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輿論漩渦中的方方到底做錯了什麼?

其實方方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中國社會的價值觀撕裂,有當前事實判斷和情感體驗方面的,有歷史評價方面的。很多人批評方方不在於她能不能寫,有沒有寫的權利,她肯定有這個權利,問題是她是為誰在寫,怎麼寫的,有沒有實事求是地寫。首先不要再說,她寫得只是日記,作為一個公眾人物,著名作家,以日記為名,進行的本身就是一種公共書寫。而且,作為一個成熟的作家,曾經的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方方的文字能力是沒有問題的,所以肯定不會不明白,疫情期間,公眾人物,只是用“我的朋友說”“據說……”……之類的詞,可以有效訴諸人們的恐懼等情感體驗,通過一種非理性過程,直達讀者內心深處。所以,看似不經意的三言兩語,輕描淡寫地一些話,如“我的醫生朋友說……”“我朋友的朋友說……”之類的臆測,就能把同時期官方疫情發佈的信息挑落馬下。我不願意相信方方是故意在做這樣操弄,但我相信她在文字技術上是運用很純熟的。

再者說,氣可鼓不可洩,疫情結束後,方方們可以進行方方面面的反思,這甚至是方方作為作家的職責之所繫,但在疫情期間她這麼做是不合適的,因為什麼是大局,作為一個曾經的廳級幹部,我想不用多說,這點,全國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也比方方明白的多。作為普通人,疫情期間不能做點實實在在的事,但完全可以傳達一種積極的信心,助力於前線戰士早日打敗病毒,有問題,及時通過有效溝通渠道,通過合法途徑向上反映,實在不行也不是不可以在網絡上發佈,但第一反應是隔岸觀火、消極渲染,甚至唯恐天下不亂,就肯定是不對的了。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很明顯是一場戰爭,是我們整個人類針對一種看不見的敵人進行的,是新型的但殘酷性一點也不輸傳統戰爭的非典型戰爭。既然是戰爭,就要分敵我,分勝負,大敵當前,在古代,惑亂軍心者是要抄斬的,在今天,這個道理也不用我多說吧。

可惜,方方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的,我不相信原因在於她的心智沒有成熟,恰恰相反,這是一種基於個體主義、自由主義之上的精緻利己主義考量和文藝想象和情感的網絡宣洩。方方成功了,今天這個世界現在最寶貴的是注意力,方方很成功地把相當大一部分的網絡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自己這裡,或者批判或者推崇,不同派別爭相發聲,爭得不亦樂乎,甚至又成功地忽悠到了西方媒體,如獲至寶,以為撿到槍了,笑死。但相對於方方的大火,誰會注意到,同樣是湖北省作協主席,現任的,我都忘了他或她叫什麼名字,有一篇一閃而過的文字或報道,曾經提到了這位作家在疫情期間的各種行動和努力,但大家誰會有興趣再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和討論他或她。負面新聞總是容易被關注,支持一方藉機宣洩一下疫情期間壓抑著的情緒,反對一方藉機宣揚一下自己的道德優越感。但畢竟,對於人本身來說,不可否認,人和人還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人格境界的高低。評價一個人,應該一方面從道德層面看,看他或她是提升了人們的平均道德水平,還是拉低了人們的道德水準。為眾人抱薪者有可能凍斃於風雪,但最終得到普通民眾認可者,肯定是這部分人。

所以說,有一種自私自利是為了煮熟自己的一顆雞蛋,燒掉整座房子也在所不惜,這可能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提到房子,細心的網友馬上發現方方並不是如她所宣揚的那樣收入一般,人家也是有別墅的人。支持方方通過訴諸法律渠道來打一場維護自身權益的官司,來證明自己是合法合規取得。而不是隻是左一句“極左”“餘孽”,右一句“粉紅”“愛國賊”之類的詞語大棒嚇唬人。這樣只會更加激化矛盾。你方方有言論自由,別人應該也有言論自由是不是?官方到現在沒有對你發表言論說一個“不”字,甚至你有不少在傳統官方媒體任職的朋友極盡各種所能,為你發聲提供渠道,你還有很多朋友或同道者控制著自媒體,老百姓有什麼,能有你這個言論自由嗎?但是庶民匹夫最大特點是數量多,老百姓的一個唾沫星,落到你方方的頭上就是一個大川大河,怕不怕?

再說一句,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不是要反對你發聲,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大狗叫,小狗也叫,一個社會只有一種聲音肯定是不正常的。但是,我請你,只是代表自己就好了,不要隨便代表他人,更不能口口聲聲說代表人民,你代表不了,因為對於你來說,朗朗乾坤,天地正義,人民這個詞太重了,你負擔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