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文明用餐 眉山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引领新“食”尚

四川新闻网眉山4月18日讯前不久,眉山市双城联创指挥部办公室、眉山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眉山市商务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筷公勺用餐有礼 倡议书》, 倡议大家做“公筷公勺,用餐有礼”的践行者。目前全市共有90余家餐饮企业积极响应倡议。还有不少家庭也加入到公筷公勺践行者的行列中来,使用公筷公勺成“时尚”。

请看眉山市媒体现场报道:

4月15日上午10时许,笔者在眉山城区一家火锅店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店铺进行消毒。该火锅店负责人费翔介绍,他们已全面恢复营业,客流量逐渐增多。“每一桌都配有公筷公勺,鼓励引导顾客使用公筷公勺,大多数顾客都配合支持。”

当天11时30分,笔者走进另一家主营干锅、中餐的餐饮店。经过登记、测体温、消毒后,店员引导笔者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与前几桌顾客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笔者注意到,店铺里还有很多空余桌位,便询问能否入内就坐。“外面的桌位相对里面而言,通风条件要好一些,建议您在外面就坐。”就坐后,店员随即在桌子上摆放了餐具,并配上一双公筷,此外,店员还送上了一小瓶酒精喷雾,并嘱咐可以在饭前饭后消毒。

“打扰一下,建议你们使用公筷夹菜,更加卫生健康。”一店员上菜时提醒顾客说。“谢谢提醒,为了健康,我们支持。”顾客纷纷表示赞同。

据该店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对每一位就餐的顾客都会提出使用公筷公勺,有个别顾客嫌麻烦,经劝说也会遵守。据了解,顾客使用后的餐具会由专门的消毒机构,进行清洗消毒。

公筷公勺还有颜色区分

当天13时许,笔者来到眉山城区东坡大道南段的一家酒楼。酒楼门口摆放着倡导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画报,还有各类消毒用具。记者注意到,每位客人面前都有一套公筷公勺,公筷公勺与普通餐具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例如,公筷的颜色呈咖啡色,公勺没有花纹修饰。“如果上有汤类的菜品,我们还会添加专用公勺供客人使用。”该酒楼主管王萍介绍,筷子和勺子平时都是酒楼自己进行消毒,其他餐具由于设备不足,会请外面的机构帮忙消毒。

“无论是家庭小饭桌,还是外出就餐,大家使用公筷公勺挺好的。希望能保持下去,成为我们日常习惯和生活自觉。”家住东坡区盛世观邸的市民李先生说。

“以往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有病毒传播的可能,给群众的健康带来安全风险。”眉山市精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本次全民参与疫情防控过程中,凝聚了重塑文明就餐习惯的社会共识。餐饮单位从业者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认识到提供公筷公勺,引导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意义,主动带头树立文明餐桌新风尚。

公筷公勺逐步走上家庭饭桌

目前使用公筷公勺行为不单体现在酒店和餐馆中,一些家庭也正在逐步开始使用公筷公勺。

日前,笔者来到家住眉山城区凯旋帝景的林先生家,他们家有3口人吃饭,每位家庭成员都有固定的碗筷,喝汤的时候会每碗单独盛,而且就餐时摆放着两双公筷和一个公勺。

林先生说,他们家实行公筷公勺是从疫情期间开始的,一开始,大家都感觉不适应,总会忘记用公筷。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就餐方式,也就没有刚开始那样“别扭”了。

随后,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到,目前眉山市家庭使用公筷公勺的现象正在逐步增加,虽然刚开始大家都很不习惯,但使用一段时间后,自然而然的也就习惯了。

采访中市民李女士说,她很赞成家里吃饭时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预防一人感冒,全家传染的风险。但是,适应习惯需要一段时间,最后在每道菜旁都放了一双筷子。

对于家中使用家庭公筷,有的家庭却实行的有些“吃力”,市民马女士说,疫情期间她提出在家使用公筷,可是家人却不是很配合。

“想在家里使用公筷,除非每个成员都达成共识,加强卫生意识。”马女士说,她婆婆觉得在家使用公筷太夸张了,有点过分讲究。“我认为使用公筷公勺,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关爱他人,我相信时间长了家人会明白的。”(眉山市精神文明办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