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象棋業餘棋王總決賽落幕,濟南父子捧回冠軍獎盃家庭組冠軍

濟南日報


全國象棋業餘棋王總決賽落幕,濟南父子捧回冠軍獎盃家庭組冠軍

父子對弈(史春勇 攝)

魯網11月22日訊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近日,為期三天的全國象棋業餘棋王總決賽落下帷幕,經過全國838場海選,來自30多個城市的家庭父子組合在總決賽現場一決高下。總決賽中,濟南陽光100中學四年級學生方彥淞和他的父親方曉林搭檔奪得家庭組冠軍,為山東省摘得首個該項目冠軍。對於9歲的方彥淞而言,通過這次比賽,他不僅與父親攜手摘得了冠軍,最關鍵的是與父親的關係更親近了。

提前奪冠 摘得我省首個家庭雙人組冠軍

見到方曉林,左手上厚厚的紗布格外顯眼,在今年的全國象棋業餘棋王賽總決賽之前,方曉林在打羽毛球時傷到了左手,手指骨折讓他不得不纏上了厚厚的繃帶。而按照日程,正在讀小學四年級的方彥淞需要在總決賽結束後的第二天參加學校的相關測試。就是在這樣的時間夾縫裡,因為熱愛象棋,父子二人一起選擇了去參賽。

“到了現場之後,才知道比賽規則是父子搭檔一起下棋,之前我們以為是我和爸爸分別下棋。”方彥淞說,平時下象棋,他和爸爸要麼是對手,要麼一起擺棋,沒有系統地訓練過,但是父子之間性格互補,爸爸的性格比較急,下棋速度比較快,自己的性格比較慢,下棋時想得比較全面,兩人默契配合為他們摘得冠軍打下了堅實基礎。

按照規則,每組選手要進行五輪象棋比賽,贏棋得2分,平棋得1分,輸棋不得分。這次比賽中首輪對手是最弱的,因為父子二人初次配合,略顯生疏,反而費了不少勁。第二盤在配合上還是有點問題,不過到了後半盤,方彥淞漸漸找到了感覺。

“最後兩個妙手是他下出來的,狀態明顯提升。”方曉林說,到了第三盤就知道這個比賽怎麼下了,基本上沒犯什麼錯,兩人思路基本一致,對手最強,用時最少。最終父子二人提前終結了比賽的懸念,為山東省將首個家庭雙人組冠軍收入囊中。

“出發前學校老師就鼓勵他說,不論得第幾名,回來後都給他慶功,學校一直是他堅強的後盾,對他下棋參賽非常支持。”方曉林告訴記者,奪冠超出了原來的想象,雖然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耳濡目染 5歲開始跟著爸爸學象棋

對於方彥淞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站在象棋比賽的領獎臺上,從小就受父親耳濡目染,他對象棋的表現除了痴迷,還有超於同齡人的領悟力。

平時方曉林不像別的家長那樣緊緊盯住孩子的學習,而是支持他德智體全面發展,培養他獨立面對、承擔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現在就是自己完成功課,自己寫作業,他有這個能力。現在象棋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愛好,他確實也非常喜歡,只要有空就喜歡去琢磨,這有點遺傳。”

“5歲之前孩子沒有系統地學過象棋,有一次外出比賽沒有獲獎,之後便開始跟著我係統學習象棋了。”方曉林告訴記者,孩子小的時候,他選擇的益智遊戲是打撲克,各類撲克遊戲方彥淞都玩得特別順溜,等到他5歲的時候,20歲的大哥哥打撲克已經不是方彥淞的對手。

從那之後,每週六和週日的上午,方彥淞就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在爸爸所在的象棋俱樂部裡上課。

“我也是和方彥淞一般大小的時候才開始接觸象棋,小時候有一次我生病了,舅舅拿出來一副象棋教我。”方曉林告訴記者,從那以後他就一直沒有放下過象棋,三十年了,市裡、省裡和全國的比賽他都參加過。

只不過方曉林現在已經從臺前的參與者轉型為幕後的組織者,現在方曉林既在山東省棋牌運動管理中心任職,又是市中區和槐蔭區兩個區的象棋協會主席。“我們協會經常組織一些象棋賽事活動,而且當地企業家給予了我們非常大的支持。現在濟南的象棋氛圍也非常好,我們的比賽往往都是在報名截止前很多天,就早早地滿額了。今年棋王賽濟南賽區的比賽我也參與了,爭取明年多組織幾場,現在大家對象棋的熱情很高。”方曉林表示。

 動靜兼備 父子二人從愛好到習慣都很像

和爸爸一樣,方彥淞的業餘愛好也是動靜兼備,象棋自然不必說了,羽毛球、足球、鋼琴也都比較喜歡。當然,象棋是當之無愧的最愛。“一般寫完作業之後,時間寬裕就下下棋,沒時間的話就琢磨琢磨。”方彥淞告訴記者,象棋就像他的好朋友一樣,“我特別喜歡它,象棋讓我的思路拓寬了,學習也不會感覺那麼累。”

“通過這次比賽,我覺得冠軍是次要的,我最大的收穫是和父親搭檔比賽的過程中,自己和父親的關係更親近了。”方彥淞表示,之前跟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總覺得爸爸深不可測,“摸不透”他,現在感覺很親切,也更瞭解自己的父親,“父親不僅是自己棋盤上的夥伴與對手,還是我一直想超越的目標。在這次比賽結束後,我感覺離戰勝‘方老師’的目標又近了一些。”

當然方彥淞的進步不僅僅體現在棋盤上。“輸了棋之後,我覺得哭是沒有用的,我一般會去反省,思考為什麼會輸。”方彥淞告訴記者,在這次全國總決賽家庭雙人組的比賽中,自己是一盤比一盤下得好,“以前無論什麼比賽,有壓力都要自己承擔,不過這次有爸爸做後盾,感覺沒有平時那麼緊張了,我現在很享受和爸爸搭檔參賽的感覺。”

在孩子的成長上,方曉林也像“朋友”一樣陪伴在兒子的身邊,陪他一起踢足球,也會在回家的路上給兒子講一些和象棋有關的故事。“他本身性格很好,也挺願意走南闖北的,可以接觸一些小棋友。”方曉林談起兒子,會一再提到“遺傳”“心靈相通”這樣的字眼,因為父子二人從愛好到習慣以及棋盤內外的一些日常,真的很像。

“我經常帶著孩子外出旅行,會讓他自己準備出行計劃和物品,讓他擔任‘小導遊’,鍛鍊他的綜合能力。”方曉林告訴記者,未來的道路上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做自己喜歡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