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從鄭州開車行駛在連霍高速快到鞏義的時候,往往都能看到北邊的邙山上聳立著一座高高的古代樓閣,預示著那裡有一座很有歷史很有故事的古村落。這座古村落就是遊殿村,名字聽起來就像那座樓閣一樣氣宇非凡,而這裡的傳統民居建築確實很有特色,這個村名也據說與北宋文藝皇帝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遊殿村位於偃師東北角的邙山上,北臨黃河,南望伊洛,是河南省傳統村落,村裡保留著一大批具有獨特民俗民風的傳統明清建築,還有大量天然形成的異形奇峰,被稱為“小張家界”。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遊殿村的村名由來跟宋徽宗有關。相傳北宋時期,宋徽宗趙佶帶領皇親國戚到鞏縣皇陵掃墓,中途夜宿會聖宮(遺址在今山化鎮寺溝村鳳凰山。掃墓完畢,不知是何原因,趙佶的心情很不好。他下旨說暫不回汴京,再次到會聖宮小住。小住期間,趙佶帶人到邙山散心,並傳下口諭,向北到能看見黃河的地方止步返回,向南到能看到洛河的地方止步返回。飽覽邙山無限風光,趙佶心胸大開,高高興興地回了汴京。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趙佶走後,地方官民為了紀念他此次邙山之行,就在其看到黃河和洛河的地方各建了一座宮殿,分別叫南遊殿(遊殿村由此得名)和北遊殿(屬鞏義市康店鎮)。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文昌閣位於玉皇閣東南二百米。據清道光20年《創立文奎閣記》碑記載:“忽有馬公出焉,堅其志,以倡首挺身多出己財,邀眾興作創立此閣。”文昌閣由本村馬逸率村民共建而成,高約12米,方形兩層樓閣,供奉文昌與奎星,以此祈求“培補地勢,振興文風”。可惜清代文昌閣在1985年毀於雷電,現為原址復建。雖然高聳巍峨,卻用紅磚壘砌,缺少了原有的古樸風貌。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玉皇閣又稱天爺廟,由天爺閣和東臺組成。天爺閣有上下兩層,上層供玉皇大帝,下層供齊天大聖。傳為清乾隆40年創建,咸豐元年及2001年翻修,青磚壘砌,屋內東側登石階可盤旋上樓,拱門磚券頂,靜穆典雅,古色古香,可以說玉皇閣是遊殿的“鎮村之寶”和地標建築。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對村史頗有研究的老人說,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間,一位母親帶領三個男孩從山西洪洞到此定居,形成了今天六七千人以滑姓居多的村落,整修一新的滑氏祠堂見證了600多年來這裡的滄桑鉅變。村裡還保存著兩座民國時期受人愛戴的兩位同鄉老教師的紀念碑。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因為位於土層深厚的邙山,窯洞便成了遊殿村民居的一大特色。

遊殿村的窯洞分為三種。

其一,在溝邊壁立的黃土崖上挖洞居住,稱為靠山式窯洞。

其二,在平地挖七八米深的方形大坑,在坑的四周挖洞,稱為地坑院。

其三,在平地挖一條街道,街道由明暗兩部分組成,明的露天,暗的是在土壁上掏洞,明暗交替相連,很像新疆的坎兒井。每個洞兩邊明街的一側或兩側,各挖出一個地坑院。幾個或十幾個地坑院通過街道相連,稱為“地下街坊”。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豫西邙山上有很多天井窯院,不過這裡的更加奇特。九個天井窯院連城一體。九戶居民共用一個地下通道進出,幾乎與同村鄉民隔絕,在村內形成一個奇特自然奇觀。被當地村民為九連洞。九連洞倚山而建,院內深約十幾米,地下通道長度約兩百米。天井院之間戶戶緊湊合理且風格各異。置身於此不禁為古人巧奪天的智慧工及豐富的想象力而拍案叫絕。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上有文昌閣,下有九連洞,河南這個氣派古村原來和宋徽宗有關

對於不堪都市喧囂嘈雜的人們來說,到這裡靜聽黃河的濤聲,遠望伊洛平原嫋嫋升起的炊煙,走進靜謐深邃的地坑院感受中原先民的生活形態,撫摸一下消逝的家園大門鏽蝕門鎖,路過曾經的車馬大道,感受村中的古街、古井,聽一聽靜坐在村頭古樹下的老人口述的傳說,會不會喚醒和撫慰你心中的那縷鄉愁?

地點:偃師市山化鎮遊殿村

特色:地坑院,明清建築,天然奇峰峭壁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