而,富有的商人能夠利用他們的財力成為重要的政治玩家。


13歲時就成千古一帝,沒有人能複製他的人生

偉大的作品

秦始皇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他雄心勃勃的土木工程項目,儘管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生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傳統上認為,他建造了中國長城的第一部分,將戰國時期修建的部分舊城牆連接起來,然後再新建數千英里的長城,以抵禦北方遊牧部落的入侵。

其他項目包括建設靈渠,連接湘江和灕江,這樣軍事物資就可以從中國北方運輸到南方;建設軍事道路,包括從咸陽到長城的“直路”,全長497英里(800公里)。


13歲時就成千古一帝,沒有人能複製他的人生

兵馬俑

最著名的皇帝的冒險是建造他自己的複雜的陵墓,這花了38年和70多萬工人建設。

它由一個巨大的金字塔組成,上面覆蓋著泥土,形成一個巨大的土丘,高328英尺(100米),寬1640英尺(500米)。

在金字塔裡有一座墳墓,他深愛的帝國在那裡被微縮地重塑,包括液態水銀的河流和海洋。

秦始皇陵的周圍埋著巨大的坑,坑裡有成千上萬的真人大小的兵馬俑、官員和藝人,他們都是為了在死後侍奉皇帝。

陵墓的工作人員在完成任務後被殺害,因此陵墓的位置和內容的秘密也隨之消失,而這座陵墓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沒有被發現。

秦始皇狂妄自大導致秦朝最終還是短命了。

由於對殘酷的敲詐勒索和多年的強制勞動的深深怨恨,再加上過於雄心勃勃的土木工程導致的破產,農民的動盪不安,破壞了皇帝和他的主要顧問的精心安排的行政管理,其中主要是宰相李斯。

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去世時,他的小兒子胡海在謀臣和前導師趙高的影響下奪取了皇位,並流放了李斯,後來又處死李斯。

胡海在位僅僅三年就被謀殺,他的繼任者子英發現他的權力如此之小,以至於他採用了國王的頭銜,而不是皇帝。


13歲時就成千古一帝,沒有人能複製他的人生

漢朝

中國陷入叛亂和內亂,子英即位幾天後,漢朝將軍劉邦進軍咸陽。

第二年,公元前206年,他宣佈自己為漢朝皇帝,漢朝繼續統治中國400年,形成了中國後來的歷史,

以至於中國的主要民族現在被稱為漢人。

漢人向各個方向擴張中國領土——西至新疆和中亞,東北至滿洲和朝鮮,南至雲南、海南和越南。最重要的是,他們消滅了北方強大的匈奴帝國。

他們還重新儒學作為官方哲學:儒家教育和道德很快成為學者型官僚主義的基石,最終形成至關重要的公務員考試製度的基礎,這將給帝國精英的基礎機構的力量和戰鬥貴族了幾千年。

漢朝成功地建立和維持了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中國,這是建立在開國皇帝打下的基礎之上的。

漢朝最終在公元220年滅亡,內亂和自然災害使中國人相信他們的王朝已經失去了“天命”,讓位給了暴力和混亂的三國六朝時期。

儘管中國人口從公元1560年的5400萬銳減到公元280年的1600萬,但統一中國的概念歷經了360年的分裂,使隋朝在581年實現了統一。


13歲時就成千古一帝,沒有人能複製他的人生

如果覺得本文好看,請點贊+關注支持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