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吾輕汝重-看職場生存法則

藉著放假空檔,追了幾集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看劇看人生,追劇追道理,如果能從娛樂看劇中求得一點做事做人的道理,也不枉費了放在電視劇上的時間。

知否,知否,應是吾輕汝重-看職場生存法則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文章內容,對主要人物做個簡單介紹,見人物關係圖(工作習慣,畫成了組織架構圖的樣子)


知否,知否,應是吾輕汝重-看職場生存法則


首先欣賞三段精彩片段吧。

片段之一:

明蘭,聰明機靈,活潑可愛,但是衛小娘所生,屬於庶女;衛小娘在家中作為一個不受寵的小妾,經常被苛待,缺水斷糧屬於家常便飯。明蘭藉著自己投壺的本事,得到其父親,也就是家裡主君的關注,終於求得一次主君光臨衛小娘住處的機會。幼小的明蘭以為自己終於得到了一次向父親訴苦的機會,在不顧母親百般阻擾的情況下,還是義正言辭的訴說了自己所受的委屈和不公。原以為主事的父親會給自己和母親做主,從此以後生活順遂……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雖然父親也真的去查明事情原委,想還苦主一個公道,可是結局卻太具有戲劇性了。害人者(林氏)非但沒有得到懲罰,反而讓衛小娘失去了一個最得力的丫頭。這個被衛小娘揭發的樑子種在了林氏的心中,最終衛小娘在不知不覺中被人陷害,導致一屍兩命。導演用“明蘭極度悲痛,一頭紮在地上”給這個事件畫上了一個句號……

劇情通過他人的旁白,讓我們知道失去母親,被祖母養在身邊的小明蘭,變得不再那麼活潑可愛,而是喜歡一個人安靜地待著,變得謹小慎微,乖巧懂事,甚至從來不會給祖母帶來哪怕一點的麻煩。人物性格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段之二:

為了多磨練明蘭和如蘭的性子,培養貴人氣質,盛老太太請來了自己的好友——宮中的孔嬤嬤來教授禮儀。兩位老人一起喝茶,孔嬤嬤對明蘭讚不絕口,但是祖母卻一直在說明蘭資質不好,比不得兩個姐姐,孔嬤嬤被祖母對明蘭的一再否定逼急了,覺得這個盛老太太簡直是老糊塗了,根本不疼明蘭,欲憤然而去,盛老太太卻情緒激動,說了這麼一段話:“我屋裡,我從小養大的孩子,我能不心疼?那其他兩個呢,一個是嫡出,一個是寵妾,她就我一個老婆子給她撐著,是,我如今是老神仙,老祖宗,大家都來拜我,可我是上了年紀的人哪,今晚脫了鞋和襪,未審明朝穿不穿,明蘭如今在家裡頭,謹小慎微,你,你誇她,那兩個安能如意啊?你誇得越多越是害她,你說我心氣小了,是小了,我是關心則亂,關心則忍,不光我忍,就連明丫頭因為我也忍了不少事,從不給我添一絲絲的麻煩,我不疼她,哪個疼她”


知否,知否,應是吾輕汝重-看職場生存法則

片段三:

明蘭和如蘭被墨蘭陷害,受冤枉被罰到去跪祠堂,如蘭生氣地責問明蘭,為什麼不說明事情真相,為什麼不給自己爭辯,明蘭反問如蘭,你倒是喊冤了,你倒是給自己爭辯了,可是結果呢?然後明蘭看著窗外,說了一句,起風了,如蘭生氣的說,都到這個時候了,你還關心起風了,明蘭說,起北風,天氣要變冷了……鏡頭切換到主母因為天氣變化,對自己女兒的各種擔心,開始想盡一切辦法,為閨女解圍。


知否,知否,應是吾輕汝重-看職場生存法則

有人說,宮鬥劇、宅鬥劇沒有意思,都是女人們來消耗時間的項目,可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想好好生活,從劇中看懂做人的道理,也未必不是一個充分利用時間的好項目。

這三個片段,在我腦海中清清楚楚的呈現了八個字“順勢而生,逆勢而亡

”。

把這洋蔥一層層撥開看看,到底什麼樣的形勢,造成了芸芸眾生的生死存亡吧。

有冤,要不要說?

