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原來是我們的控制慾在作祟。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慾很強的人。”而不幸的家庭,都有一個控制慾很強的人。

控制慾很強的人不僅能毀滅他人,實際上也能毀滅自己。

某項抽樣調查顯示,422個家庭中,有33個為了監督孩子寫作業在家裡安裝了攝像頭。

一部分家長是為了監督孩子的學習,因為孩子的自控能力確實較弱,需要家長給予適當的監督。

但是一部分家長則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直升機父母”,無時無刻不盤旋在孩子的上空,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

我們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原來是我們的控制慾在作祟。

這種令人窒息的監視令孩子很壓抑,而長期的壓抑得不到舒緩,孩子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1、以愛的名義而控制孩子

大家還記得《小歡喜》裡面的宋倩嗎?

辭去令人豔羨的工作,打通女兒臥室的牆壁換上玻璃,催促女兒吃下準備好的營養餐,毀掉女兒辛苦搭建的樂高……

單親媽媽宋倩的日常寫照,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為了你”的最高境界。

但是,這種無孔不入“包裹式”的關愛,讓女兒英子壓抑地快要窒息,卻又無計可施。

以強勢的風格,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將女兒從頭到腳包裹地密不透風;而女兒只能被迫接受,從而變得小心翼翼。

我們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原來是我們的控制慾在作祟。

這是影視作品裡面的個例嗎?

不,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父母比比皆是。

比如說,有的女生在家和男朋友打電話聊天,聊得特別開心,剛掛了電話,就發現媽媽一直偷偷站在門口聽。

女生剛要張口埋怨媽媽不尊重隱私,媽媽卻搶先說話了:“這男孩多大了?什麼工作啊?父母是幹嘛的啊?家裡幾個孩子啊?”

但凡這個男孩有一點不符合媽媽的要求,媽媽就會逼著女兒跟男朋友分手。

如果女兒不同意,媽媽可能還會採取各種極端的辦法,甚至威脅女兒:“你要不跟他分手,我就跟你斷絕母女關係”。

我們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原來是我們的控制慾在作祟。

再比如說,有的人大學學什麼專業,畢業後去哪上班,都是父母給安排好的,可能你揹著父母去面試了一個自己很喜歡的工作。

剛到家父母卻告訴你:“我們給你安排好了,下禮拜一你就去你舅舅公司上班。”

你要是反駁幾句,父母還會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你選那個破工作能有出息嗎?不聽我的,你就等著後悔吧!”

打著愛的名義處處干涉孩子本該自己選擇的事情,只會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

2、有的父母甚至完全違背孩子的意願控制他,這更是可怕

大家還記得北大高材生王猛嗎?

曾是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還是美國排名前50大學的研究生,高考狀元、北大高材生,美國名牌大學研究生。

這一系列的“光環”是許多孩子和家長夢寐以求的,可這位獲得這麼高成就的孩子卻是對父母“恨之入骨”,

為什麼呢?

我們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原來是我們的控制慾在作祟。

他寫下了萬字長文,控訴父母在他成長過程中控制過度的愛,給他帶來的種種痛苦。

從小母親按照自己的意願,把他打扮成女孩子。扭曲孩子作為男生的剛強勇敢。

這樣自私的愛確實有點讓人心驚。

後來,雖然不以女孩要求了,但是王猛的內心有了陰影。

從小到大,穿什麼衣服,辦什麼樣的事情父母都會干涉,但是真正需要父母給予關愛的時候卻永遠沒有得到。

父母只是以他們以為愛的方式對待著他。

無孔不入的控制,即使後來他到了美國,依然沒逃過父母的眼睛,事無鉅細。

王猛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他長達十幾年不回家過年,其中有6年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聯繫方式。

他自己也學習了心理學的很多知識來挽救自己的性格弱點,但是很多東西都難以改變了。

最後也沒有跟父母有太多緩和。

也許他父母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為兒子規劃的陽光大道,兒子會帶著滿心的憤懣離他們遠去。

這種控制慾太強的愛不僅傷害了孩子,也給父母留下無盡的遺憾。

3、真正愛孩子就與孩子保持界限感

孩子總要長大,有些事情總要自己學著去選擇,哪怕吃一些苦,走一些彎路,孩子有了自己的體驗。

這才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我們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原來是我們的控制慾在作祟。

記得女兒初一去學農基地實踐時,有一個家長就跟老師溝通,說不讓孩子去。

一週離開家長她不放心,孩子不會疊被子,更不會那些種菜,採茶……

老師問孩子願意去嗎?家長說不用問他,她決定了,這一週就讓他在家看看書,複習複習功課。

老師尊重家長的意見。

一個週迴來後,女兒說真開心,輪流值日打飯,去一起野外跑步,一起學農活。

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收穫了很多的快樂。

回校後,據女兒說那個沒有去的同學看著其他同學談論實訓生活,悄悄哭了。

我覺得在他的回憶相冊裡這肯定不是愉快的一頁。

替孩子做太多決定,孩子會沒有自信,更會失去自尊。

每一位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然而有時,這樣的愛卻在不知不覺中超越了親子的界限,成為了親情的羈絆與負擔。

海靈格曾說,好的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所謂界限,正如心理學家瑪德琳·萊文勸誡的那樣,“不要為孩子做他已經會做,或者幾乎會做的事”。

4、紀伯倫《先知》中有這樣一段話送給父母們: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你們可以庇護他們的身體,卻不能庇護他們的靈魂。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每個孩子從離開母體的那一刻,就分離開了,我們可以扶著他們成長,但是不要成為他們的柺杖

當他們可以自己走的時候,我們就放開扶著的手,他們會走得更好。

如果我們是柺杖,離開我們,他們就不會自己堅定的走。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有自由呼吸的空間。

我們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原來是我們的控制慾在作祟。

我是@與玥寶共成長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