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四位學生組團調研 過關斬將衝入全球總決賽

給你十週時間,你會做什麼?在寧波,四位來自三所學校的學生組建了一個團隊,用十週時間調查研究做了一個課題,參加了一次國際大賽。在剛結束不久的全國總決賽及全球預選賽中,團隊從全國1500多個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進入全球總決賽的資格。

這四位學生,是來自赫威斯肯特的宋蒞寧、李若谷,和效實中學IB班的高若晗、寧波外國語學校AP班的何宇可帆。他們參加的比賽叫CTB中國大智匯創新研究挑戰賽。

“CTB是青少年創新挑戰賽,宗旨是‘做小事,立大志,促成長’,說的不就是我們學生團體嘛,特別契合我的價值觀。”於是,宋蒞寧找到了同樣參加過OM(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的李若谷,倆人一拍即合,又邀請了外校高若晗與何宇可帆。

去年9月開始報名,12月正式開啟項目,四人團隊確定以“國內體制下學生創造力的調查與激發創造力的OM推廣”為主題,通過對寧波6所中學學生創造力採樣進行衡量,探究在當前教育下,如何花費少量時間進行學生們創造力提升的方法,並能把激發和提高創造力的方法及活動進行普及推廣,促進青少年的創造力發展。

隊員們走進6所中學,進行數據採集和即興活動。調研過程中,也曾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狀況,例如數據斷層,調查人群不配合,數據採樣不精準等問題,隊員們都要進行仔細研判,並修改調研方式和方向。

在參賽的同時,四人的課業也不能落下。於是,團隊約法三章,每晚9點之前,要將自己的作業和瑣事全部完成,9點之後的時間,大家都交給了這個項目。“有時候,我們開會到12點多,但是痛並快樂著。”隊長宋蒞寧說。

當最終得到進入全球賽的消息時,四位同學欣喜若狂。然而,進入全球賽只是另一個起點,宋蒞寧、李若谷和他們的小夥伴已經整裝待發,向下一個更高的目標前進。在今年10月,他們將喚醒在這幾個月中學到的技能,體驗常春藤級別的腦力交鋒,完成全新的挑戰。 現代金報記者王偉 通訊員邱奕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