衛小娘的委屈由明蘭之口訴說給了主君,主君自然要給衛小娘做主,做主就需要去質問責任人,也就是劇中的大娘子或是主事的寵妾林小娘,這就給了對方辯白的機會,只要有機會讓你開口,就有機會給自己洗白,何況還是主君的寵妾。林小娘不愧是高手,眼淚永遠是對付男人的殺手鐧,特別是自己寵愛的女人的眼淚,更是容易讓一個男人失了方寸,再加上林小娘一直在主持家裡大小事務,在自己身邊早就培養了不少自己的人,給衛小娘的東西,賬目造假也是輕而易舉之事;林小娘的人去搜房,栽贓簡直更是小菜一碟。結局顯而易見,在主君這裡,苦主最後變成了惹事之人,還無辜失去了自己的得力丫頭。

委屈可不可以說,可以說,但是要看,你在主事的人心裡到底幾斤幾兩,還要看目前實際主持大局的人,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如果你在boss眼中僅僅是團隊一員,還不足夠讓boss對你高看一眼,委以重任,袒護重視的時候,委屈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餵飽自己,撐大格局的。

有才,要不要漏?

長大後的明蘭,遇到委屈不再憤憤不平,學會了忍,遇到事情,不再強出頭,學會了退讓。因為就像祖母給孔嬤嬤說的那段話一樣,即使得到了老祖母的庇佑,但是在實際掌權者那裡還是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何況還有當權者虎視眈眈的監視。

上學那會記得自己是一個性善論的絕對支持者,但是工作之後卻感到,性惡論好像更能很好的解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兄弟姐妹之間會比較父母的愛,同事之間會比較薪酬待遇的高低,每個人都試圖拿著某種特質和他人進行比較,比較,無處不在,只有當比較的結果顯示自己高人一等,才會讓人產生類似優越感的情緒體驗,否則就會感到失望,會產生對比自己優秀人的嫉妒和憎恨,欺負和打壓變得水到渠成。所以,想在形勢不利於自己的條件下生存,只能韜光養晦,臥薪嚐膽,收起自己的小聰明和小優勢,才能讓自己先生存下去,如果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怎麼能有發展的機會呢?

有才要不要漏?可以漏,一看形勢,二看你所謂的才到底比別人高出了幾個level,最近在看《從0到1》,裡面有個觀點很有意思,不妨來感受一下,當你的產品創新和優勢沒有高出同行大概10倍的水平時,請不要自視自己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因為產品的創新和優勢經過層層削弱,最後到了用戶手中,其影響將會變得微乎其微。同樣,你的才能還不足以為企業和團隊創造多大改變,還不足以影響到你的boss的時候,請收起你的小聰明和優勢,因為經過層層影響,千言萬語,你那點小才能,可能到了boss那裡卻變成了不起眼的小把戲或小聰明,更甚至,到最後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有理,要不要辯?

明蘭和如蘭被罰跪祠堂的那段話其實已經講得很明白,如蘭生氣地責問明蘭,為什麼不說明事情真相,為什麼不給自己爭辯,明蘭反問如蘭,你倒是喊冤了,你倒是給自己爭辯了,可是結果呢?當主君/領導已經不再相信你的時候,你每一句辯白都是徒勞,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甚至會激起主君/領導更大的憤怒,認為你態度有問題,認為你是在挑戰他/她的權威,結果會罰得更重。倒不如像明蘭那樣,當形勢不利於自己的時候,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態,你說什麼,我都不再辯白。信任了,我說什麼你都會信和認可,如果不信,說什麼都是徒勞。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或者目前仍然是幼年時期的明蘭,在經過一次次的跌跌撞撞,頭破血流之後,有些人選擇了適合幼年明蘭性格的工作,有些人最終變成了長大後的明蘭,一直都說性格無所謂好壞之分,所有的好與不好,在當面這種變幻莫測,萬千變化的形勢之下,只有順勢而為的性格才會是最讓人舒服的存在。

順勢而生,逆勢而亡,

想要生存和發展,要麼改變自己適應形勢,要麼改變形勢,保持自我,這一切,決定權在自己。

作者簡介:

Catherine, 中國政法大學心理學碩士畢業,職場媽媽,閒暇之餘,喜歡分析、反思,胡亂寫寫,求得一份心靈的安靜和自我的成長。

白羊座,一個腦子一熱就喜歡瘋言瘋語的星座,所想所寫均為自我娛樂,如志趣相投,歡迎關注。

本號發表文章均為個人原創,轉載請標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