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可能實現文化全球化?你對此怎麼看?

敖嘉年


要實現有文化全球化,必須做到如下幾點:其一是綜合國力全球第一;其二是該文化具有相當的包容性而不是消解性;其三是受支配的其他文化越來越弱化。從目前來看,至少還有相當一段時期難有一種文化可以全球化。這些年來,西方打著普世價值的旗號,實際是實行文化侵略和滲透,從而引起各地方文化的反抗,導致各種爭端,其中以基督文明和伊斯蘭文明衝突最大,矛盾不可調和。從長遠看,最有可能成為全球文化的是中華文明。本次疫情可謂中西文明的最大碰撞,西方文明虛假的面具被扯下,相反,仁愛道義包容性強的中華文明大放異彩。有效壓制疫情的中國華麗轉身成為世界疫情的指導者和援助者。與西方的應對不力各顧各乃至攔截搶劫物資到處謾罵甩鍋相比,中西文明高下立見。世界必將重新審視認知中華文明!



樂行俠看世界


文化決不能實行全球化。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土壤,是民族得以磁生髮展的母親。一個民族的文化包含哲學,道德,宗教,風俗,習慣等等。民族是文化的主體,文化是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兒女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決不能輕易被化解掉,也不能被化解掉。

我們必須樹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我們應明確,先進的科技和科技產品可以接受,學習,移用,一切西方的發明創造,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東西可以借鑑,可以學習,可以仿製。但唯獨文化不可以簡單引進,當然文化可以交流,相互學習,但吸取外來文化必須以本民族文化為基礎,是吸取其優秀精華,有利於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而不是被同化掉。如若一個民族的文化被同化,這表明這個民族之根已枯萎,它必將退出歷史舞臺。從這個意義說,文化傳統對民族精神的生存是極為重要的。

今天我們要提倡文化自信,說到底就是對民族生命力的自信。在當代中國,文化自信必須落實到民族自強和國家發展上,落實到中國持色社會主義建設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就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總體性思考。如果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文化自信也就失去了依靠。

對於一個民族而言,重視自已的民族精神,用優秀的文化來培育自己的人民,是強化民族團結,爭取發展的重要措施。

只有偉大的民族精神文化,才能保持中華民族在振興的道路上,持續前進!

訂正:中國持色×

更改:中國特色。




浙江湖州羅林


應該說,伴隨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出現階段性逆流亦屬正常),整個人類社會必然走向文化全球化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所謂文化全球化,其實就是如何擺正和堅持文明多樣性(“一中示多”)與文化一元化(“多中示一”)“一多關係”(核心是人類共同價值、價值觀)的問題。

習主席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宏大發展戰略的提出與偉大實線,必將走向理想的人類文化全球化的終極結果。

當然,作為一個分階段的長期過程,究竟需要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還將經歷何種程度的逆流乃至挫折,目前尚不得而知。

與網友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