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業2020年3月單月盈利超過同期,市場奶銷售恢復至正常水平

4月15日午間,新乳業(全稱“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公開了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受新冠疫情影響,新乳業經營和對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受到負面衝擊,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將出現虧損。

公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新乳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200萬元至2700萬元,而去年同期盈利2264萬元左右。

新乳業2020年3月單月盈利超過同期,市場奶銷售恢復至正常水平

對此,新乳業方面給出三個理由,一是在疫情影響下,部分終端網點關閉,小區、社區封閉,學校延遲開學等,對公司學生奶渠道、訂奶上戶渠道和部分經銷商渠道的短期動銷和收入帶來負面影響;二是為應對疫情,保障市場供應和員工安全,公司加大對疫情防控物資的投入;加大對一線人員的保險和補貼投入;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向多家醫院、社區、慈善機構及政府機構捐贈產品和物資;三是通常情況下,公司的業績呈現季節性波動的特點,一季度業績佔比全年較小。“2020年一季度疊加春節和疫情的影響,導致出現虧損的情形。”

當然了,新乳業也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措施應對疫情影響,包括加大線上營銷和新零售渠道的拓展,大力推動無接觸訂奶到戶,快速推出富含免疫球蛋白和乳鐵蛋白的鮮奶新品,加快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等。

據悉,新乳業的“24小時鮮半徑”鮮奶產業鏈佈局全國各大都市,自有生態牧場、優質乳認證的智能工廠、自有冷鏈物流體系等均實現了數據互聯,可以實現鮮奶從生產到下架不超過24小時,並進行小批量個性化的柔性供應鏈定製。

在銷售終端,新乳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區域佈局,擁有數千家奶站、鮮生活門店、前置倉等一線的線下點位,如同毛細血管一樣深入城市的每個社區基層,可以迅速完成最後一公里的精準配送。

而在軟件上,新乳業的自有低溫配送體系,從智能冷鏈車隊,再到資深配送人員,確保消費者的各類需求都能得到專業的服務。

“新物流體系和數字化平臺是新零售行業的門檻。” 新乳業新零售總經理李瑾表示,以低溫巴氏奶起家的新乳業恰好擁有著後端供應的絕對優勢,這成為新乳業堅定走向新零售的支撐力量,也為新乳業疫情期間的新零售業態展開搭建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觀察行業數據,新乳業發現,在疫情期間,線下餐飲消費不便,而消費者對鮮制奶茶咖啡的渴望遠遠超過其他飲品。

在洞察這一趨勢後,新乳業通過智能柔性定製產業鏈快速響應,迅速推出了“冷萃鮮奶茶““冷萃鮮奶咖”等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將以往長達數月的新品開發週期縮短到數十日之間,精準捕獲市場的短期剛需紅利。

“這展示出了新希望乳業新零售業態的理解:無論形式如何變化,零售的內核始終是以最快的速度,滿足消費者最新的需求。” 李瑾稱。

另外,新乳業也在逆勢加碼產能佈局,比如今年3月14日,新希望琴牌乳業二期巴氏鮮奶智能工廠開工儀式在山東青島舉行,現有工廠南鄰位置佔地30畝,預計2021年3月建成投產。

新乳業2020年3月單月盈利超過同期,市場奶銷售恢復至正常水平

據《五穀財經》瞭解,上述二期巴氏鮮奶智能工廠建成後,可實現每天供應500噸巴氏鮮奶,滿足青島及山東省內消費市場對巴氏鮮奶的亟待需求。

新希望琴牌乳業總經理安保森表示,近幾年,隨著消費者對於美好生活的日益嚮往,“安全健康、綠色低碳、鮮活營養”成為大家普遍追求的品質需求;新希望琴牌乳業在堅持“鮮戰略”的道路上, 不斷為“新鮮”加碼,做實低溫巴氏鮮奶產業鏈,深入發展和普及優質乳工程,提振消費者信心,持續將巴氏鮮奶做優做強。

此次二期巴氏鮮奶智能工廠的開工建設,也是新乳業堅定走“鮮戰略”的重要舉措,堅持“新鮮、新潮、新科技”的發展目標,標誌著新乳業向現代化智能乳企邁進了新一步。

“這一系列措施對公司經營恢復產生了積極作用,終端表現持續向好。”新乳業方面透露,截至3月末,學校渠道尚未復學,公司市場奶銷售已恢復至正常水平,3月單月盈利水平超過同期。

近日,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解析,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儘量每天飲用300g牛奶或奶製品”牛奶被列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之一,因此,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等成分的巴氏鮮奶,以及富含益生菌的酸奶產品,市場需求提升。

證券機構在研報中認為,隨著消費者們對健康意識的重視也有提升,對優質鮮奶的需求在未來將持續提升,優質鮮奶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消費爆發。

內容來源:五穀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