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文明用餐 眉山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引領新“食”尚

四川新聞網眉山4月18日訊前不久,眉山市雙城聯創指揮部辦公室、眉山市精神文明辦公室、眉山市商務局等五部門聯合發佈《公筷公勺用餐有禮 倡議書》, 倡議大家做“公筷公勺,用餐有禮”的踐行者。目前全市共有90餘家餐飲企業積極響應倡議。還有不少家庭也加入到公筷公勺踐行者的行列中來,使用公筷公勺成“時尚”。

請看眉山市媒體現場報道:

4月15日上午10時許,筆者在眉山城區一家火鍋店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店鋪進行消毒。該火鍋店負責人費翔介紹,他們已全面恢復營業,客流量逐漸增多。“每一桌都配有公筷公勺,鼓勵引導顧客使用公筷公勺,大多數顧客都配合支持。”

當天11時30分,筆者走進另一家主營幹鍋、中餐的餐飲店。經過登記、測體溫、消毒後,店員引導筆者在靠窗的位置坐下,與前幾桌顧客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筆者注意到,店鋪裡還有很多空餘桌位,便詢問能否入內就坐。“外面的桌位相對裡面而言,通風條件要好一些,建議您在外面就坐。”就坐後,店員隨即在桌子上擺放了餐具,並配上一雙公筷,此外,店員還送上了一小瓶酒精噴霧,並囑咐可以在飯前飯後消毒。

“打擾一下,建議你們使用公筷夾菜,更加衛生健康。”一店員上菜時提醒顧客說。“謝謝提醒,為了健康,我們支持。”顧客紛紛表示贊同。

據該店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對每一位就餐的顧客都會提出使用公筷公勺,有個別顧客嫌麻煩,經勸說也會遵守。據瞭解,顧客使用後的餐具會由專門的消毒機構,進行清洗消毒。

公筷公勺還有顏色區分

當天13時許,筆者來到眉山城區東坡大道南段的一家酒樓。酒樓門口擺放著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的宣傳畫報,還有各類消毒用具。記者注意到,每位客人面前都有一套公筷公勺,公筷公勺與普通餐具有明顯的顏色區別。

例如,公筷的顏色呈咖啡色,公勺沒有花紋修飾。“如果上有湯類的菜品,我們還會添加專用公勺供客人使用。”該酒樓主管王萍介紹,筷子和勺子平時都是酒樓自己進行消毒,其他餐具由於設備不足,會請外面的機構幫忙消毒。

“無論是家庭小飯桌,還是外出就餐,大家使用公筷公勺挺好的。希望能保持下去,成為我們日常習慣和生活自覺。”家住東坡區盛世觀邸的市民李先生說。

“以往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有病毒傳播的可能,給群眾的健康帶來安全風險。”眉山市精神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本次全民參與疫情防控過程中,凝聚了重塑文明就餐習慣的社會共識。餐飲單位從業者應增強社會責任感,充分認識到提供公筷公勺,引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意義,主動帶頭樹立文明餐桌新風尚。

公筷公勺逐步走上家庭飯桌

目前使用公筷公勺行為不單體現在酒店和餐館中,一些家庭也正在逐步開始使用公筷公勺。

日前,筆者來到家住眉山城區凱旋帝景的林先生家,他們家有3口人吃飯,每位家庭成員都有固定的碗筷,喝湯的時候會每碗單獨盛,而且就餐時擺放著兩雙公筷和一個公勺。

林先生說,他們家實行公筷公勺是從疫情期間開始的,一開始,大家都感覺不適應,總會忘記用公筷。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了這種就餐方式,也就沒有剛開始那樣“彆扭”了。

隨後,筆者通過走訪瞭解到,目前眉山市家庭使用公筷公勺的現象正在逐步增加,雖然剛開始大家都很不習慣,但使用一段時間後,自然而然的也就習慣了。

採訪中市民李女士說,她很贊成家裡吃飯時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預防一人感冒,全家傳染的風險。但是,適應習慣需要一段時間,最後在每道菜旁都放了一雙筷子。

對於家中使用家庭公筷,有的家庭卻實行的有些“吃力”,市民馬女士說,疫情期間她提出在家使用公筷,可是家人卻不是很配合。

“想在家裡使用公筷,除非每個成員都達成共識,加強衛生意識。”馬女士說,她婆婆覺得在家使用公筷太誇張了,有點過分講究。“我認為使用公筷公勺,既是保護自己,也是關愛他人,我相信時間長了家人會明白的。”(眉山市精神文明辦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