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故事|東塬人,你們以前成過的“神”還記得嗎?"

我的家在銅川市耀州區東塬,所謂東塬,就是耀州城以東,孫塬鎮管轄區,統稱東塬。

東塬為旱塬,一直都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收成就好,所以東塬人以前的產業,只有種植小麥,和栽種較為抗旱的花椒和柿子樹,隨著時代的變遷,東塬人樂此不疲的,更新換代著這兩種樹的新品種,栽了挖,挖了又栽,只想為以後能提高產量打好基礎。

我生長在寶劍山下,五十年代中期,貧瘠的東塬迎來了當年享譽亞洲第一的秦嶺水泥廠,資源地礦山落戶我們村的寶劍山,由於礦山的開採,東塬十幾個村的鄉黨都來寶劍山幹日子活,帶動了東塬經濟發展。

其他村子的人,來水泥廠礦山幹活掙錢,還要翻溝越澗,走個把小時的路,然而我們寶劍村民,因為離得近,到礦山幹活掙錢是最方便的,因打眼放炮的活比較髒,山上採石用手風鑽在石頭上打眼的活,都轉包給了民工,鑽眼打好後爆破工帶來炸藥和雷管,裝炮後炸掉巨石,我剛出校門就幹過那樣的活。

手風鑽裝上鋼鉗,有100斤左右,帶著笨重幾十米長的風帶,人先爬上巨石,在使盡全力把手風鑽提上去,在巨石上打三分之一深的鑽眼,因手風鑽的風力很大,開鑽後要用力抓緊,等鋼鉗進入石頭後才敢懈怠,時常因風鑽風力過大,人有抓不牢的情況下,就連人帶鑽摔下石頭的慘象,刺耳的噪音,嗆人的石沫灰塵瀰漫著整個操作人員,遠處看活像一尊水泥雕塑。

當年打成一個鑽眼才兩毛錢,一天工資才十二塊錢。早上一直幹到中午十一點半,然後吃飯休息,有專門送飯的餐車,把飯送到半山腰,工人休息的班房外,當年的一份肉菜一塊四,兩個饅頭四毛錢,就可以飽餐一頓,對我們貧困的農村孩子來說,能吃上工人的工作餐,那就跟過年一樣。

然而在餐車上買飯那都是極度奢侈的,因為我時常拿著兩個饅頭,生活條件好時還能加點大肉辣子醬,條件差時只能啃幹饃饃了,眼睜睜看著工人把吃了還剩一半的盒飯扔了,心想那麼好的飯菜,他們怎麼還不合胃口?

吃過中午飯,稍作休息又開始幹活了,每天下午三點半震耳欲聾的連環炸石聲雷打不動。炮聲結束後,一天的工作也就隨炮聲結束了。

在離家不遠的索道工段,也都是來自東塬各村的人,民工三班倒上班,這裡條件更惡劣,噪音同樣巨大,放石料的灰塵瀰漫著整個車間,運石料的鐵斗子一個接著一個,幹活的人一定要眼疾手快,用力拉住回來的空斗子,待裝滿料後,使盡全力推出去,八小時的班週而復始,上班期間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然就會被來回穿梭的鐵傢伙給撞了,後果不堪設想。

索道的鐵斗子要經過我們幾個村,小時候還爬過斗子,玩一把空中飛人,其實那是很危險的,抓不牢就有可能從高空中掉下來,當年因為年少無知,現在想想都後怕。

被我們村稱為偽長城的皮帶廊,那是從礦山往城裡水泥廠運石料的運輸帶,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我剛步入社會,在礦山當民工時,還在上面跟工人一起檢修過,走在上面我感覺和走在長城上如出一轍,走到四周空曠地段,居高臨下四面環綠,綠油油的麥田即刻映入眼簾,樹木鬱鬱蔥蔥枝繁葉茂,來回走一遭,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我跟工人打趣說道,你們乾的這工作好比天天遊覽長城,你們看走在上面的風景多美!他們哈哈一笑說道,你這話說的沒毛病,但有時檢修把人都能累死。

