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一直活下去,不要死掉。
作為一個自然人,受自然規律制約,有其自然生命終結的時間;作為一個法人,雖然不受自然規律的約束,但同樣受到社會邏輯的約束。
一個人再沒本事也可以活60歲,但企業如果沒能力,可能連6天也活不下去。如果一個企業的發展能夠順應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其生命可以達到600歲,甚至更長時間。中國古人所講的"道法自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現在講的實事求是也是這個道理。企業的經營管理必須求"法"(遵循)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必須不斷地求"是"(規律)。
對華為公司來講,長期要研究的是如何活下去,尋找我們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活下去的基礎是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然結果是利潤的獲得,以及企業的發展壯大。這是一個閉合循環。
對於個人來講,我沒有遠大的理想,我思考的是這兩、三年要幹什麼,如何幹,才能活下去。我非常重視近期的管理進步,而不是遠期的戰略目標。活下去,永遠是硬道理。
近期的管理進步,必須有一個長遠的目標方向,這就是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公司長遠的發展方向是網絡設備供應商,這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有了這個導向,我們抓近期的管理就不會迷失方向。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我們的近期發展和遠期發展就不會產生矛盾,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會得到昇華,我們也就有生存的理由和生存的價值。
在管理上,我不是一個激進主義者,而是一個改良主義者,主張不斷地管理進步。
我們引入美國Hay公司的薪酬和績效管理的目的,就是因為我們看到沿用過去的辦法,儘管眼前還活著,但是不能保證我們今後繼續活下去。現在我們需要脫下草鞋,換上一雙美國的鞋,但穿新鞋走老路照樣不行。換鞋以後,我們要走的是世界上領先企業走過的路。這些企業已經活了很長時間,他們走過的路被證明是一條企業生存之路,這就是我們先僵化和機械引入Hay系統的唯一理由,換句話講,因為我們要活下去。
美國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比較成功,使美國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機制發揮得比較好。這種創新精神有很多外部原因在發生作用,例如政策、法規等,內部原因中最重要的是薪酬這個因素在起作用。
華為公司從一個小公司發展過來,是在中國發展起來的,外部資源不像美國那樣豐富,發展是憑著感覺走,缺乏理性、科學性和規律,因此要藉助美國的經驗和方法,借用外腦。
我們現在向Hay公司買一雙"美國鞋"(西方鞋),中國人可能穿不進去,在管理改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管理方面,我們的方針是"削足適履",對系統先僵化,後優化,再固化。
我們必須全面、充分、真實地理解Hay公司提供的西方公司的薪酬思想,而不是簡單機械地引進片面、支離破碎的東西。我們有很大的決心向西方學習。在華為公司,很多方面不是在創新,而是在規範,這就是我們向西方學習的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正像一個小孩,在小的時候,為生存而勞碌,腰都壓彎了,長大後骨骼定形後改起來很困難。因此,我們在向西方學習過程中,要防止東方人好幻想的習慣,否則不可能真正學習到管理的真諦。
當我們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規範了,公司成熟穩定之後,我們就會打破Hay公司的體系,進行創新。我們那時將引入一批"胸懷大志,一貧如洗"的優秀人才,他們不會安於現狀,不會受舊規範的約束,從而促使我們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再次裂變,促進企業的再次增長。
企業的發展要保持節奏,寬嚴有度。在企業初創時期,必須有嚴格的管理和控制體系,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保持適當的寬鬆,不驕不躁,保持36度的體溫,激勵創新。
我們公司的薪酬制度不能導向福利制度。如果公司的錢多,應捐獻給社會。公司的薪酬要使公司員工在退休之前必須依靠奮鬥和努力才能得到。如果員工不努力,不奮鬥,不管他們多有才能,也只能請他們離開公司。
此外,管理既要走向規範化,又要創新,又要對創新進行管理,形成相互推動和制約機制。
結果也許是數十年、數百年才看得到。要告訴後代沒有吃到最好的蘋果,永遠需要改進、完善,不能讓他們將我們取得的方法神化,那樣的話,整個操作就都毫無意義了。END
附昨天寫的一個小東西:
任正非為什麼不在改革開放100人名單中?
剛刷到悟空問答這個問題,看到好多網友分析。選擇部分附下:
1、因為5G在關鍵時期,淡化官方關係,減少國際輿論的無端猜測;
2、上與不上,任總在國人心中的位置在那裡,在國人心中;
3、任正非是國家層面的國家貢獻,不同級別;
4、任正非和誰在一個榜單都不合適,他自己就是一個榜;
5、武林爭霸向來沒有掃地僧什麼事;
。。。。。。
任總其實真的不需要什麼褒獎!
本人閱讀了任總創業以來不同時期大概100多篇會議稿,其思想精髓大部貫穿其中。換位思考下,任總的內心真實想法絕對是不需要這個獎或者其它任何獎項的。與上面網友的觀點彙總是截然相反的。
任正非
為什麼?如果你讀過《毛澤東選集》的話,再讀任總的系列講話稿,你會發現任總的思想與毛澤東思想絕對是最接近的。任總也是最能理解毛澤東思想的。並且是用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再加上任正非思想在指導華為這輛戰車前行。
其核心在於:
1、洞穿事物本質的眼界;
2、波瀾壯闊的境界;
3、務實與現實結合的行腳;
4、情懷與追求,責任與擔當;
5、如來之法;(寫的一本書,正準備出版,圍繞如來之法寫商業思想和思維的,在此不標註名字了,只是引申下意思)
。。。
一個40歲創業,年已七旬的老者,他還會關注什麼?他還想要什麼?
他要的是事實!是成為!是達到!是民族精神之光!
END
隨機而作,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