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不过都是他们的精心策划

逻辑思维的CEO脱不花,创业四年的同时,结了婚,还生了两个孩子。所以,经常有人问她:作为一个女性创业者,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

这个问题也频繁出现在企业招聘面试中,仿佛一个女性工作者只要有家有娃,就好比你妈和你女朋友掉进水里,不可能同时两边都摆平。

所谓的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不过都是他们的精心策划

但是,对于真正在职场做事的女性来说,这个问题真的没那么难抉择:

“当我家里有人搭把手能带孩子的时候,我有任务该加班就加班;

如果孩子生病了,我肯定马上停下手头工作回去照顾孩子;

如果我觉得这段时间比较忙碌陪孩子的时间少了,那么我就尽量在有限的陪伴时间里丢下手机,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护”。


正如罗振宇所说的那样,真实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抽象的两难选择。每时每刻,我们做事的人面对的就是一张时间表,上面的任务安排都由我们自己去填满。只是有的人填的满满当当,有的人则乏善可陈。



时间颗粒度决定你的效率度


所谓的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不过都是他们的精心策划

网传的王健林工作行程表

上图是网上热传的一张王健林的工作行程表,时段划分很细,大约平均每项任务为15分钟。

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刘润老师将这种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称为"时间颗粒度",即我们可以称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大约是15分钟。


有的人,每天看似忙忙碌碌,也总是加班加点,但实际上这类人的工作节奏可能是这样的:一上班电脑文件打开,然后开始烧水泡茶,再和隔壁同事八卦几句,基本半个小时以后才准备开始工作;

工作十几二十分钟后,又开始刷刷微信、逛逛淘宝、浏览下订阅号弹出的文章,明明10分钟能完成的事情,这类人总要花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那么,这类人的时间颗粒度则为1小时及以上,这类人广泛生活在我们周围,看来勤勤恳恳,实则每天假装忙碌,甚至我们自己,也可能是其中一员。


我们在工作中还会抱怨上司或者某个同事脾气急,总催着你要材料,但可能是因为这类人的时间颗粒度比你细,你跟不上他们工作的节奏而已。

一位曾经约好要采访王健林的记者,因为迟到了三分钟,王健林就走了,这位记者抱怨王健林大牌,3分钟都不愿意等。

但实际上,对时间颗粒度细的人,3分钟也是非常宝贵的时间,这种对时间的珍惜感,是时间颗粒度粗的人无法理解的。


Momself的创始人崔炎女士,在坐月子的时候开始创业。

作家秋色在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说,她自己的生活日常是做饭、陪玩、辅导功课,甚至还自己在家给地板砖勾缝,这种家庭琐事之外的时间间隙,才是她写作的时间。

她笑称:"中年女人个个像湖面上的鸭子,远远看着娴静斯文,水中两只脚却紧着捣腾。"

所以你看,哪里来的那么多冲突和矛盾,只是职场妈妈们有将时间揉碎的本事,去搞定工作、家庭和带娃。



时间颗粒度的有效划分


我们不鼓吹一个人要每天看到凌晨4点的城市长什么样,或者披星戴月、起早贪黑的去生活。

如果你首先能在8小时的工作日里,对自己的时间颗粒度进行精细的划分,就会比旁人更精进。


例如,对工作中的持续性项目,我们可以根据完成时限列出每天的计划时长,再将这个时长揉碎,融入到你的工作中。

我最近在对公司的年刊进行审核,这项工作不是特别急,但是需要我在10天内完成,我就要求自己每天花30分钟专心审核。

既如期完成了工作,又保证审核时候的专注性,避免了长时间阅读文书带来的疲倦感。

剩下时间我就能用来完成日常性事务和临时性事务。

所谓的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不过都是他们的精心策划


你也可以对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进行时间压缩,提高时间利用率。

例如你原本边刷手机边吃饭需要30分钟,你可以选择放下手机,用10分钟专心吃完,再对剩下20分钟进行有效安排,用于阅读或者听书;

也可以每天晚上睡前想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不要再每天早上花费5分钟傻站在衣柜前苦苦思索穿什么;

还有开会时可以提前几分钟到场,对即将要发言的内容打好腹稿,并为自己限定好会议发言时长,保证会议的时效性。


通过这些细节的改变,你会发现你的时间变得盈余起来,你开始有空拾起没来得及看完的书;有空去久违的健身房上一堂课;有空陪孩子玩会儿游戏;甚至有空跑去看场电影。



时间颗粒度最终让你变得自律


世界上,时间是唯一对人类公平的东西,成功人士也一样会有一地鸡毛,也要面对家庭和工作的琐碎,只不过他们通过对时间颗粒度精准细致的把控,逐渐形成了自律的规则,甚至有些刻板。


例如王健林,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健身半个钟头左右;

小米的老大雷军,每周一早上九点半至中午一点半只专心干一件事:与一线的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讨论,怎么把产品细节做好;

现在已经九十多岁的李嘉诚,无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锻炼一个半小时。


对于我们希望自己养成的习惯,我们也可以利用时间颗粒度来帮助我们。

比如阅读,我们可以先每天给自己安排10分钟或者20分钟去完成,然后每周逐步增加5分钟,用温水煮青蛙的模式,养成阅读的习惯。

当然我们在增加阅读时间的同时,最好能精简另一个事务的时间,来保证我们时间颗粒度的平衡,例如我每增加5分钟阅读时间,我就要求自己每天少看5分钟手机,或者缩短5分钟睡眠时间。


最后,永远不要说来不及,有一个90岁的老爷爷曾这样说:"如果我能在我60岁退休的时候开始学小提琴,那么我现在就能有30年的小提琴经验了。"

anyway,改变就在当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