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駐村“排頭兵”——鄧州市政府辦張光森駐村工作紀實

“對我們好的沒話說!”“給村裡辦的好事數不清。”……在鄧州市裴營鄉寇營村與和平村,提起駐村第一書記張光森,群眾的稱讚絡繹不絕。張光森,鄧州市政府辦綜合科科長,2015年作為第一批駐村幹部,先後在裴營鄉寇營村與和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當好駐村“排頭兵”——鄧州市政府辦張光森駐村工作紀實


駐村工作以來,他用實際行動,在本職崗位上,當好駐村“排頭兵”,做好群眾“領路人”,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2015年底,張光森作為駐村幹部來到了裴營鄉寇營村,該村由於組織軟弱渙散,工作比較靠後;“剛開始,壓力確實不小。”張光森說。由於他之前在機關工作,基層經驗不足,起初工作開展沒抓手。面對這一現實問題,他立足崗位,當好駐村“排頭兵”,緊密團結村“兩委”狠抓黨建,建強基層組織,還主動向幫扶責任人和幹部請教學習,創新工作模式,同時積極走訪瞭解群眾,盡心竭力為群眾辦事,提升群眾滿意度。


當好駐村“排頭兵”——鄧州市政府辦張光森駐村工作紀實


“只有為民辦事,才能取信於民。”張光森講道。面對寇營小學設施老舊,村莊道路雨天泥濘等現實問題,他與村幹部積極協調項目資金,全面整修校園、維修道路,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在瞭解貧困戶薛祖琴,獨自照顧重病的婆婆,家庭負擔很重的情況後,他主動為其購置生產生活物資、協調宅基地……,穩定其生活。看到他的付出,群眾評論道:“咱寇營村來了一位好書記!” 通過他和村幹部的共同努力,2017年寇營村摘掉了軟弱渙散村的帽子。


“張書記,真捨不得你!有時間你可一定要回來看看。”2017年底,駐村第一書記任期調整,張光森被派往裴營鄉和平村擔任第一書記。離開寇營村時,很多幹部群眾都過來送他,有些人還眼含淚花。


當好駐村“排頭兵”——鄧州市政府辦張光森駐村工作紀實


和平村是個貧困村。駐村工作後,他配合村“兩委”班子搞建設、抓生產、保民生,力爭脫貧路上不讓一戶掉隊。“工作中群眾對我們的期望很高。”張光森說,在和平村很多群眾都認為,駐村第一書記是他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為了不辜負群眾期望,他與村“兩委”班子一起,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只要有時間,他就與村幹部一起,活躍在田間地頭和群眾家裡,瞭解群眾所需,解決群眾難題。


當好駐村“排頭兵”——鄧州市政府辦張光森駐村工作紀實


“要不是張書記和村幹部的幫助,我們一家人的苦日子肯定沒頭!”貧困戶夏東方說。在走訪調查中,他發現夏東方有勞動能力也很能吃苦,因妻子重病致貧;瞭解情況後,他幫助其申請小額貸款,並提供養殖技術,從根本上進行扶持。在抓好個人脫貧的同時,他與村“兩委”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鄧州市金禾吉有限公司,回收加工周邊耕地秸稈,增加群眾收入;引進鄧州市新鵬新能源電子廠,為群眾提供50餘個就業崗位。利用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


當好駐村“排頭兵”——鄧州市政府辦張光森駐村工作紀實


看到該村基礎設施差,群眾活動不便,他與村幹部積極協調各項資金300餘萬元,完成主幹道路硬化,文化廣場建設,小學改造,村莊綠化,辦公設施完善和村衛生室建設等項目,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由於成績突出,他榮獲2018年鄧州市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張書記多方努力,完善各項設施,使大夥娛樂交的流地方多了、關係近了,現在的和平村越來越和平。”和平村黨支部書記孫巖青說。


疫情防控兩肩擔。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被抽調到鄧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在指揮部忙碌值班值守的同時,他還積極支持和平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多次為該村送去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質,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盡顯責任擔當。


當好駐村“排頭兵”——鄧州市政府辦張光森駐村工作紀實


當好排頭兵,做好領路人。在駐村工作中,張光森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用“農業+產業”的發展模式,帶動群眾就業致富,為脫貧攻堅任務的圓滿完成提供了堅強保障。(陳會 曹陽玉)

編輯:林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