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史: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齊名,“吳派四大家”陳繼儒

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有“吳派四大家”一說,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並列。他現在雖然名聲不是太響,但在明末,卻是一位名傾朝野的大名士。明嘉靖、萬曆年間,官僚集團間的爭鬥激烈複雜,陳繼儒厭惡這種爭鬥,年二十九,焚儒衣冠,隱居小崑山之南,絕意科舉仕進,專心著述,閒時與一批文人、道士、和尚之類的人遊山玩水,吟詩作賦。陳繼儒所處的年代與他的高潔氣節,塑造了陳繼儒鮮明的個性特徵,他的這種氣節,就是中國傳統文人雅士的氣節。

陳繼儒學識廣博,詩文、書法、繪畫均所擅長,並喜愛戲曲、小說,所藏碑石、法帖、古畫、印章甚豐。

在書法方面,陳繼儒書法學蘇軾、米芾,對蘇、米墨跡最為喜愛,雖殘碑斷簡,也必搜採,手自摹刻成《晚香堂帖》及《來儀堂帖》。書法傳世作品有《行書半研齋詩》、《行書李白詩》等。

在繪畫方面,陳繼儒所畫的山水多水墨雲山,筆墨溼潤松秀,頗具情趣;他平生崇尚松、竹、梅的品行,常常藉以自比,所畫梅竹,點染精妙,名重當時,用水墨畫梅,乃其首創,曾編《陳眉公梅花詩畫冊》,為後世所法。傳世作品有《梅花》、《梅竹雙清圖》等。

在文學方面,他著有《小窗幽記》,《太平清話》、《安得長者言》、《模世語》、《狂夫之言》等作品,以《小窗幽記》最為出名,該書恰是滲透了他的修身處世。他的滿腹才華與高風亮節,受世人追捧是必然的,據說,每天有人前來徵請詩文,客常滿座,片言應酬,都滿意而去。閒時與僧道等遊,盡峰柳泖跡,吟唱忘返。董其昌特築“來仲樓”,請他去居住。先後多次被推薦,朝廷下詔徵召,都以病辭。於是“眉公”之名,傾動全國,遠及少數民族土司等,皆求其詞章;近而酒樓茶館,悉懸其畫像。黃道周給崇禎帝上書曾提到:“志向高雅,博學多通,不如繼儒”,這句話是極其恰當的。

《畫覽》、《畫言》、《畫學》、《畫史》作為草竹道人與諸位畫友開設的四個專題,與書畫同仁分享古今名師名畫名典名術,歡迎指點交流。投稿我們:[email protected]


畫史: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齊名,“吳派四大家”陳繼儒


畫史: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齊名,“吳派四大家”陳繼儒


畫史: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齊名,“吳派四大家”陳繼儒


畫史: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齊名,“吳派四大家”陳繼儒


畫史: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齊名,“吳派四大家”陳繼儒


畫史: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齊名,“吳派四大家”陳繼儒


畫史: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齊名,“吳派四大家”陳繼儒


畫史: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齊名,“吳派四大家”陳繼儒


畫史: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齊名,“吳派四大家”陳繼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