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企業會否撤離?從特斯拉看中國的核心競爭力在哪?

最近朋友圈在刷屏,美日相繼出政策、出資金鼓勵各自國家企業撤離中國。毋論真假,至少反映了國人對製造業外流的擔憂。事實上,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就積極號召美國製造業迴流。特朗普當選後,更是將之作為最重要的經濟政策之一,實施全面稅制改革,將美國的稅率降至全球最低水平之列,併為迫使企業迴流不惜對中國發動了貿易戰。

此時,特斯拉卻在上海建立了海外首個超級工廠,全部建成後年產能達50萬輛。這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將有效帶動我國汽車零部件廠家的成長,倒逼國內車企提高核心競爭力,有利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做強做大。

為何特斯拉能捨棄特朗普的種種優惠政策,一定要到中國投資呢?中國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呢?

一、規模極為龐大的市場。中國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也是特斯拉第一大海外市場。據統計,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為20.27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90%。而且,中國一直在快速穩定地推進新能源戰略。根據有關方面發佈的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研究,中國有望在2050年以前實現傳統燃油車的全面退出,其中一級城市私家車將在2030年實現全面新能源化,這將為新能源車創造極大的市場。以新能源車著稱的特斯拉自然也免不了心動。另外,中美貿易戰導致美國車輛進口到中國的關稅被上調至40%,特斯拉要想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就必須在中國設廠。

二、成熟的汽車產業鏈。作為全球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及原材料生產基地,中國汽車零部件貢獻了全球市場的80%。上海臨港地區就有20多家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相關企業,以及一批汽車生產、汽車物流、汽車貿易企業,已形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產業集群,具有良好的產業配套基礎,能很好地降低生產成本。

從特斯拉落戶上海可以看出,產業鏈集群和龐大市場是吸引全球高端製造企業落戶中國的關鍵所在。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中國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在疫情期間,產業鏈集群還降低了從全球採購零部件的風險,龐大市場則保證了生產消費的良性循環,更加凸顯了我國在全球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

隨著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各國對高端製造企業的爭奪進一步加劇。我們要充分發揮這兩大核心優勢,瞄準對我國市場有依賴或有期盼的頂尖企業,結合國家產業集群佈局,引資補鏈、引資強鏈,以引促鏈、以鏈促引,打造上下游產業齊全、供應鏈集約高效的區域產業集群,力爭在全球產業鏈重組中佔據優勢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