90年代往後,自從秦嶺水泥廠建廠以來,小型水泥廠也雨後春筍般的湧現了出來,他們沒有大型設備,石頭原料只有讓東塬人用拖拉機運下來,那時家裡面硬勞力多的人基本上都有拖拉機。

拉石頭可是一個苦差事,家裡有父子幾個的還可以,孩子小的只能兩口子搭夥裝石頭,撬棍、大鐵鍁、大鐵錘一樣都不能少,石頭在私人開的石料廠(大家都稱為石頭窩子)石頭用撬槓撬出後,用大鐵錘砸碎,再人力裝上車,鐵鍁是用來裝碎石渣的,那時有勞力的家庭,每天往耀州城運四、五趟,沒勞力的則運兩三趟石頭,只要是輟學在家的男孩,出校門後家裡的首選標配,就是先給買個拖拉機。

那個年代有的人還買不起個新拖拉機,就四處託人打聽買輛二手的,父子二人合作就能拉石頭掙錢了,就在那個需要硬勞力的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日益劇增。

因開拖拉機到石料場運石頭的人眾多,聽拉石頭的鄰居們講,石料廠每天就跟掃帚掃過一樣,他們天不亮摸黑就開著拖拉機進入了石料廠,好佔據有利地形,但每當他們拖拉機開到石料廠後,才發現有人已經在那幹了半天了,就為一天能多拉快跑,一天任務能早早結束。

夏天,有的人晚上涼快就進入了石料廠,透過月明用撬槓把石頭撬好砸碎,看著能裝兩三車,就找一塊大青石,妥妥地睡下了,一直睡到凌晨自家的拖拉機的到來。

因為石料廠的路窄坡陡,且送到城裡路途遙遠,運石頭時都是重車,小小拖拉機都拉四五噸重型,還都是下坡路,半路上難免發生事故,石料廠砸死人,拖拉機失靈導致車毀人亡的慘劇比比皆是,那都是為了生活,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群樸實憨厚的東塬人。

像我們東塬80後以前,學業半途而廢的人,基本都幹過用拖拉機拉石頭的差事,村民們調侃道,真是用人肉換的吃豬肉,可是當年真沒辦法,那個年代造就了一大批,浩浩蕩蕩拖拉機拉石頭的大軍。

水泥原料還需要粘土,村上一個小組的村民專用拖拉機拉粘土,拉粘土也不輕鬆,每天午飯過後,全家人出動靠人力去挖粘土,每天要挖至少能裝八車的粘土量,拖拉機車廂都加高了,粘土圍在半坡中,下面各自打了半截窯洞,拖拉機倒進去後就可以放土了,拉粘土的人時常灰頭土臉的,但再髒再累也擋不住他們掙錢的激情。

去往水泥廠的公路上,雙車道的路面,拉石頭拉粘土的拖拉機並排三輛,爭先恐後,你超我趕,誰都不讓誰?一股黑煙衝向天空,分不清誰是誰?好不壯觀!連拉水泥廠職工的大巴車都要給他們讓道,真是應了地方的一句土話,錢裡邊有火。

如今社會發生了恍如隔世翻天覆地的變化,靠人力乾的重活,基本都被機械所代替,當年缺少硬勞力兒子的人,現在也慢慢釋懷了,現在有兒子的反而為給兒子娶媳婦頭疼了,來雙女戶家提親的能把門檻踢斷,生的女兒一個比一個孝順,老兩口整天東遊西轉,逍遙自在,哪裡熱鬧去哪裡,又讓有兩個兒子的羨慕不已。

真是風水輪流轉!以前的日子想都不敢想,現在國家政策好,社會經濟發展大好之下,經歷過艱難困苦的人們都已經挺過來了,吃苦讓他們變得更堅強,他們的苦沒有白受,他們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美好幸福生活,苦盡甘來終有日,花也喜歡山也相愛!(作者 雷建華)

(C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