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鹿哥平時很少看電視,但是鹿哥最近迷上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不管是服飾、畫面、音樂還是人物塑造、背景打造都非常的精良、細緻,很良心的一部好劇。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這跟各大播放平臺充斥著的快速、簡單、粗糙的視頻有本質區別,鹿哥好奇去查了一下這部劇,原來是由正午陽光出品的。

可能大家對正午陽光不大熟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正午陽光認證的劇基本都是好劇,類似這兩年的爆款劇:《都挺好》《琅琊榜》 《歡樂頌》《偽裝者》等等都是正午陽光出品的,以至於正午陽光出品良心國產劇是一個公認的事實。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一般來說正午的劇都有背景佈局真實雅緻、注重細節、人物刻畫鮮明的優點。

而促使鹿哥想仔細談一談《知否》這部劇的原因,主要是鹿哥覺得這部劇每一個人都很值得被說,尤其是硬核奶奶團和蓮花作妖團的各位成員們,各種說話做事的伏筆、作風,還有前後的對比呼應,很有趣。

還有明蘭實在很聰明,知道如何在每一個境遇裡活的最好,不自怨自艾,相反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與價值,冷靜自持,教科書般的教你如何認清自己,知道怎麼對自己好,是一朵真正白蓮花,此處為褒義。

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情節。

那麼,就開始吧!

那麼第一講,我們就來講一講《知否》裡面的男婚女嫁吧。

《知否》中婚嫁的場景有好幾回,大姐華蘭、二哥哥長柏、宥陽老家長房哥哥、墨蘭、明蘭等都有婚嫁場面。

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古時候婚嫁禮儀有哪些。

明蘭替丹橘計劃婚事時候說過要“問名、納吉、下聘”。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那麼,問名、納吉、下聘是什麼意思?除了這三項,還有其他的禮儀麼?

中國傳統婚嫁習俗講究的是“三書六禮”,這些禮儀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三書分別是指:

聘書,就是男方要求娶女方時出具的訂親書、下聘書,古人也是非常講究文書的;

禮書,就是男方的聘禮清單、女方的嫁妝清單,聘禮越多說明嫁過去以後在婆家越受重視,嫁妝越多說明嫁過去以後在婆家越受尊重;

劇中,嫁女時候都提到女方要帶嫁妝過去傍身,但是真正畫面中出現正式的嫁妝單子也只有2回,一回是盛家老家宥陽長房長女盛淑蘭合離時拿出嫁妝單子一分為二,還有一回是二哥哥長柏迎娶海氏前,海家送來的嫁妝單子,大娘子特派人送來給當時管家的明蘭過目。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還特意給了嫁妝單一個特寫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鹿哥酸了,海家可真有錢啊,嫁妝真算的上是豐厚了!

迎書,就是成婚當天,男方給女方的文書,這在一定程度上就相當於是我們現代人的結婚證了,兩個人成親既要祖宗、神明、鄰居、家人都知曉見證,也要有文字為證。

六禮分別是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分別是指:

納采,主要是男方找媒人到女方家去提親;

劇中小公爺家的郡主母親想去提親明蘭時遇上文炎敬剛好帶著媒婆提親如蘭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問名,主要是類似男女雙方測八字看命運之類的形式,八字不合雙方再喜歡也不行;;

納吉,主要是問名之後,男方將雙方是否八字合的結果通知女方,合的話基本婚事就定了,類似於訂婚。

納徵,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哦,是男方下聘禮哦,這個對女方來說是特別重要的環節啊,剛剛鹿哥之前提到過聘禮越多,說明越受婆家重視,以後日子越好過;

劇中第一集就是華蘭未來夫家忠勤伯府袁家來盛家下聘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這裡鹿哥還要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何主禮是大雁,其餘再豪華的東西都叫做副禮呢?

用大雁做主禮,主要有2個意思,1個意思是“取其順陰陽往來”,古人認為,男為陽女為陰,且大雁是專情的象徵,取個好兆頭,吉祥意,夫妻忠貞。

請期,字面解釋就是男方挑一個適合婚嫁的黃道吉日,並徵得女方同意,就是定婚禮日子;

親迎,就是最後一個步驟,成婚當天男方去接女方出門至男方。

顧二去迎明蘭出門,闔府熱鬧非凡。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至此,一套婚嫁儀式才算是走完,當然到男方家還有一系列禮儀要行,但最主要的算是完成了。

在男婚女嫁系列劇情中,最抓人眼球的莫過於新郎新娘是“紅男綠女”而不是“紅女紅男”。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知否?知否?應是男婚女嫁

這是符合歷史的,宋朝是沿襲唐朝的婚嫁服侍,並不是為了追求熱度與眼球的瞎改編。雖然現代審美是覺得紅綠搭配醜到爆的,但是劇裡面紅男綠女還是很有看頭的,而且新娘沒有紅蓋頭,是用團扇遮臉,很容易讓人想到“羞怯而又溫柔”的百合花。

這部劇,在婚嫁禮儀的表現上算得上是精心打造、細節感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