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筠連縣:立體種植模式 助力脫貧增收

“我種了6、7畝黃精和油茶,是跟合作社一起合種的,現在已經有收成了,油茶和黃精長勢都非常地好。”近日,筠連縣大雪山鎮高峰村貧困戶潘躍金一邊在地裡忙碌著,一邊對記者說。

宜賓筠連縣:立體種植模式 助力脫貧增收

筠連縣大雪山鎮高峰村是貧困村,全村貧困戶59戶282人。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收入增加了,村民們的幸福感也增強了。

“高峰村是一個貧困村,圍繞村裡的貧困戶脫貧致富,合作社和貧困戶通過合作方式帶動發展,即合作社出種苗、肥料以及技術指導,我們的貧困戶只投入土地和勞力。”大雪山鎮高峰村第一書記張立介紹到。

高峰村以“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帶動農戶發展的模式,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助力貧困戶增收,實現產業脫貧。通過4年的努力,全村逐步形成了油茶、黃精、牡丹、李子、漆樹等特色產業,特別是“油茶+黃精”、“油茶+牡丹”、“漆樹+黃精”三種立體種植模式,實現了土地充分利用和經濟效益更大化。

“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高峰村將繼續壯大立體種植產業,力爭在2-3年內實現立體種植產業規模達4000畝以上,把高峰村打造成立體特色種植核心產業園。”大雪山鎮副鎮長鄭協說到。

據瞭解,高峰村立體種植“油茶+黃精”300畝,投產後,每年可實現畝產值8000元;立體種植“漆樹+黃精”100畝,投產後,每年可實現畝產值7000元;立體種植“油茶+牡丹”100畝,投產後,每年可實現畝產值4400元。(張聚萌 張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